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德育在教育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情感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積極的情感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需要情感教育,以此促進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探索,希望能夠給予相關學者一點啟示。
【關鍵詞】初中;道德;法治;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44-01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情感教學對學生情感道德觀念的建立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欲望,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及學習目標,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因此,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滲透進行分析與討論。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
如今,道德與法治課程已經從初中課堂貫穿至高等院校,但是傳統教育觀念依然深入人心,教師和學生更加注重學習成績的提高,從而忽略道德與法治的情感教育。同時,學生處于青春年少的成長階段,好奇心較重,教師應該創新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方法,加以變通,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此外,學生并未深入了解社會,因此,其道德觀念以及法律意識較為薄弱,急需教師的正確指導。
通過調查得知,我國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由于大部分教師并不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缺乏情感教育,導致課程活動缺乏科學的規律以及理論,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和枯燥,并且此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抽象,脫離實際,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從而產生學習障礙。以上因素導致目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并不理想[1]。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ㄒ唬┳哌M生活——情感主體切身感受
社會生活是情感教育最大的課堂,在生活中到處都是情感教育的材料與例子,教師要使學生從教室走出去,切身感受社會中的真善美以及偽丑惡,這樣學生的情感教育會更加具體,使課堂更加深刻富有教育意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愛心募捐,鼓勵學生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一點小行為可能會幫助一個人有鞋可穿、有衣取暖、有書可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付出具有多么重要的價值,使學生更富愛心與熱情,積極投入到慈
善中。
(二)豐富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更徹底
教師要進一步豐富情感教學的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參觀法”,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去祭奠為新中國獻身的英雄,使學生牢記國家的屈辱歷史以及新中國成立的艱難,讓學生更具愛國情懷。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正能量的電影,如愛國電影《戰狼》,激發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與自豪;或是播放守信電影《斗?!罚寣W生學習主人公質樸守信的品格。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各類優秀作品,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素養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會更加全面透徹,實現對學生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教學生活情境的創設——情感教育深入課堂
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情感生活化的教育,要注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各類話題,自然地將社會生活引入課堂教學中,實現對情感理論知識的正確理解與運用。教師要繼續開放自我的思維,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實踐天地。通過各種情景的創設,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感受社會中發生的事件,促進學生優良品行的形成,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社會教育與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通過與學校食堂的聯系,組織學生在學校食堂幫工,讓他們進行餐前衛生的打掃、飯菜的售賣競爭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經過在食堂的實踐,可以幫助學生體驗到食堂工作人員的辛苦,在飯菜的售賣競爭中,學生還可以感受到合作與團結的力量。教師通過對生活情景的創設,讓學生體會到賺錢的不易、勞動的偉大,還促進了學生社會競爭意識的樹立,這樣我們的情感生活化教育質量肯定會提高。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加強學生的德育,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簡單介紹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狀,發現在其教學中缺乏情感教育,從走進生活—情感主體切身感受、豐富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更徹底、注重教學生活情境的創設—情感教育深入課堂三方面給出建議,希望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許誠全.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時代教育,201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