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優化和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思想政治不僅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也承載著樹立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的重要責任。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對的困境,積極優化和創新教學策略,改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實現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優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095-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很難使學生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就要懂得與時俱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優化,并積極吸取新鮮元素,通過課堂的創新給學生打開學習思想政治的新天地,從而提高教學效率[1]。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優化和創新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加深學生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中所涉及的經濟、政治、哲學等內容是學生較難理解的,但同時這些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從而借助生活經驗來學習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生活現象或者解決生活問題。這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和政治學科的距離,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高效的思想政治教學。如在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時,因為學生缺乏一定的經濟學基礎,所以,單純的理論教學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故而可以為學生創設如下生活情境:學校商店的飲料以前是3元一瓶,現在漲到了5元,那么會對大家產生什么影響呢?如果是大米漲價了,那么同學們還會買大米嗎?為什么?
在這一簡單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很容易做出選擇,大部分都認為應該少買飲料,堅持買大米,理由是飲料是一種零食,可以喝也可以不喝,而大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接著教師將學生的語言規范化,為學生介紹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需品以及非必需品的不同影響。而在學習“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的影響”時,便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兵乓球和兵乓球拍等常見物品來創設生活情境。通過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對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引入微課教學,強化學習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微課迅速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并以其內容精致、針對性強、表現形式豐富等特點深受師生喜愛,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嶄新的體驗。而高中思想政治中有一些極為抽象和復雜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無疑會使這些知識更加枯燥乏味,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微課視頻,將知識以更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此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強化教學的效果。如在學習《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課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個講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區別”的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該視頻通過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介紹哲學小故事,并從故事中人物的表現引申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者的區別。如其中一個故事主要闡述:“A努力工作,希望擁有很多財富;B努力讀書,希望獲取更多的知識。這時B說:‘追求精神滿足的是唯心主義,追求物質滿足的是唯物主義’。A反駁到:‘難道唯心主義不用吃飯睡覺嗎?唯物主義就沒有精神追求嗎?’”通過幾個哲學故事的對比,最后凸顯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而學生也很快理解了本節課內容。由此可見,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適當引入微課視頻,是增加課堂趣味、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可行之法。
三、組織課堂活動,豐富教學形式
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以及課程進度的限制,思想政治的教學形式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始終秉持著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2]。但是,思想政治本來就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教師教學一成不變只會將政治課堂變得愈發枯燥,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相應的活動,如辯論、演講、短劇表演等,以此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深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一課時,為了樹立學生正確的金錢觀,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場以“金錢是不是萬能的”為題的辯論會,其中正方觀點為“金錢是萬能的”,反方觀點為“金錢不是萬能的”。其中一段辯論非常精彩:
正方:金錢是萬能的,它幾乎可以買到一切東西,可以讓人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反方:金錢不是萬能的,美好的生活也需要時間來享受,金錢可以買得到時間嗎?
正方:怎么不能?只要擁有足夠多的金錢,你出行時可以用飛機代替火車,身患重病時可以使用更好的藥物來維持生命,甚至金錢還可以買來知識,因為有錢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資源……
通過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意識到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使用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效益,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金錢觀,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注重情感熏陶,升華教學意義
除了政治、經濟、哲學外,文化生活也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內容,這正是樹立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時機。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和文化熏陶,如通過影視、演說、名人故事等媒介向學生傳播積極的思想。從而讓學生沐浴在祖國優秀的文化中,并樹立學生高尚的人生理想,升華思想政治教學的意義。
如在學習《我們的民族精神》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們播放紀錄片《百年巨匠——魯迅》,讓學生通過精彩的視頻演說對魯迅的生平、魯迅的思想和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之后,教師引出影響我國無數青年人的《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中的一段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惫P者讓學生反復閱讀這一段,并讓學生思考:“我們的個人理想是什么?我們能被稱為‘中國的脊梁’嗎?”通過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對中國文化、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并進行自我反思,形成學生傳承祖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識,以實現政治教學的最大價值。
總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優化和創新教學策略,爭取使政治課堂生活化、趣味化、簡單化,但又不失其深刻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現政治教學對學生人生發展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程宇.如何將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J].華夏教師,
2017(19).
[2]孫海華.微課讓高中政治教學更高效[J].學周刊,
2017(31).
【作者簡介】
鐘虹,女,廣西人,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一級。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