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幾何教學的優化和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幾何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幾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使得學生很難理解透徹。再加上一些教師教學手段過于傳統單一,凸顯了幾何的復雜,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為此,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就要追求教學策略的優化和創新。爭取為幾何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彌補傳統教學形式的不足,以幫助小學生夯實幾何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教學;優化;創新
幾何是研究空間結構及性質的一門學科,在數學中,它和代數、分析一樣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啟蒙階段,是認識幾何、形成幾何思想的重要時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一些傳統的幾何教學方法已經落于窠臼,無法發揮太大的效用,甚至阻礙了學生幾何興趣和幾何能力的發展。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就要認真分析小學幾何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優化和改進傳統的教學形式,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注入新鮮元素。從而促進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聯系實際生活,啟發學生思維
幾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一些物品呈現出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外,有很多建筑、器材也運用了幾何原理。所以說幾何為促進人類生活變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相比于枯燥復雜的幾何知識,學生的興趣自然更傾向于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因此在小學幾何教學中,教師不妨創新教學理念,將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和幾何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另一方面熟悉的生活場景可以啟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質,我先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含有三角形的生活常見事物的圖片,比如:籃球架、自行車、晾衣架等等。然后我向學生提問:“圖中出現的物品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在學生思考之際,我為學生描述如下生活情境:“小剛家有一個木制的長方形相框,因為太長時間不使用總是左右晃動。一天小剛爸爸在相框背面斜著釘了一個木條,相框便穩固了。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學生經過回憶,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并猜測將物品設計成三角形是為了使用時更加穩固。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適當聯系實際生活,是啟發學生思維、優化教學效果的可行之法。
二、加強演示教學,豐富直觀感受
小學階段所接觸的幾何以平面幾何為主,雖然簡單,但仍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并且,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以形象思維為主,其數學抽象和直觀想象能力較弱,所以在理解幾何問題時難免遇到阻礙。為此,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演示教學。即利用生活實物、教學器材或者多媒體等媒介將幾何圖形、幾何的變化等內容以更生動的形式演示出來。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幫助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幾何,從而實現創新型高效幾何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展示兩個相同的梯形,并讓學生用練習紙裁剪出幾個一模一樣的梯形。之后我提出問題:“梯形的面積我們不會求,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將梯形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呢?”學生思考一陣后,我便操作鼠標,借多媒體演示兩個梯形組合拼接的過程。最后學生從眾多圖形中選出平行四邊形,于是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梯形紙片重新進行演示。在演示過后,大部分學生便成功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所以說在小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加強演示教學,是豐富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三、滲透類比思想,培養學習能力
類比就是根據兩種對象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這同時也是一種重要數學思想。而小學數學所接觸的各類幾何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教師不妨合理滲透類比思想。即引導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幾何對象的性質來推理另一個幾何對象的相關知識。這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推理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將兩種幾何對象聯系起來,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系統,促進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學習《圓柱的體積》一課時,因為求圓柱體積的過程較為復雜,于是我進行類比教學。首先我為學生提出兩個問題:圓的面積是怎么求的?圓和圓柱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先是回憶將圓割補拼接成近似長方形,進而借長方形求圓面積的過程,然后描述出圓和圓柱都沒有棱角等相似性。接著我滲透類比思想:“圓和圓柱在外觀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求圓面積的過程和求圓柱體積的過程是否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想到將圓柱割補拼接成近似長方體,借助長方體的體積求圓柱體積的方法,于是我便讓學生加以實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并給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提升創新教學的價值。
總之,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形式。爭取使幾何課堂充滿活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麗.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
[2]管相娥.小學數學幾何教學方略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