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需要依照全面素質教育的途徑,明確主體和關鍵要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按照學校的教學標準,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模式創新能力,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綜合教學質量水平。本文將針對小學教學優化的實施操作和提升標準進行分析,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意識和表達思想,以新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實施教學問題意識的培養,重視操作實踐,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教學;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98-02
  優化小學教學課堂的整體水平,依照小學數學的教學需求,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強教學思路的綜合判斷,明確小學教學質量管控標準,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表達水平,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合理的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教學質量水平。
  1 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有效的思想表達形式,加強情感的滲透量,以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思考模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情感表達在課堂引導中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據具體的思路,組建明確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與教師之間構建完美的融合關系,加強和諧管理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按照學生的不同情感表達,促進學生放開膽量,誘導學生加強學習情感的投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思路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預留余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按照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需求,充分利用情境教學。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組建討論小組。對于不同的課題,需要采用不同的討論方式,充分提高學生的思維敏銳度。慢慢的學生就可以由淺入深,逐步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深入解讀[1]。教學過程中,需要預留獨立的思考余地,加強討論,探索符合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他們的自豪感和認知度。教學過程中,需要給學生留有余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找到合適的機會,組織他們采用討論的形式,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思考中獲取答案,提高學生的快樂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3 培養學生提問意識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提問意識,培養學生優化拓展能力,逐步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獲取有效的思維管控標準。
  3.1 按照課題引導學生提問
  好的導入是教學成功開始的前提,按照有效的導入標準,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年齡水平和特點,合理的借鑒和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按照可揭示的課程分析內容,判斷研究具體的問題[2]。如“畫圓,讓你想到了什么?”“如何求解圓的周長和面積大???”“圓有什么特征?”通過揭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的意識,創造良好的思維。
  3.2 鼓勵學生自學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盡可能的避免應付了事,避免盲目的自學。教學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內容中,學生自學后,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一年中為什么有12個月?”“為什么會有閏年?”。教師在引導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不用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可以抓住知識講解的分析,加強討論,計算,解釋分析,從學生的主動化參與過程中獲取有效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思維判斷能力。
  4 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分析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質,判斷他們具體的學習要求,培養他們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指導性思維
  意識。
  4.1 指導學生領會題目編排的意圖,掌握具體的學習
  方法
  按照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對教學中的每一項知識內容進行分析,準確的判斷學生掌握的自學方式。采用分層逐步形式的解題分析,明確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具體思路。按照具體的例題形式,采用虛實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可以明確具體的意圖,讓學生可以知道具體的思維過程模式、具體的法則標準、具體的概念、具體的結束語,讓學生明確具體的重點內容。按照具體的示意圖、操作方法,采用合理的安排分析,讓學生可以懂得具體的圖示順序,按照有效的分析、推薦過程,充分掌握數學教學的具體思路。
  4.2 引導學生逐步滲透規律的新知識內容
  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以有效的編排形式,準確的判斷知識體系內容。按照新知識學習的標準,運用合理的遷移辦法,明確教學的重點和要點。按照需求加強學生的訓練,逐步滲透,逐步遷移,逐步規劃,形成新的知識習慣。按照相關內容的計算形式,加強對學生的組合模式分析,引導學生確定計算方式。學生可以主動的利用相關知識內容,確定計算過程。
  5 重視引導實踐的操作性
  數學教學課程中,需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階段,實施不同的課程設置,實施快樂教學的方法。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中,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模型。在分析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關系過程中,判斷具體的面積計算方式。
  數學學習是創造準確的應用方法。由學生引導,確定具體的創造內容,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創造合理的學習模式,加強實踐操作分析過程,避免灌輸。學習過程中,需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方法,對相關內容進行細致的理解分析,提高靈活運用水平。如圓沿半徑切割,拼成長方形。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需要準確的分析長方形的周長,對比分析圓周長和半徑。需要明確操作標準,按照具體的操作內容,實施有效的實踐應用,從中獲取有效的思路。引導學生主動的分析,自主的判斷,從中體驗具體的學習內容,加強體驗主動性的構建,了解知識思路和內容。
  教學實踐操作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逐步認識課堂的相關內容,實施有效的操作標準思路建設,不斷優化,不斷提升,獲取具體的教學本質,尋求合理的教學改革方案,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合理性,完善操作標準,實現綜合素質水平的快速提升。   6 激發學生的潛在教學潛能
  按照新課標的實施操作,分析小學數學新課標的教學層級標準。教師需要依照具體的教學方法,從情境、生活等方面入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按照教學啟發的形式,鼓勵學生,主動思維,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面對教學過程,實施有效的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拓展教學思路和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思考形式,明確思考的標準。鼓勵學生大膽的思考分析,挖掘創造思維意識[3]。教師還可以通過各類設計形式,讓學生對每一個部分內容進行思考分析,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常識問題,尋找答案,將數學與生活內容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相關教學方法,密切關注適合的課堂知識點,找尋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辦法。
  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效果。數學知識是抽象性的思維內容,是枯燥的。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度大,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多媒體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示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分析,采用多媒體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增強學生的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分析過程中,需要依照具體的內容,逐步引導,逐步優化,加強課堂內容的綜合分析,從中獲取有效的實施方案,加深內容的判斷,優化教學思路,尋求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辦法。小學數學是數學啟蒙的初級階段,小學生在課程學習上還沒有自己的學習習慣,需要根據小學數學的課程需求,實施有效的操作判斷和標準分析,明確快樂課堂的相關內容,提高數學課堂的思維效率,完善操作管理辦法,獲取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分析和創新判斷,滿足小學數學的綜合應用標準,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韋澤書.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快樂起來[N].山西青年報,
  2018(3).
  [2]王莉.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N].發展導報,2018(17).
  [3]張曉燕.創造性的小學數學課的導入[N].發展導報,
  2018(20).
  【作者簡介】
  邵成業(1975~),男,漢族,遼寧省大連人,學歷:本科,長春市寬城區育紅小學,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