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消化內科的醫學人文教育的研究與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的醫學教育偏重知識教育,忽略了對醫學生人文教育,導致我國的醫學人文教育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醫學人文精神的不健全,使醫生對患者缺乏責任心、對患者關愛的喪失,社會的醫患矛盾日趨嚴重,國家的醫學事業發展不平衡。讓醫學專業學生不僅僅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具備高品質的醫學道德和人文精神,帶給患者好的人文情懷。為能更多地培養出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兼備的高層次醫學人才,在加強各醫學學科的建設的同時更要發展醫學人文教育。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是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基礎及需求。文章結合消化內科實習的五年制本科生的醫學人文教育實際情況,來進一步開展醫學人文教育在消化內科臨床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醫學人文教育;消化內科;教學;人文;情懷;臨床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1-0109-03
   Abstract: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neglects humanistic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As a result,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a lags far behi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The imperfect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makes doctors lack of responsibility for patients, loss of care for patient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socie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undertakings in the country is unbalanced. Let medical students improve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while learning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form high-quality medical ethics and humanistic spirit, which can also bring more humanistic care to patien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high-level medical talents with both noble humanist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medical disciplines.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s the basis and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of five-year undergraduates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is thesis furth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Keywords: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eaching; humanities; feeling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隨著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百姓就醫費用高漲、各大醫學院校醫療資源緊缺,這些社會現象使醫學教育偏重學科教育,醫學生人文、情懷的缺失,最終導致醫患關系疏遠、百姓就醫環境更為惡化?,F代醫學已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 即嶄新的醫學模式[1]。醫學人文素質是一名合格的專業醫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和能力,醫生的人文素質不僅僅利于患者,更是構建“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需要。向社會輸送醫術高明的醫生是遠遠不能夠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需要,社會的生存及發展亟需具備高尚醫德、有人文情懷、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的醫生,這樣才能夠推動整個國家的醫學進步。醫學人文教育是一門貫穿職業生涯的學科,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以及科學和人文的統一已成為高等醫學教育的共識[2]?!搬t學人文教育”的進一步完善與加強是塑造以良好的人文關懷為基礎的具備綜合醫學素養、醫學職業道德的醫生,建立和諧的醫患環境。
  本研究旨在探討就消化內科的臨床人文教育情況,以期人文教育在臨床實踐中推廣及提升。
  一、我國的高等醫學人文教育
 ?。ㄒ唬┠壳皣鴥韧飧叩柔t學人文教育的現狀
  醫學是以有生命為基礎,以情感為載體的社會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不是最終目的,如何將科學技能“人性化”地實施于治病救人,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才是醫學的最終目標[3]。英國醫學會于1993年頒布了培養醫生的指導性文件,指出在“知識”和“技能”之外,“態度”——即醫學的人文關愛和醫生職業精神——必須納入醫生培養的核心內容[4]。1992年,法國教育部和衛生部首次聯合頒布了在醫學院校加強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建設和開展相關教學的指導性文件[7]。醫學人文教育在歐美的發展已達半個世紀,而在國內由于盲目、閉塞,未發揮醫學人文教育推動當今醫學教育發展和為社會提供德才兼備的醫生的作用。沒有國家指令性規劃,無足夠的社會認同度,我國醫學人文教育仍處于探索階段。加強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是大勢所趨,也是醫學教育事業帶動醫學發展迫在眉睫的需求。醫生的醫學人文情懷應滲透在每一個臨床實踐教學中,人文教育與專業理論知識充分融合是每一所高等醫學院、教師、學生所肩負的職責。現代的醫學教育結果不僅僅是醫術高超的醫生,更是擁有人文情懷、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醫學人才。  ?。ǘ└叩柔t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的必然性
  醫學人文核心是醫療活動應把患者視為一個完整的生理、情感整體,以患者并非以疾病為中心,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堅持尊重、關懷患者的理念[6]。
  我們既是消化內科醫師,也是醫學院校的教師,教師、醫生兼具的我們在臨床帶教中知曉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交叉結合點, 在教授消化內科專業知識及技能同時培養醫學生樹立以人文關懷和關愛為核心的臨床實踐理念,把醫學人文教育滲透入醫療行為中,運用現代醫學教育方式,培養更多的德才兼備的醫生,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二、我院消化內科醫學人文教育的探索及方法
 ?。ㄒ唬└叩柔t學人文教育的實施方法
  如何有效實施人文教育,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2009年香港大學文學院和李嘉誠醫學院聯合成立的醫學人文研究中心充分研究和闡述了三個主題,即:生物醫學技術的社會轉化面臨的挑戰,疾病、健康、文化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及對醫學的理解與實踐的人文化。研究中心制定了醫學人文課程教學大綱,有獨立的醫學人文教學課,也有醫學人文教學模塊融入的臨床課程,傳授的方式因內容而異。人文學科包括歷史、文學、哲學、社會學、視覺藝術、音樂、宗教研究、倫理學和法學等;建立醫學專業教師與人文學科教師教授內容、傳授方式之間的相互交叉、互動關系,讓社會人文知識滲透入臨床醫學教育的本質內。這樣摒棄了傳統醫學僅僅以疾病治療為主的單一模式,醫學人文主要體現在關愛、尊重、信任、希望、同情心以及對患者的恐懼、失落、孤立、絕望、侮辱等狀態的安撫和減輕。醫學人文讓醫生以各種方式方法去處理好醫患關系,全面以患者為主體,包括及時的言語、表演、敘述、文學作品、視覺藝術等等,感染、滲透、影響患者,完全脫離了傳統醫學僅僅憑借醫學人道主義的單純的邏輯及思維。
  其首先倡導的是國家,規劃者是學校管理者。從上至下的是學校領導充分的重視,由頂層開始就做好規劃與指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才能夠重視并實施[8]。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不僅要靠醫學院科學構建一個內涵豐富的人文教育體系,也要靠包括專業教師在內的全體教師人文素質的提高和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更要靠全體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自覺修養和綜合素質的不斷積累[9]。醫學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知識教育可以融匯但不能混淆;教師先樹立人文概念,并具有一定的人文意識和人文學術修養,在人文精神引導之下,將醫學人文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教學中,形成相互滲透和貫通;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因地制宜地具體按照不同學生的認知與品德形成規律, 構建具有個性化的臨床教學的人文教育體系[10]。一個良好的體系是醫學生能夠接受良好教育的環境,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專業的醫學人文教育的基礎之上更好地得到醫學專業知識的培訓。教育的多面性、階段性及漸進性,促成醫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主動性,并與專業知識的掌握相輔相成。通過靈活、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促使教學活動的易化和滲透。
  (二)我院消化內科醫學人文教育探索與研究
  為了能夠提高消化內科臨床實踐帶教的能力以及培養更多優秀的消化內科醫生,自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科在對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生消化內科實習帶教中實施了相關的措施和研究。每一位臨床帶教老師在每天的查房、做內鏡檢查或治療、在門診接診患者等教學過程中,都要用自己優雅的言談舉止影響學生,采用生動、風趣的言語,健談的風格感染學生,讓醫學生擁有從事醫生職業的幸福感及責任感。
  建立病人入選庫,選取入庫標準患者,對每一位實習醫生進行醫學人文的教育。比如,在做腹腔穿刺操作前并非冷漠地簽署知情同意術,而是與患者進行有效病情溝通與言語關懷,穿刺前詳細的告知,穿刺后觀察患者的反應,注意事項交待以及生化、病理結果反饋等等。在做胃腸鏡檢查之前,問問患者飲食情況,以及大便情況等等,盡可能讓患者擺脫檢查前恐懼的情緒,分散思維,以利于操作,讓患者有良好的檢查體驗。
  在每一次查房中,教師先要充分體現對患者人文關懷。在講解具體臨床病例的前后,適時地穿插相關的醫學人文教育,用臨床潛移默化地讓醫學生懂得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醫學人文知識和醫學技術是并駕齊驅的。只有在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對患者有人文情懷及關心,以各種恰當的方式與患者溝通,醫生才能夠更好的為患者診斷及治療。沒有人文藝術,醫生無法對患者實施好的救治。
  教導學生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既和藹又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和知情權。檢查方法要方便、經濟、簡潔,讓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切不能增加患者經濟和精神負擔。真正讓患者懂得醫生的職業價值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患者在病情恢復的過程中體驗到醫生的人文和情懷。在簽署知情同意書的過程中,目光不能帶有厭煩和高傲,以通俗易懂的言語、親切的口吻,告知患者或者家屬,舉手投足充分表露醫師的高素養和職業價值。優質的醫學人文教育應將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健康的狀態、更低的花費、兼顧醫生本人的福祉。這四個目標正是醫學人文與醫學教育的共同的方向[11]。
  與臨床專業課程相比,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上的差異性使人文課程考核方式更為靈活,考核注重的是理解和運用,尤其是要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有獨特的見解,運用所學人文理論來解決實際臨床各種情況[12]。對于所有出科的醫學生,不僅僅給予理論、操作等評分,均都還給予醫學人文評分。譬如穿刺操作考核中,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及操作分外,還加入人文關懷評分;讓學生懂得醫生所有的醫療行為必須蘊含對患者及其家人的人文關懷,拋棄以往的單一的醫療行為,去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教學查房評價中,加入教師人文教學分、學生人文關懷分等,學生與教師相互參照和評分,并使用雙套評分結果,教師和學生查房的互動,促進醫生和患者之間親切的交流與關懷,創建我科獨特的人文關懷的教學查房模式。經過這些探索和研究,在消化內科出科的學生中,學生的職業認同度、職業素養以及和患者溝通能力、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均有顯著提升。臨床帶教與醫學人文教育相結合所帶教的臨床醫生, 能夠正確對待自我、他人和社會,符合現代醫學模式下對他們的要求[13]。教師在構建人文教學,學生接受程度增加,這樣嶄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習內容豐富,接受的模式多樣化。我科教學在醫院的教學中是一次拓新,人文教學方式還在我科不斷的探索與發展中。   三、醫學人文教育亟待更好的發展內容
  但囿于條件的限制,更好的醫學人文教育方法還有待我們科室去嘗試和發展。醫學院??善刚堅谄渌I域的教授,指導本校的醫學人文教育,完善和擴充本校的專業醫學人文教育師資隊伍。醫學專業教師也參加人文社科類的學術講座和讀書沙龍,擴充其人文方面的相關知識;也積極鼓勵人文社科的教師去旁聽一些醫學專業基礎課程[14]。教師在展開醫學專業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除了了解學生基本素質狀況還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等等,模擬醫療場景把學生帶入到醫患關系的環境之中,身臨其感。身份的互換——學生扮演患者,使學生掌握患者真實心理狀況,體諒患者的不易,人文情懷和關懷促動學生感同身受,優化醫患關系。[15]舉辦高水平的人文素質講座,開設名家講壇。組織校園的人文活動,通過課外實踐、激活社團、舉辦各種人文競賽,讓經典文化活動成為人文素質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傮w規劃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布局,專設校園人文網站,充分發揮校訓石、文化廣場、校史館等校內人文設施的作用,培育醫學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這些都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健康的育人環境[16]。目前在中國,包括我科室尚還沒有沿用這些好的方法,只有通過我們努力去得以開展,從醫學人文教育的法律、倫理、人性化三個方面實現人文教育從淺層次的被動人性化向深層次的主動人性化轉變。發展消化內科臨床教育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消化內科臨床教學不僅僅包含理論,還有各種操作,包括胃腸鏡、腹腔穿刺、留置胃管、ERCP、超聲內鏡、肝活檢穿刺等。運用更好人文教學的手段,以人文教學為基礎的發展,才能夠把消化內科的臨床教育做得更出色。
  四、我國高等醫學人文教育展望
  醫學人文能夠為醫學的復雜性提供解決思路,這是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2008年9月,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印發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以下簡稱《標準》),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三個方面,《標準》要求課程計劃中除安排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和醫學倫理學課程之外,還要安排人文素質教育課程[17],才能提高醫學人文教育的實效性,符合“綜合、融合、結合、配合”的原則。從我消化內科醫學人文教育的實施,運用及結果,說明以醫學人文為基礎的消化內科專業知識及臨床實踐的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對職業的認同度,對患者充分的人文關懷提升醫生的品質和人格魅力,營造更和諧的醫患情感。臨床醫學實習階段是醫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之初,為醫學生創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加強臨床實習階段的醫學人文教育,促進醫學人文知識的內化是當務之急,需要每一位臨床帶教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完成。
  國家、社會、醫院、教師、醫學生、醫務工作者、患者在醫學人文教育都是相得益彰,克服我國以前醫學人文教育的忽略和薄弱,國家的醫學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獲益的不僅僅是醫生、患者,更長遠獲益的是國家和醫學事業的繁榮昌盛。對于一個消化內科醫師、消化內科臨床教師,我希望能夠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向其他發達國家學習更先進的人文教學內容及方法去展示在臨床教學中。愿我的每一位學生不僅是醫學專業知識豐富,更是擁有人文情懷及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海丞.中醫網中醫診治智能化輔助系統20屆OA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記錄稿[J].辦公自動化,2016(321):42-46.
  [2]李曉松,劉燕,李艷艷.“工匠精神”對培育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啟發[J].醫學與哲學(A),2018,39(08):55-57.
  [3]鄧國英,楊淑鳳,祝丹娜,等.醫學人文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與感染,2018,13(05):319-322.
  [4]劉剛,夏少嶺,蘇有林,等.重視醫學人文精神建設努力提升優質服務能力[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8,32(04):9-13.
  [5]蘇強,呂帆,林征.醫學人文教育的危機與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4):66-70.
  [6]賈嬋維.淺談我國在醫療中的人文意識[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19):2945-2946+2949.
  [7]白林海.于道泉評傳[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8]劉嬋娟,李軍紅.新常態下的醫學人文教育:困境與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03):134-137.
  [9]丁嵐,葉秋英,許春.淺析醫學人文教育[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2):65-66.
  [10]吳月鳳,祝盈,李琳琳,等.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院護理教學[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10):979-980.
  [11]Skhr DP.Health Humanities and medical education:Joined by a cly/1-anollpIlIpose[J].Academic Medicine,2017,92(12):1648.
  [12]李霞,姜大巍,梁亞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對策[J].新西部,2018(444):131-132.
  [13]孫新紅.醫科大學生人文關懷精神的培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14]張魁元,尚俊杰.非核心教學社會化:“互聯網+”時代的教學組織結構變革[J].開放教育研究,2018,24(06):29-38.
  [15]周鳳英.論高校人文教育與醫學教育的融合[J].文學教育(下),2018(456):36-37.
  [16]于磊,王志力,胡善民,等.應用型本科院校臨床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探索[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8,39(06):443-444.
  [17]教育部,衛生部.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S].教高〔2008〕9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8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