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的臨床分析及治療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對于消化內科患者產生惡心嘔吐的具體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方法 100例消化內科惡心嘔吐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用針對性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30例, 有效18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20例, 有效22例, 無效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4.0%。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0, P<0.05)。結論 臨床中針對消化內科惡心嘔吐患者, 為其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療, 能夠消除惡心嘔吐的發病原因, 使患者的臨床癥狀獲得改善, 應該給予大力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消化內科;惡心嘔吐;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70
嘔吐屬于胃內容物反入食管通過口吐出的一類反射性動作, 通常分為惡心、干嘔以及嘔吐3個過程, 臨床中對于胃中內容物通過口吐出的過程稱之為嘔吐, 嘔吐患者一般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以及惡心等, 嚴重者會產生低血壓以及頭暈癥狀[1]。引發惡心嘔吐的因素很多, 幾乎涉及到各個系統, 通過文獻[2]資料顯示, 消化內科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因素為:①消化系統疾?。褐饕獮榧毙晕改c炎、消化性潰瘍以及反流性食管炎, 依照疾病類型不同為患者提供對癥治療, 對于原發疾病進行治療可以緩解患者的惡心嘔吐癥狀;②藥物治療:由于部分消化內科患者需要接受化療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患者的胃腸道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 所以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癥狀[2]。本文將本院消化內科在以往1年內所收治的100例惡心嘔吐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消化內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惡心嘔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31例, 女19例;年齡最小19歲, 最大75歲, 平均年齡(37.3±12.8)歲。研究組患者中, 男29例, 女21例;年齡最小21歲, 最大76歲, 平均年齡(36.6±13.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選取40 mg奧美拉唑混合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 靜脈滴注, 1次/d;口服甲氧氯普胺片, 5 mg/次, 1次/d;口服維生素B6片, 50 mg/次, 3次/d。研究組患者根據其臨床基本資料和體征開展分析, 對胃腸道刺激、胃腸道炎癥、胃腸功能障礙以及胃腸道痙攣等開展針對性治療。當患者產生惡心嘔吐癥狀, 立刻為患者提供補液, 恢復水電解質平衡。針對胃腸道炎癥導致的惡心嘔吐, 需要為患者提供抗炎治療, 餐前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 100 mg/次;胃腸道痙攣患者, 肌內注射山莨菪堿, 1次/d, 0.5 mg/次;胃腸功能障礙患者, 為其開展促胃動力治療, 餐前口服莫沙必利, 1次/d, 5 mg/次;對胰腺、膽道以及肝臟等消化內科疾病患者開展對癥治療。通過上述治療措施后, 患者依舊存在顯著的惡心嘔吐表現癥狀, 給予甲氧氯普胺片、奧美拉唑和維生素B6治療, 治療方法與對照組一致。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患者接受治療后, 惡心嘔吐表現癥狀全部消失, 病情獲得緩解, 為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 惡心嘔吐表現癥狀得到緩解, 發病次數顯著減少, 為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 惡心嘔吐表現癥狀沒有任何改善, 甚至出現加重, 為無效[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30例, 有效18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20例, 有效22例, 無效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4.0%。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消化內科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胃腸道炎癥、痙攣和功能障礙, 同時存在有毒以及有害物質對患者的胃腸道產生刺激, 從而引發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經常發作, 患者不但胃腸道會產生不適, 還會引發脫水癥狀, 造成機體水電解釋失去平衡。臨床中對于惡心嘔吐癥狀的治療措施通常為利用補液與補充維生素, 使機體恢復穩定, 從而緩解患者的惡心嘔吐。對于產生惡心嘔吐的原因進行分析, 采取抗膽堿能藥物以及促進胃腸動力藥物, 進行胃腸減壓, 消滅惡心嘔吐的發病原因, 提高胃腸功能的恢復速度, 使惡心嘔吐表現癥狀得到緩解。針對依舊具有惡心嘔吐患者, 需要為其提供止吐類藥物加以治療, 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4]。
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 研究組患者接受針對性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措施后的臨床效果, 結果表明,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惡心嘔吐屬于消化內科疾病中非常典型的一類癥狀, 和消化道感染以及身體功能異常密切相關, 惡心嘔吐屬于一類胃腸道遭受有害刺激后的反射性與保護性動作, 患者的身體會感受到顯著的不適, 對正常飲食造成影響, 從而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與消化, 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為了使消化內科患者的惡心嘔吐癥狀得到緩解, 臨床在選取治療措施時, 需要充分考慮引發惡心嘔吐的原因, 為其加以準確的辨別, 從而開展有效的治療措施, 保證治療的針對性, 發揮最佳的治療效果[5-9]。
綜上所述, 對消化內科惡心嘔吐患者開展對癥治療, 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止吐治療, 可以根除疾病的發病原因, 防止疾病產生復發,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成紅, 張雪蓮, 劉英.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癥狀的臨床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6):68-69.
[2] 鞠向龍 .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 世界最新醫 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5, 15(46):139.
[3] 汪開兵. 關于消化內科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8(12):136-137.
[4] 吳彥釗, 劉星星, 朱志欣, 等 .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8):69, 71.
[5] 楊雪蘭. 50例惡心、嘔吐患者的消化內科護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5, 15(19):197.
[6] 阿布力孜·吐爾地.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 7(9):65-66.
[7] 廖少略.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 當代醫學, 2014, 7(12):41-42.
[8] 羅曼, 羅和生. 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的臨床分析.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37(3):502-505.
[9] 謝忠學.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臨床分析及治療.中國衛生產業, 2014, 12(33):137-138.
[收稿日期:2018-0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