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水為媒介,串串化學中的“那些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物質,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以水為學習素材,將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化學反應及原理、物質變化及物質宏觀、微觀間的聯系等知識貫穿其中,而這也正符合2018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要求:初步學會運用化學思想和方法觀察和認識實際生活中的物質及現象,能理解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區別,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因此筆者簡單梳理一下教材中關于水的知識以及知識背后蘊含的化學思想。
  一、關于初中化學基本實驗操作
  教材第1單元中從科學探究的角度認識物質變化及性質,學生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人呼出氣體,這是學生接觸化學后首次從生活實踐中認識化學實驗操作,因此在興趣中初步理解了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的原理。
  教材第4單元中學生認識了自然界的水經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操作凈化為自來水,學生通過親身觀察、動手操作水的凈化,進一步體驗了化學實驗在生活的應用。第7單元燃燒與滅火中學生知道了水可以滅火是因為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第9單元中知道了水作為常見溶液的溶劑,并了解了其他溶液中的溶劑及在生活中的用途,用水做溶劑要求學生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并會誤差分析。
  第11單元中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要求學生會溶解、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
  二、以水為例認識物質的組成、構成
  能夠從微觀角度解釋水蒸發和水電解兩種物質變化的區別。
  考試大綱中指出初步構建宏觀——微觀——符號為主線的化學學科的內在邏輯關系,提高從化學視角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材通過水電解這個實驗使學生知道水在宏觀上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體現化學思想的元素觀;從微觀角度重點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水微觀上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變為H、O原子,H、O原子重新結合為氫分子和氧分子,學生在觀察實驗后,知道了水的宏觀組成——微觀構成——水電解反應符號表達式之間的內在聯系,這也體現化學學科的微粒觀和守恒思想。
  三、動植物及人類離不開水,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是六大營養素之一,營養素提供能量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完成,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是離不開水,所以教材通過這些知識讓學生知道水對生命活動的重大意義,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四、化學反應中水作為一種常見的生成物,通過這些化學反應可以將反應類型、物質性質、物質分類等知識貫穿其中筆者分類梳理一下關于水的化學反應。
  1.分解反應生成水的反應:(1)2H2O2===2H2O+O2
  (2)2NaHCO3===Na2CO3+CO2  +H2O(侯氏制堿法反應之一)
 ?。?)H2CO3==CO2  +H2O
  2.含H元素的物質燃燒可生成水如:(1)2H2+O2 ===2H2O
 ?。?)CH4+2O2 ===2H2O+CO2
 ?。?)C2H5OH+3O2 ===2H2O+CO2
  通過這3個反應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定1配平法和最小公倍數法配平法。
  氧化物生成H2O的反應如:
  3.金屬氧化物和酸:Fe2O3+6HCl===2FeCl3+3H2O
  4.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和可溶性堿CO2+2NaOH==Na2CO3+H2O
  這一類反應是初中化學反應的重點及易錯點,考試中涉及的重點有:生銹的鐵釘和酸反應的現象,反應的用途(用酸除鐵銹),反應的類型,物質的種類。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CO2氣體的除雜,驗證CO2與NaOH溶液反應發生的裝置,反應類型是否是復分解反應等。
  5.酸、堿、鹽可生成水的反應。
  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從離子反應的角度認識復分解反應
 ?。?)酸+堿      鹽+水    H+ + OH- == H2O
  (2)碳酸鹽+酸       二氧化碳+水+鹽  :    2H+ + CO32- == H2O+CO2
  (3)碳酸鹽+酸       二氧化碳+水+鹽:H+ + HCO3--== H2O+ CO2
 ?。?)堿+銨鹽        鹽+水+氨氣     OH- + NH4+ == NH3  + H2O
  6.有機物氧化生成水:
  C6H12O6+6O2==6 H2O+6CO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