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活用課文,讓寫作與生活更好地遇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本是基礎的課程資源。在平日教學中,以課本為依托,學情為上,善于利用課文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學會緊密聯系生活,以此觸發靈感,仿寫句子,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活用課文,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實踐性。
  關鍵詞:課本  寫作  生活  仿寫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教師要以情境任務為載體,讓學生在個人體驗、社會生活和學科認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北京第八十中的王岱老師認為語文素養形成的基本途徑是語文活動。因此我們要在課本與學生的生活之間尋求同構,找到課本與學生發展需求的契合處,找到課本與學生情感的共鳴點。
  宋朝朱熹有言: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而李鎮西曾說過:“讀書的秘訣無非是聯想與思考。聯想是讀出自己的共鳴,與生活、經歷、情懷、時代接通?!闭Z文課文皆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經典之作,值得反復研讀。但再經典的作品在教師的滿堂灌的個人宣講下也趣味全無,因為那只是老師的一己之見。那么如何在課本和學生之間架起一條通途呢?寫作純屬個人書面表達,用筆墨抒心中所想。前人之作,年代久遠,似有代溝,日漸生疏。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呢?我認為,以寫促讀,去思考,去模仿,因事因景,即情即興,學生的收獲更多。
  課本佳句來自生活。王海桐在《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里寫到:“你選擇了魚肉的美味,也就選擇了魚刺的糾纏,天下沒有只賺不賠的買賣?!薄耙环N恐懼一直像感冒一樣糾纏著我,伴著我跌跌撞撞走過高考?!濒~肉與魚刺,感冒乃生活常事,可是為何我們不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到文章中?其實,作文離生活近在咫尺,你只需細味、思考,拾撿這些不曾留意的處處散落的什物,然后一線串珠,它們就會“洵美且異”。關于魚,我某天心血來潮,寫下兩句:紫蘇和魚真是絕配,找對你的紫蘇。但眾菜亦可隨意搭配,將就一吃。
  實踐出真知,課本詩詞源于生活。仿寫是課本與學生生活相遇產生的智慧火花。我帶的兩個班級學生基礎不好,所以古典詩歌單元似乎更與現實遙不可及?!睹ァ防镉小俺吮藞捲酝麖完P。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备咭恍律鮼碚У?,甚是想家,乃至有學生向隅獨泣。于是,學生把這些句子仿寫為:“乘彼高樓,以望父母。不見父母,泣涕漣漣。既見父母,載笑載言?!迸畠何茨苋缭缚忌侠硐敫咧?,離家偏遠,母親放心不下,一直送到校門口,并理解女兒的苦衷。于是有人將“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备膶憺椤八团鏄?,至于石中。匪我不愿,女無良擇。”子女深知母親過度操勞,故吟到“多年為母,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背聊缬谑謾C游戲不可自拔,日夜顛倒,玩物喪志,這似乎是時代通病,學生深有所思寫下“何以解憂?唯有游戲?!薄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生兮,無與戲耽。大人耽兮,猶可說也。學生耽兮,不可說也?!睂W生的靈感來源于“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班上有些學生有坡腳科目,語文好則英數差矣,加之高中作業繁多、晚修漫長,學生抱怨連天,將屈原《離騷》中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狈聦憺椤伴L太息以掩涕兮,哀學生之多艱”。某生有學好英語的意愿,可是每每事與愿違,于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英語之多艱,嗟語法之多難。”還有學生人在高中,可心念過去“亦余心之所善兮,雖復讀其猶未悔?!比丝恳卵b美靠名牌,可是有人家境并不寬裕,她學完“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后自責道“眾人嫉余之新衣兮,謠諑謂余以濫財?!比税?,少不更事,難免后悔最初的抉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擇友而處,事關重大。于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變成了“悔相友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背煽儾焕硐氲膶W生也想上大學,也想奮力追夢,可是“余雖好讀書以鞿羈兮,謇朝責而夕罰。既替余以抄襲兮,又申之以走神。怨父母之蠻橫兮,終不慮夫吾意?!鼻瓭M腔怨恨“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生亦生發多怨之聯想“怨父母之疏忽兮,終不察夫汝心?!薄霸骨啻褐剖庂?,終不察父母心?!薄霸鼓凶又剖庂?,終不察妻兒心。”人各有志,人各有樂?!懊裆饔兴鶚焚?,余獨好修以為常?!睂W生有何樂呢?“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學以為常?!庇钟泻慰嘀阅??“學科各有所難兮,余獨恨數學與化學?!?
  學完《短歌行》了,學生面對著堆積如山的作業大發感慨:“作業之多,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何以解憂,唯有嘆怨?!币灿泻脤W之士仿寫下“何以解憂,唯有學習。書不厭多,學不厭深。”美食是一大誘惑,有學生仿寫下:“對水當歌,人生美好。譬如朝露,去日樂多??斠钥?,樂事難忘。何以助興?唯有可樂??照{美食,悠悠我心。但為無錢,沉吟至今。咕咕肚鳴,食園之風。我有粗食,讓我吃飽。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餓從胃來,不可斷絕。月明星稀,點個外賣。時過半刻,何時可到?食不厭遠,我不厭食。停下腳步,馬上吃光?!睂W生仿寫之作雖難登大雅之堂,然而不乏感情之真摯者,字字句句,有血有肉。
  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活用課本,通過仿寫,書寫人生,我聆聽到了學生與他人之間的真摯情愫。活用課本,通過仿寫,搭上實際之弓,學生思考生活的箭就會一觸即發。正所謂“拳拳之心為教育,殷殷之情促成長”。 由此可見,課文離生活很近,活學課文,學以致用,寫作與生活可以更好地遇見!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寫作。堅持不懈地寫寫,就是心靈與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因此,在新課改的引領下,貼近學生生活的仿寫寫作訓練將成為語文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令狐昌永.小學古詩教學“四法”芻議[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0(11):8-9.
  2王俊.高中語文教學四法[J].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05(12):44-44.
  3陳敏.詩歌教學“四法”[J]. 中學語文:下旬,2011(11):56-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