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柯爾文手勢在小學低年級唱歌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前言
  柯爾文手勢是由優翰·柯爾文創造的一種運用于音樂中的手語手勢,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的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重要部分。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整個9年義務教育階段分3個學段,低年級就是指:小學1~2年級。這個學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還處于重要的發展階段,這使得科爾文手勢在小學低年級的唱歌教學中該怎樣正確有效的運用,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以人音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編選的《兩只老虎》為例,用唱歌教學中常見的教學環節作為切入點,深入探討科爾文手勢在1~2年級的唱歌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柯爾文手勢 小學 低年級 唱歌教學 應用
  柯爾文手勢由優翰·柯爾文在19世紀70年代創造,它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從視覺上理解首調唱名體系中音級的高低關系和調式音級之間的傾向[ ],后來被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的音樂教學課堂。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但注意力又不夠穩定,所以柯爾文手勢伴隨著柯達伊教學法傳入中國后,便迅速在小學音樂課堂占據一席之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由欣賞綜合課和唱歌綜合課這兩個板塊構成。它們同屬于音樂學習的基礎性內容,同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唱歌教學中正確運用柯爾文手勢不僅可以使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有效的達成,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柯爾文手勢在旋律中的應用。
  《兩只老虎》法國著名童謠,F大調,4/4拍,情緒歡快,編選在人音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6課“獸王”中,是該單元出現的第一首唱歌綜合課。雖然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在低年級階段沒有明確的提出學生要學習和了解柯爾文手勢,但是能夠在領域二“表現”第一點“演唱”【1~2年級】最后一點“能夠對指揮動作做出反應”[ ]這樣的要求中窺見一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人音版教材在一年級下冊第1課“春天”中,唱歌綜合課《布谷》的知識與技能就第一次出現了完整的柯爾文手勢的音階圖標,但是僅限于知識性了解的層面。那在《兩只老虎》中又該怎樣將柯爾文手勢應用在旋律中呢?接下來將從旋律的音高和時值這兩個方面敘述。
  1、柯爾文手勢在《兩只老虎》中音高的應用。
  音高即音的高低,是構成旋律的主要音樂條件之一,也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音樂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在唱歌綜合課中通過旋律的學習,使學生在腦海里建立起音高概念,這是一個漫長且抽象的過程。但是柯爾文手勢的加入可以使各個音的高低關系變得一目了然。在教學過程中,以《兩只老虎》的旋律為訓練的基礎,在固定一個單音處出示柯爾文手的圖片或教師示范手勢。以歌曲最初的2小節1 2 3 1 | 1 2 3 1‖為例:在旋律學習時,教師先在“mi”這個音出現的時候出示相應的柯爾文手勢,引起學生對“mi”的注意;然后,在慢速模唱旋律時,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柯爾文手勢,由于“mi”的手勢結構比較簡單,學生現學現會,只需強調“mi”的手勢范圍在身體的胸前;隨后慢慢加速,直至速度跟歌曲情緒相符,然后將所學手勢帶入歌曲當中,在整首曲子出現“mi”的地方作出反應,就此單音的手勢學習就基本結束。
  在低年級的唱歌教學中選擇單音的時候,要適當考慮歌曲的情緒,如果歌曲情緒歡快,盡量選擇旋律中只出現一次的單音,先放慢速度練習然后再加快速度;如果歌曲情緒優美抒情,就可以按教師的教學計劃自行選擇。除此以外,在使用柯爾文手勢教學時要注意固定單音在身體具體的固定位置,這樣抽象的音高概念與身體部位的高低相結合,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循序漸進的訓練,會對學生的音高概念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2、柯爾文手勢在《兩只老虎》中時值的應用。
  構成音樂旋律的要素除了上文提及的音高以外,音符的時值也是不可忽視的主要條件之一。在唱歌綜合課中通過對音符時值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音樂特有的知識結構,拓寬音樂知識面,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秲芍焕匣ⅰ啡伤姆忠舴⒍忠舴?、八分音符這三種音符構成。四分音符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講就是常說的“一拍”,在簡譜中是由一個數字代表音符,如:1 2 3 1 | 1 2 3 1‖,它們都是一拍的音符;二分音符就是常說“兩拍”,它在簡譜中的方式有所不同,如:3 4 5﹣‖中的“5﹣”它的音符時值就是兩拍,兩拍在音符的后面多長出了一條小尾巴;八分音符是“半拍”,如:5 6 5 4 3 1 |5 6 5 4 3 1‖中“5 6 5 4”這幾個音就是半拍,半拍音符腳下墊了一條毛毯,它一般與另一個半拍共享一條毛毯,隨之就組成了一拍。那柯爾文手勢在音符的時值中又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呢?由于柯爾文手勢隨著旋律的高低起伏變換相應的手勢,所以跟隨旋律直接變換手勢即可。以歌曲“3 4 5﹣|3 4 5﹣‖”為例,把旋律中的兩拍的“sol”用柯爾文手勢表現出來,教師在此部分教學剛開始的階段,在示范手勢時,可以在音符的第二拍處用口號的方式與一拍音符加以區分:“mi fa sol 2”,“mi fa sol 2” ,這里的口號數字“2”,是指音符的第二拍。加以練習后去掉口號,手勢直接參與進入兩拍的音符的練習,手勢與音符的時值同起同落,共同進退。
  在低年級的唱歌綜合課中,柯爾文手勢參與音符時值的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手勢的時值要與音符時值一致,無論是兩拍、三拍或時值更長、更短的音符。時值越短的音符手勢變化速度越快,這就需要學生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時值長的則相反。教師也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選擇適合教學的時值音符。
  二、柯爾文手勢在輪唱中的應用。
  輪唱是合唱中的表現形式之一,它具體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演唱同一條旋律,聲部先后出現,但結尾又統一到一個聲部,形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音響效果,是音樂教材中較為常見的形式。在整個人音版義務教育階段的系列音樂教材中,歌曲《兩只老虎》是輪唱的初次亮相。在《兩只老虎》“編創與活動”這一板塊第3點明確提出:分小組按照歌譜的要求唱一唱,感受這種演唱形式與齊唱的不同[ ],因此教師預設教學計劃時“輪唱”這種演唱形式必定要學習的。柯爾文手勢因其自身具有指揮的特點,與輪唱這種演唱形式的配合定是十分契合的。   1、柯爾文手勢在《兩只老虎》輪唱中音準的應用
  唱歌綜合課中的音準一直是音樂教師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它是這類課型的基礎,同時也是一節音樂課質量高低的評判依據之一。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正處于發育的“萌芽期”,聽覺和唱歌技巧也處在逐漸“發育”的階段,因此,教師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關鍵的學習時機,耐心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音準。在歌曲《兩只老虎》中,整個輪唱聲部與主旋律聲部的旋律、歌詞和節奏一樣,只是輪唱聲部在第3小節才進入歌曲中。雖說各方面如此相同,又經過上一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單獨演唱輪唱聲部是得心應手的,但輪唱的形式特點又使得第3小節輪唱出現時,會出現些許音準問題。這時,柯爾文手勢的引導十分重要。剛開始練習時,現將學生分成兩個聲部,一部分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輪唱聲部“dol”的手勢唱單音“dol”,其余同學根據教師的手勢唱主旋律聲部的“mi”,反復練習后,兩個聲部在一個節拍點一起演唱,鞏固各聲部的音準,逐步建立學生在輪唱中的音準及和聲概念。隨后,雙聲部放慢速度練習,注意聲部之間的音準和節奏,教師在高聲部“sol”和低聲部一小節最后的“dol”出示柯爾文手勢,輔助學生達到歌曲正確音高后再逐漸加快速度練習,此方法對后面輪唱部分同樣適用。
   在柯爾文手勢正式進入學生教學階段之前,它要處在一個“優先展示”的位置,換而言之,要先出示它用來吸引學生興趣,更讓他們看到單音的“預先音準”,在低年級大部分柯爾文手勢進入唱歌綜合課的音準訓練中亦可使用。除此之外,手勢在音準訓練中,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下,兩只手會指揮出不同的單音或旋律,所以在進行手勢之前要做好適當的準備。
  2、柯爾文手勢在《兩只老虎》輪唱中節奏的速度應用。
  柯爾文手勢在小學低年級唱歌教學中除了上述的音高、時值、音準之外,還可以應用于一個非常重要的音樂要素——節奏,它將時值長短不一的音組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是音長與音強的組合,常常被人們喻為“音樂的骨骼”,有了它才會支撐起其他的音樂要素。歌曲《兩只老虎》,整首歌曲的節奏為4/4拍,節拍特點為強弱次強弱,情緒活潑風趣,輪唱這一特殊形式又為節奏的穩定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為此,輪唱這一部分的節奏練習需要用柯爾文手勢加以輔助,才會事半功倍。日本著名教育家鈴木鎮一先生認為:兒童的心理特點是"玩"[ ]。如果把柯爾文手勢當做節奏學習中的一種玩具,那隨之運用的小游戲就是玩具的零件。“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規則:將學生分為兩個聲部,教師出示不同聲部的柯爾文手勢,學生模仿后唱出音符唱名。教師可從四拍的單音層層遞進為八分音符,兩個聲部的音時而相同時而不同,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歌曲的二聲部不同時值的速度,增加音樂參與度,從而培養他們的音樂集體意識和音樂協調能力。
  結語
  柯爾文手勢在實際唱歌教學中常常與一些除音樂要素之外的其他教學要素并用,很少單獨運用,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尤為如此,所以在選用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其他教學因素,這樣才能讓柯爾文手勢在教學中物盡其用,學生通過音樂這一方式達到人盡其才的效果。當然柯爾文手勢在唱歌教學中的應用除了上述的一點只言片語的方法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以此做為一個開端,讓柯爾文手勢更好的深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
  參考文獻
  [ 1] 尹紅.音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55.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7.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7.
  [ 4] 吳斌.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39.
  [ 5] 徐錫英.在低段輪唱教學中融入小游戲的嘗試——以二部輪唱《兩只老虎》為例[J/OL],2018-04/2019-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4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