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題、重感悟、為好課奠基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在“如何結合學生的個例、眾例及激發學生心理潛能方面選題;在活動中怎樣以情引情,以容導悟,真正做到教育無痕”等方面提出一些見解,以此拋磚引玉,共同探討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 心理教育 科學選題 感悟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 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35-01
健康是指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性全面發展的良好狀態,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心理健康被定義為:“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理發展在最佳的狀態”。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開設心理團體輔導活動課,即面向廣大心理正常的學生,以發展學生良好的適應能力、情緒能力,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
1.立足三個目標,科學選題
?。?)現例為案,實而有效
曾在班中發生過這樣的一個案例:兩位昔日好朋友,在期中復習期間,一個因專心復習沒有回應好朋友的請教,導致兩人關系漸漸疏遠、惡化。被孤立的一方整天心事重重。我向雙方說明班級中同學說不定也有這樣的困惑,征求雙方能否以此為真實的案例來開展一次活動,她們同意了。一次主題內容為《快樂競爭》的活動課由此產生了?;顒舆^程中,部分學生們也吐露這方面的困惑,不僅當事人雙方的心理糾葛解開了,也讓大家共同感受了開展競爭沒有過錯,只有掌握競爭的法寶,才能在良性的學習競爭中得到進步,收獲快樂。在后來的學
習中,大部分學生公開建立競爭關系,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眾例為范,預而有防
每個年級段的學生心理發展水平不一樣,教師要主動地從不同渠道(社會調查、網上查閱、他人經驗等)了解低中高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會出現怎樣的共同問題,確定自己所教的年級段的活動目標是什么,從而挑選精而簡的主題。如一年級的新生對新環境有陌生恐懼感,有的學生在一個月內都適應不了,甚至哭嚷著不肯進校園。教師要有預防意識,及早地準備好這樣的心理活動課,如:以《我們的家》,《我是小學生啦!》等主題開展活動,消除學生的恐懼感,使他們較快地適應新環境,進行角色轉化。高年級的學生身體日趨發育成熟,但心智不夠成熟,青春懵懂期,會對異性之間的關系處理有著各種的表現為:想接近又不敢接近、害怕正常的交往、對異性排斥;面對自己的身體發育變化有著焦慮,不安、煩惱等等復雜心理。這些都是青春期普遍會出現的心理障礙,高年級的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輔導。
?。?)潛能為上,提而有升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心理潛能的開發與創造力的培養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對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也包括對學生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教師在促進學習,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塑造個性,培養品德,增進社會適應力方面等選題。素材內容可結合學科、思品課等教材內容進行加工。
2.輔導方法得當,教育無痕
?。?)亦師亦友皆真情。
心理活動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靈魂對靈魂的對白。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應該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心理交流,使學生不僅從教師、同伴那里,更重要的是從活動課形成的心理磁場獲得心理支持和經驗。創設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能讓每個學生放下個人的防衛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形成這種心理氛圍,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尊重、友誼”的新型師生關系,相信學生是有潛能、有悟性、能成功的。在活動過程中要多使用,如“謝謝你的分享”、“謝謝你的真誠”、“你的點評有道理”等尊重、肯定的語句;同時還要求同學們在傾訴或活動中,應使用帶著肯定、欣賞、高興的肢體語言。學生一旦感受到自己被老師或同學們關注和認可時,他們才會拋開顧慮暢所欲言,敞開自己的心扉,情感的體驗也更強烈。在我輔導《快樂競爭》這一活動中,充分說明了活動中融洽的氣氛讓學生敢于和別人真誠溝通,樂于和別人真誠交流。
?。?)引而弗教重感悟
心理輔導重在“導”,也難在“導”。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情感體驗的主人。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情感體驗的共情者,協調者。因此,在活動中,應力求讓學生多活動、多訓練、多感悟。教師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認真地傾聽學生。學生的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思想,教師都應尊重學生,即使學生有不合理的想法也應予以包容。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同感”。在活動中,教師應多用“你覺得怎么樣?” 、“為什么?”“是否” 等商量的句式來耐心地啟發、引導學生,而不是用“你應該……” 、“不要……”等句式來教導學生。拒絕使用對學生作強制的說理和武斷的解釋這種訓導方式。如果在特定的情境下,確實需要相應的暗示、忠告、說服等“指示性”手段,那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學生通過內心的體驗,產生心靈頓悟,并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教育無痕。
以上只是我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對我們工作在一線上的班主任如何開展好心理團體輔導課的一些淺見。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班主任接受培訓與實踐,大家對心理健康活動課的好課標準的認識也會有進一步的提升,并有更好的活動策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