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電氣信息化與智能服務上云案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科林電氣構建的基于混合云模式下的管理信息化與智能服務綜合應用是由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監控運維子系統平臺兩部分組成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通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模式構建,包括了ERP、OA、HR等模塊。分布式光伏發電監控運維子系統平臺通過專屬云和公有云的模式構建,包括了數據的采集、數據傳遞、運行監控、智能運維故障分析等內容。兩者緊密融合、高效協同應用,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推動光伏行業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上云;混合云;光伏
一、背景
1.1公司管理背景
為了保證企業戰略有效執行,科林電氣擬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ERP/OA/HR),形成符合科林電氣的總部集中監管、下屬事業部分層管理的多層級管理體系,最終規范業務流程,減少總部及下屬機構統計分析數據的人為干預。
1.2 業務發展背景
分布式光伏發電目前尚處于發展階段,屋頂光伏電站地域分布廣、數量龐大,后期數據監控、運維服務不到位。電站出現故障無法及時趕到現場進行維修,發電效率低下等問題無法及時發現,造成用戶發電量降低,減少了業主收益。區域內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并網運行可能會引起電網電壓和頻率的偏移,電壓波動和閃變等電能質量問題也會給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很大威脅。
二、上云實施工作
2.1管理信息化與智能服務綜合應用系統
首先,打造出“公有云+私有云”模式,建立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在財務管理、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市場營銷、采購供應、生產計劃、生產制造、質量控制、條碼管理、協同辦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一系列生產經營、企業辦公活動中,將人、技術、經營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資金流有機集成并優化。
其次,依托“專屬云+公有云”模式,建設中小型云數據中心,為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全方位監控、代維服務。
最后,將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與分布式光伏發電監控運維子系統平臺兩者進行緊密集成,形成企業級、橫縱一體化的綜合性平臺。
2.2管理信息化與智能服務綜合應用系統建設內容及實現功能
2.2.1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實現的功能包括:
1)構建系統統一平臺
構建了包括財務管理、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協同辦公管理一體化的系統平臺,實現了業務財務一體化建設。
2)集團化財務管理
構建統一核算體系,資金管理體系和網上報銷體系,實現財務集中管控力度。
3)構建人力資源管理平臺
構建集中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實現數據高度共享,構建強大的統計分析平臺,使管理層及時、全面、準確地獲取人力資源信息。
4)精準營銷管理
行為管理上,通過基于云服務的CRM系統進行日常考勤及客戶拜訪管理,考勤及拜訪記錄自動歸集成報表;通過簡報自動匯總每周的客戶拜訪、成交、回款等全面的銷售數據;新人接手后通過查詢客戶詳細信息及過往的溝通記錄,全面了解客戶情況,快速接手客戶。
5)生產供應一體化
構建高效協同生產管理平臺,系統提供了能力平衡工具,充分考慮資源能力;從投標合同、設計、制造、到售后服務評價,各階段各環節之間通過充分的交流集成為一個整體,實現項目執行結果和狀態信息的反饋、統計、分析。
6)高效協同辦公,激發員工活力
構建基于私有云的協同辦公平臺,搭建辦公自動化系統基礎模塊,實現部門間協作辦公、審批流轉、存檔、查詢、行政辦公等各環節的在線處理,實現無紙化辦公,實現辦公自動化,并實現移動式辦公,建立適合全公司的辦公自動化系統。
2.2.2分布式光伏發電監控運維子系統平臺實現的功能包括:
1)遠程管理、智能化運維服務
開發設計了遠程管理功能,配合現場采集器裝置,通過電腦網頁客戶端在線維護電站設備、分析現場問題,解決了大部分的現場問題。
2)實現訂單生產物流管理流程,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3)分布式光伏發電預測
采用改進的神經網絡算法對光伏發電進行短期預測,結合天氣狀況如光照輻射度等因素,預測出未來時間的光伏發電曲線,電力系統可參考光伏發電綜合指標,來安排并網計劃,避免對電網造成震蕩和沖擊。
4)在線監控及移動客戶端
在線監控系統,可詳細監測分布式光伏電站實時運行數據、歷史數據、告警信息等,通過多種圖形及表格形式呈現,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詮釋電站數據。
三、上云成效
管理信息化與智能服務綜合應用系統的成功實施應用,實現了風險管理與內控管理的有機結合,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率和運營效率,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樹立了業內行業標桿,打破了行業上下游的溝通壁壘,增加了企業間的粘合度。
3.1 在創新性方面
3.1.1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創新
1)訂單流程化管理。訂單流程管理與信息化系統中生產管理相結合,實現生產供應一體化的智能化生產。
2)物料智能化登記。通過條碼管理模塊,輸出物料的二維碼。根據訂單備好貨以后,通過手機APP掃描物料上的二維碼,自動進行訂單物料登記。
3)企業目標與業務的結合。通過實時的業務、財務、人力資源等信息與內置管理模型結合,圍繞企業戰略,分析、布署和落實人力資本戰略,確保支撐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3.1.2智能化運維創新
1)電站一鍵體檢和自動巡檢服務。動態對電站進行健康檢查,當電站存在故障或隱患時,通過消息推送方式把電站健康體檢報告發送到業主手機上。
2)智能化貼心提醒服務。結合天氣情況,如雨雪、霧霾天氣過后,通過消息推送提醒業主清掃太陽能板積雪或灰塵,以提高發電效率。
3)故障報修搶單運維服務。當用戶故障報修后,系統可自動下方維修任務單,電站周邊10公里的運維工程師將收到搶單任務。
3.2在經濟效益方面
3.2.1資金、設備、人力投入方面
科林電氣依托“公有云+私有云”模式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軟硬件投入減少如下:服務器投8臺,數據存儲1臺,網絡交換機2臺,網絡安全設備2臺,網絡機柜2面,操作系統軟件及辦公軟件8套,數據庫軟件1套,設備及網絡維護人員1人。截至2018年10月份,公司采用企業管理信息化子系統平臺進行信息化業務處理,安裝PC客戶端近800臺,移動端1000部以上,每月平均節省紙張、打印墨、打印機維修費、燃油費、差旅費、人工費近24萬元。光伏運維系統接入分布式光伏電站15985余座,“光伏管家”用戶近13000家,每座平均發電量提高5%以上。已有8家外部企業的2512座電站接入光伏運維平臺,合計減少資金投入約1043萬元。
3.2.2精準經營、效率提升方面
信息化系統上線后,制定各類公司業務管理制度20多項,會議通知、公文發放、單據審批由原來的平均72小時縮短到現在2小時,制作各類企業報表150多份,實現了事業部級的考核,生產效率提高了近5%,業務訂單平均處理周期從原來的90.2天縮短到現在的75.4天。通過光伏系統建設,帶動光伏電站銷售收入同比5倍以上增長,手機“光伏管家”用戶近13000家,每戶平均發電量提高5%以上,每月減少現場解決問題約200人/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