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研究了創設情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效性,并提出了提高創設情境推動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實效性;提升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進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情境的創設結合語文知識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利用情景開發學生的大腦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語文基礎的教學以及學習能力的拓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筆者根據多年語文教學經驗以及情景創設教學方法的實踐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提高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效性的要點分析
?。ㄒ唬├们榫硠撛O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要注重學生興趣點的把握,讓學生在情境中對于閱讀和學習產生興趣,產生求知的欲望。避免產生壓抑、枯燥的課堂氛圍,要善于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和趣味性的課堂引入,讓學生進入積極、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當中去,利用情景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ǘ┨岣唛喿x教學的內容質量
情景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將學生的興趣從情景轉移到閱讀的學習當中,不僅需要教師做好情景和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同時也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質量。利用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文章、書籍閱讀的趣味,體會到文學的美感,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主管能動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當中去。
?。ㄈ┳⒅貙W生綜合素質的鍛煉
在創設情境的時候,一方面要注重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激發,另一方面也到注重情境創設教學的時效性,即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提升效果。良好的情景創設應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讓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引導學生積極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時候,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情境創設時效性的手段
?。ㄒ唬﹪@文章主旨創設教學情境
有些教師在利用情景創設這種教學手段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觀念上的偏差,導致創設情境的實效性大打折扣。這些教師認為創設情境單純只是為了活躍課堂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情境和教學內容的轉換和銜接上做的不夠好,有時候顯得非常突兀。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環節熱情十分高昂,但是真正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又會回到傳統的、枯燥的灌輸式教學當中,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受到打擊,不利于教學效果的發揮。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充分明白情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圍繞教學文章的主旨或者主題進行情境的創設,同時也要強化情境創設在課堂中的延續性,不能夠只是將情境作為一種教學引入手段,應該讓整堂課都沉浸在創設的情景當中,讓學生一直保持比較積極的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頤和園》的時候,教師不能夠只是在課堂的引入階段利用多媒體展示頤和園的美景,然后自認為已經完成的情景的創設,帶著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和學習。應該深入研究文章的各個段落,根據內容的不同,及時利用多媒體或者課堂討論等形式,進行連續性地情景創設。在二段“走進頤和園的大門”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先讓學生根據文字想象段落描寫的情景,然后播放相關視頻和圖片,讓學生觀看真正的頤和園,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想象的和見到的有什么異同之處。當學習“登上萬壽山”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討論自己在生活中的爬山經歷,帶領學生回憶自己在山上見到的美景,創設“登山觀景”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于接下來的學習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然后教師在這樣的情景當中,在去帶領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和學習,就能夠讓學生跟著文字真正感受到登上萬壽山觀看頤和園的美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將情境創設貫穿在整個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內容當中,讓整個閱讀教學都沉浸在趣味性的情景當中,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持續保持較為積極的學習狀態。
?。ǘW生放在情境創設教學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管能動性發揮。在情境創設閱讀教學當中更是如此,學生在是感受情境,產生興趣,積極進行學習的主體,教師創設的情景更多是一種引導和激發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途徑引導,不能夠本末倒置,將情境創設的成功或者教學環節的完整實施作為目標,應該將學生的情趣激發,學習效果作為情境創設的目的,發揮情境教學的時效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情境還沒有完全創設成功,或者某個教學環節沒有完全實施,但是學生已經投入到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并且有著非常好的學習效果,那么教師就應該順勢而為,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合理進行調整和應變,不必拘泥于必須完成的教學環節設計。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的時候,教師在創設故事情境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文章本身就非常感興趣,樂于去閱讀和學習,甚至在教師進行拓展學習的時候也表現出非常高的積極性。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和興趣所在,利用課內外有趣味性的寓言故事,充分利用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語文知識,領會其中的文學之美和哲學思想。
(三)依據文章類型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也需要根據文章的類型不同,合理進行設置,利用文章類型的特點,更好地發揮文章自身的文學魅力,這樣再進行興趣引導的時候,能夠顯得更加自然,同時將學生對情境的興趣順利轉移到文章內容的學習上。例如對于敘事類的文章,在情境創設的時候可以從文章故事的背景作為切入點,利用特定的、趣味性的背景讓學生自然而然融入到文章的情景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利用文章故事的本身作為學生的興趣激發點,讓學生對于故事產生興趣,進而認真去閱讀和學習語文知識。對于古詩詞和文言文來說,創設情境可以充分結合中國的傳統藝術以及傳統節日等,讓學生沉浸在古香古色的傳統藝術之美當中,利用“古風”特有的精辟、美感作為情境創設的“背景色”,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深入探究古詩詞、文言文當中的樂趣。對于景色描寫的文章,教師要充分利用文章描繪景色的特點創設優美的想象情境,利用激發學生的生活閱歷或者旅游經歷,聯系文章中的景色描寫,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聯想力,在腦海中隨著教師的情景,跟著文章中的優美詞匯,展開知識的學習??傊褪且鶕煌恼碌念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綜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夯實學生語文基礎,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擺正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以學生為本,重視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分析,依據文章設置合適的情景,讓情景教學變得更加有時效性,更加能夠發揮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悅.創設情境 繪本助興——淺析繪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8(30):13-14.
[2]顧文娜,曹文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56-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