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匯聚機房的空間動力標準及規劃思路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匯聚機房用于區域業務收斂,是傳送網系統組網中承擔承上啟下作用的關鍵節點,匯聚機房安全配置應綜合考慮業務接入規模、網絡組網等各種因素,在充分滿足業務匯聚、接入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整體網絡的安全性。
關鍵詞:超大匯聚機房;空間;動力
1 前言
近幾年隨著電信業務的飛速發展,各大運營商的無線基站、寬帶接入點、數據客戶接入點等通信業務點越來越密集,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大,導致本地傳送網的傳輸節點隨之加倍增長。本地傳送網的網絡組織結構劃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匯聚層作為本地傳送網中核心層和接入層的中間網絡層級,對所有接入層節點的業務電路起著收斂匯聚和轉發的作用,對本地傳送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因而,本地傳送網匯聚層機房選取和建設的合理與否,關系到傳送網絡的相對穩定和能否滿足當前本地傳送網的業務承載,是未來網絡發展的關鍵。
2 超大匯聚機房總體選取策略
為了搭建一個穩定、合理、高效、滿足未來網絡發展的本地綜合傳送平臺,必須做好基礎網絡架構的匯聚節點布局,其選取策略如下。
a)做好本地網的架構規劃,根據匯聚區域劃分原則,將本地網劃分為多個匯聚區,結合匯聚區內的地理環境、業務分布、人口分布及現有管線資源情況,形成匯聚區域內匯聚節點布局。匯聚區內保持網絡獨立性,通過匯聚節點實現區域業務收斂。
b)對本地網進行匯聚區的劃分后,根據1個匯聚區設置1~2個匯聚機房的原則,對現有承擔匯聚功能的機房從位置分布、機房空間、電源,安全穩定性方面進行全面梳理,將具備條件的機房定義為匯聚機房。
c)根據基礎網絡架構規劃,通過新增匯聚節點補
充完善匯聚節點布局。現網機房資源不足的匯聚區采用新建、新購或長期租用的方式新增匯聚機房,為確保傳送網的穩定性,盡量提高匯聚機房的自有率。
3 超大匯聚層機房的選取要求
3.1匯聚區的劃分
對于本地傳送網需一次規劃做好目標架構,再分步實施。依據地理狀況、行政區域、業務分布等從網絡組網的合理性和管理維護的方便性出發,將本地網劃分為多個匯聚區,匯聚區內保持網絡獨立性,通過匯聚節點實現區域業務收斂。匯聚區的劃分需綜合考慮5大因素。
a)結合行政區劃分:以市行政區、區縣分公司布局為劃分基礎,市區劃分為多個匯聚區,每個郊區縣原則上劃分為1個匯聚區。
b)結合地理環境劃分:比如結合河流、山脈劃分匯聚區。
c)結合業務分布劃分:分析業務節點覆蓋情況,綜合考慮匯聚區業務收斂比例,建議單個匯聚節點覆蓋100個移動節點(含宏站室分)或200個末端接入點。
d)結合組網結構劃分:綜合考慮現網分組MSTP廠家區域劃分、分組網絡組網結構及匯聚環業務收斂歸屬,成片劃分匯聚區。
e)結合管網資源劃分:綜合考慮現網管道分布、光纜資源走向。
3.2新增匯聚機房的設備安裝規劃
匯聚機房內部的設備安裝與擺放要充分考慮無線、數據、傳輸、電源配套等專業的需求,根據對匯聚機房內各個專業的設備類型和數量進行預估,新選匯聚機房要求面積為60~80m2,設備總重量為9420kg,設備總功耗為52100W。匯聚機房內部的設備安裝擺放需提前做好規劃,盡可能地規范化、節省空間、合理走線。
3.3匯聚區域內原有匯聚機房的定位及優化
a)對符合匯聚機房選址和建筑標準、剩余機位不少于5個、空間較大的現有機房進行購置,或簽署長期租賃合同(10年以上),確保匯聚機房的穩定性。
b)現有機房通過增加面積、拆除退網設備、設備搬遷、配套電源系統改造達到符合規劃匯聚機房標準的,可繼續保持使用。
c)匯聚區域內不滿足上述要求的現有機房,可定義為綜合業務接入點,降級使用。
d)若單個匯聚節點存在多間機房,對所有機房設備及配套進行整合,將條件最好的1間機房定義為匯聚機房。
3.4匯聚機房的選取要求
對于新選的匯聚機房需要綜合考慮位置、面積、承重、層高、配套等因素,只有滿足了各方面的標準要求,才能滿足網絡發展的需要。匯聚機房的選取要求如下。
a)機房位置宜選擇在建筑物5層以下的樓層房間,不得選擇地下室,不得選擇室內地坪低于室外地坪(或道路地坪)的建筑物底層房間。
b)機房室內不宜存在供、排水管道,機房上層不應存在易產生積水的房間。
c)機房室內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建筑結構變形縫。
d)機房室內凈面積不宜小于60~120㎡,室內平面結構以矩形為宜,不得為圓形、三角形或其他異形平面結構。
e)機房室內凈高不低于3.2m,室內頂棚以水平平面為宜,不得為坡面、拱面或其他異形頂棚結構。
f)機房樓板均布荷載標準值不低于6kN/㎡,機房梁均布荷載標準值不低于10kN/㎡。
g)機房室外通道(或樓道、梯段)以2條為宜,通道(或樓道、梯段)凈寬不小于1.5m,通道(或樓道、梯段)凈高不低于2.2m,梯段休息平臺寬度不小于1.8m。
h)機房所在建筑物的基礎、梁、樓板等滿足或經過簡易改造后應滿足通信機房的工藝要求。
i)機房應具備滿足業務要求的出入局管道和管井接口,進出局管道路由原則上應不少于2個物理方向。
j)能提供1路專變市電,或可從非臨時性配電所(有后備油機保障)引1路市電,市電容量不小于50kW。
k)有專門的場地設置油機,機房內設備總負荷小于等于80kW的油機房凈高不低于3.5m,機房內設備總負荷大于80kW的油機房凈高不低于4m,同時須具備進風口與排風口的設置條件。
l)機房所在建筑物的接地電阻不大于4Ω。
m)機房室外20m范圍內具備通信搶險車和消防車通過的道路。
n)機房所在建筑物在市政設施10年期規劃內無拆遷預期,采取租賃方式的機房,要求租期不低于10年。
4 結束語
匯聚層在本地傳送網絡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匯聚機房的合理布局是本地傳送網穩定發展的基礎,只有嚴格做好本地網匯聚區的劃分、匯聚機房的選取工作,最終才能構建出“合理、穩定、安全、具前瞻性”的傳送承載網絡。
參考文獻
[1]王剛.移動城域傳送網PTN網絡規劃方法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0(07)
[2]劉陽.虛擬化技術在高校IDC機房的應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