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實施方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穩定高質發展的基本前提?!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從事故救援的角度來看,應急救援工作是事故發生后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化工園區的應急救援能力評估至關重要。
關鍵詞: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實施方法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一旦發生生產事故,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對員工、對企業及國家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逆轉的。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應事故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8號)等相關文件要求,通過分析企業和園區應急管理狀況、應急職責履行狀況、應急培訓和演練情況、應急隊伍建設情況及應急物資配備等情況,應用應急能力評估方法找出應急管理及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改進意見,提升企業和園區應對各類事故的應急能力,以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財產損失、社會聲譽損失。
1 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的必要性
1.1 化工園區主要風險
當今世界,突發事件已不再是“是否”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怎么”發生、“如何應對”的問題。指著、憤怒、悲傷;甚至冷血,看熱鬧?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又會如何?化工園區內主要的風險有人員觸電、火災爆炸、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化學燃燒、中毒窒息等。
1.2 化工園區應急救援功能的缺失現狀
?、倌昴杲M織的應急演練,沒有清晰的目標和長期規劃,指揮技能、處置技術、指揮語言、現場壓力及應變措施與應急預案的呼應不大;②應急預案不符合導則要求,不能有效行動。疏散區域不能做到擴散檢測,三區界定不清晰;③應急指揮方面有了職責,但是未能有指導性的行動;④有“科學決策”原則,欠缺做出科學決策;⑤應資源單一,配備的應急裝備,未能及時進行評價。未建立良好的資源圈;⑥應急隊伍虛設,不能能夠滿足能力要求。
2 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
2.1 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內容
根據《安全生產法》、《石油化工行業重大突發事件情景構建指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多年來對園區進行應急能力評估的要素,從以下幾方面對園區進行應急能力評估。
?、傥kU因素辨識、環境因素辨識的方法及可行性;②危機公關及處置能力建設;③應急指揮中心的設置和運作;④應急信息管理系統的可操作性;⑤應急預案編制、管理及運行;⑥應急預案的法律法規符合性審查;⑦各級應急組織的聯動和資源共享狀況;⑧應急演習中反映出的缺陷;⑨重大風險控制手段;⑩應急資源的準備狀況;?應急隊伍的知識和技能、模擬狀態下的響應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2.2 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估流程
根據園區的實際情況,對應急能力評估進行單元劃分,按如下步驟進行:
2.2.1 收集資料
?、賵@區介紹、園區內主要生產工藝介紹、?;贩N類和儲量;②安全應急裝備及物資臺帳(包括火災爆炸應急裝備,消防裝備,?;窇碧幹醚b備,人員救助應急裝備,人員防護應急裝備),安防應急裝備及物資臺帳(包括:周界安保防范設備設施;通道控制設備設施;安保檢查設備設施;安保監控設備設施;安保通信設備設施);③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及應急通訊裝備配備情況;④應急救援隊伍及消防情況;⑤園區及企業生產安全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⑥園區現有設施的環評報告,安評報告等;⑦主要安全風險源的基本信息(包括管線的概述、總布置圖、生產裝置、重大危險源等);⑧以往的事故調查報告(如有);⑨生產工藝流程圖,包括:PID,PFD等生產單位設施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圖;監控設施平面布置圖;照明設施布置圖;緊急疏散路線圖等;⑩應急管理相關文件,包括應急管理規定,風險管理規定等;?應急培訓及應急演練記錄,安保培訓記錄等;?應急指揮中心相關資料;?宣傳培訓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記錄表;?重大危險源辨識記錄和檔案;?事故隱患排查制度、排查記錄、事故隱患治理臺賬、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危險品管理制度;?社會專業應急及相關方協助簽訂協議;?應急裝備(物資)管理制度。
2.2.2 應急能力現場調研
針對園區提供的資料,進入現場熟悉現場工藝流程,危險物品的生產、貯存場所分布,檢查園區及企業相關應急物資裝備維保工作,消防站配置及能力情況,開展危險點事故情景構建,進行相關人員的問卷調查,并收集所需相關資料。
2.2.3 編制應急能力評估報告
根據評估小組對園區的現場調研、資料查詢及情景構建推演情況,應急能力綜合評級情況,形成園區應急能力報告。
2.3 評估工具
2.3.1 《安全生產應急能力評估表》
評估采用《安全生產應急能力評估表》。該評估表吸取了中海油高級審核工具的經驗,是一套可以量化的應急管理能力評級系統,具有規范的工具運作流程,《安全生產應急能力評估表》具有如下特點:①在系統設計上體現出“安全系統化、過程化管理”的現代安全管理理念(主要素—子要素—若干問題設置);②采用了PDCA的模式,突出體現了持續改進的特點;③不僅僅是一個檢查表,還是一個改進系統,各主要素、子要素和問題可以用于評估目前狀況,更可以作為安全績效改善工具,安全目標設置更加具體,改進方向更加明確。
2.3.2 事故情景構建和事故逐級推演
根據事故風險及事故發生發展的過程,推演出每個事故發生時所對應的應急任務,并分析出應急任務中所需的關鍵裝備、技術。評估出所需裝備能力,收集現有裝備能力。得出被評估單位應急能力水平。
使用以上兩個工具,根據評估結果每項問題都設有相應的分值,評估人員根據被評估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打分,匯總后根據各項要素的權重進行綜合評判,得到應急能力分值,評級系統依據評分結果分為8個等級,如表1所示。
3 結束語
通過應急救援能力評估,使化工園區了解本區域在應急救援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整改和補齊使化工園區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完善園區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升園區應急救援能力。
參考文獻:
[1]竇站,張勇,張明廣,蔣軍成,陳胤庭.南京工業大學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江蘇省城市與工業安全重點實驗室[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