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構建初中語文“口頭作文”訓練新體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葉圣陶說:“茍忽于聽說,不注意訓練,則讀寫之成效亦將減損?!眰鹘y語文教學的積弊,最突出的是只重書面,嚴重忽視語言實際。但是,突飛猛進的現代化建設,對把學生培養成“現代化社會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進入了“人”“機”對話時代,我們青少年正面臨著現代化傳聲技術的挑戰,對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要求說話準確、規范、清晰、嚴密。“訥訥不能言”已經決不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美德,而是急需克服的缺陷。因此,口頭作文教學已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口頭作文教學該教些什么,該怎么教,這在我們語文教師心中都要做到事先有譜,絕不能含糊。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口頭作文   新體系
  一、構建初中語文“口頭作文”訓練新體系的框架
 ?。ㄒ唬臅r段維度構建學年、學期、學周三個不同層面的“口頭作文”訓練時段系統
  1.學年時段。從接手七年級新生開始,我們就向學生說明“語文”就是“語言”的意思,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在口頭謂之語,在書面謂之文,合起來稱為語文。在聽、說、讀、寫并重的前提下,與學生商定明確初中三個學年口頭作文的目標和計劃,并以此為綱,初構口頭作文訓練體系。第二階段以練目的性“說”為主,適當指定說題或范圍,要求說的內容明確集中,而且要求說的儀態、語言大方得體,目的在于通過練說,促使學生勤于表達,以豐富自己;第三階段則以練綜合性“說”為主,形式可多種多樣,主要在于訓練提高,通過綜合練說,引導學生勤思、會說、能寫,以升華自己。
  2.學期時段。初中三年共六個學期,我們大體上把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培養學生留心生活,講述見聞,達到完整準確表達;第二階段培養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達到有創意地表達;第三階段,培養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反應敏捷,能就把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達到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表達。七年級兩個學期,我們在練自主性“說”的宏觀計劃下,重點進行專題訓練,輔之以其他應用補充專題訓練;八年級兩學期在練目的性“說”的宏觀計劃下,在練專題訓練之外輔之綜合性訓練,側重于基礎積累訓練;九年級兩學期,則在練綜合性“說”的宏觀下計劃下,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機動安排行之有效的綜合性練習,側重練“說”閱讀欣賞、名人解讀、人生感悟、未來展望,以及與作文訓練結合起來,進行寫前說,以說促寫的訓練等。
  3.學周時段。這是口頭作文具體實施操作落實的基礎單位。綜觀教學實際,口頭作文訓練宜以一周(一星期)為一個訓練專題,即以一周換一個說題或范圍為宜。每學期除了個別周有特殊安排外,一般可擬定10-15個“口頭作文”訓練專題,具體訓練內容可據教學情況而定。
 ?。ǘ膬热菥S度構建“專題”“綜合”兩個層面的“口頭作文”訓練內容系統
  “專題”訓練內容系統,是指專門為學習“口頭作文”而練“說寫”的內容系統,它可分為課本專題和實用專題兩個系列。課本專題就是指課本上所安排的“口語”“寫作”“綜合性學習”單元訓練專題;實用專題則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學生的缺陷所安排的訓練專題?!熬C合”訓練的訓練內容系統,則是通過“口頭作文”訓練,帶動語文能力、思想修養、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文化素養、寫作習慣等語文綜合能力的系統,它可分為基礎積累和讀寫提高兩個系列。
  時段系統和內容系統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我們初中語文“口頭作文”訓練新體系的框架。
  圖示:
  二、實施初中語文“口頭作文”訓練新體系的原則
  (一)專題訓練和綜合訓練相結合原則。課本所安排的或根據應用補充專題,我們專門安排課時,用整堂課的時間扎實訓練,可提供口才佳話,生活實例、訓練要領、訓練材料、訓練方法,并分為“案例—訓練—總結評說—實踐活動”四步進行導練,每項訓練都從實例導入,總結口頭作文經驗,創設情境進行訓練,再由師生評議優劣加以完善并實踐。而專題訓練后的實踐和一般應用專題或綜合訓練等,則大多可采用“細水長流”式的每堂語文課始3-5分鐘的小練,如演講、欣賞詩歌等。
  (二)循序漸進原則。課題研究過程基本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一個學年。從講述見聞達到完整準確表達到捕捉事物特征有創意地表達,再到有針對性有說服力地表達。在整個研究實驗過程中,我們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一步一陟一回顧,根據學生口頭作文起始情況,加強過程評價,期末盤點,建立學生檔案,看發展,看進步,看成就。
  口頭作文訓練需要先“放”后“收”,先“放”練膽,再“收”而長才。如七年級時每周可練“放”三個說題或范圍,由學生自主選“說”,八年級時每周可減到供二選一“說”,到九年級時則“收”為定一說一,這樣既練膽,又能練口才、文才。在訓練過程中,以專題訓練為“點”,其他訓練為“面”。基礎積累從個人到家庭、社會以至自然界,不斷拓展,循序漸進。
 ?。ㄈ┖穹e薄發的原則。宋代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正好道出了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口頭作文是一種“傾吐”,平時沒有積累,拿什么“傾吐”呢?口頭作文過程是對自己的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的“傾吐”過程。厚積而薄發,“積”在先 ,“發”在后,積累是作文的基礎,沒有積累就無法“發表”,口頭作文過程便不能進行。口頭作文基礎積累主要有四個方面:1.自我表達系列;2.人與家庭系列;3.人與社會系列;4.人與自然系列。這四方面的積累是為了積累材料,積累語言,積累情感。完成基礎積累依賴兩條:一是深入生活,心入生活,是謂開源;二是加強閱讀,廣泛讀書,是謂引流;兩者結合就是傳統經驗的“走萬里路,讀萬卷書”精神的繼承與弘揚。積累愈厚實,口頭表達就能出口成章。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選.開明出版社
  【3】陳原.社會語言學.吉林出版社
  【4】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5】戴爾·卡耐基.語言的突破.上海譯文出版社
  【6】約翰內斯·恩格爾坎普.心理語言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