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淺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毙碌慕虒W觀所關注的不僅是活動的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科學習活動的過程。作為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活動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探索及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學會與別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本文就此談談個人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 合作交流;思維發散;自主實踐;多媒體教學
一、培養學生們合作交流的習慣
初中數學相比小學數學,知識面更廣,內容更多,理論知識也更豐富。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要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有效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是學生們能否學好初中數學的關鍵。我們經常發現如果課堂上單單講解一些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不僅學生們的課堂專注度降低,而且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低。這時候教師應該換一種教學模式,一堂課可以開始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剩下的時間留給學生們自己把握,自我消化老師上課的知識內容,往往學生們自己想出來的問題能使他們更有成就感,也往往使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漸濃。通過讓學生們前后桌相互交流討論,這時候由于沒有教師的參與,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盡情發表自己對這個知識理論的想法或意見。通過這種前后桌互相交流合作的教學方式,往往學生們接受一個新的知識理論的效率更快,因為是學生們之間的互相討論交流合作,一起分析問題提出看法。但老師教學有時候以為給學生們講清楚了這個知識,實則不然,站在學生們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方法不同教師,他們現階段接受一個新的知識點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一節課堂上教師一個人總再講還不如留給學生們講,因為學生們現在所處在同一個知識層面,對問題的見解也是用他們自己上課所學的知識。這種通過學生們交流合作一起探討問題的方式將有效提高他們的課堂效率,同時有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鍛煉學生們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師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們講解問題應從多個角度,不同方式去分析。讓學生們了解一題多解的現象,思考一下改變題目中的某個條件或數據又將會得到怎樣的結果,使學生們清楚意識到題目千變萬化,只有抓住問題的根源才能快速解決它。提出問題給學生,啟發他們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是不是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在題目中教會學生們分類討論思想、圖形變換思想,方程思想等數學思想,使他們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的鍛煉使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更加靈活,往往會解決一類這樣的問題。這對培養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有極大作用,使學生們能更加清楚分析出一個問題的本質,而不僅僅局限于表面,同時學生們也能明白現階段的題目都是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它,問題來源于課本,答案來源于知識,用學生們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來解決問題。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們畏懼問題,而且會培養他們去解決一個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既學會了數學又鍛煉了思維。
三、激發學生們自主實踐的興趣
學生們在課堂上光聽老師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們在被動的接受新的知識,這樣的話學生們很容易上課會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課堂效果低下。因此教師不僅灌輸學生們理論知識而且要激發他們的自主實踐興趣。比如教師講到平面幾何線的性質時,讓學生們用筆動手擺幾根線,讓他們親身感受,自主探究同位角,內錯角等的性質;講解三角形時,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把三角形分割成幾個小三角形或做輔助線來解決問題。不僅加深他們對線性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教會他們數學既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這樣學生們在上課時的興趣更加濃厚,更加專注。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如今是一個電子信息化數據時代,教學也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電子網絡教學來順應時代的潮流。通過視頻、圖像來輔助教學,這樣就很好的省去了教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所需的時間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留給學生們的時間就多了。視頻播放很好的把課本上枯燥生硬的文字轉化成形象生動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們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接受新的知識,比起教師的講課更加容易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控和了解,也更好使學生們更加清楚全面了解一個知識點,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同時看視頻也能讓學生們注意力更加集中,實踐表明,通過看視頻來了解知識比在看書來說更有效。因為視頻教學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更富有情景性,更能夠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教學內容是可以保存的,隨時播放學習的,所以在課堂快結束以后,教師可以通過回放下知識圖片來總結這堂課的內容,讓學生們再回顧下這堂課的知識,從而也提高了這堂課的效率。
五、總結
初中數學知識內容廣且分散,各個知識點各有交叉。這需要教師們在教學中自我總結和體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知識選擇適應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們合作交流的習慣,鍛煉學生們思維發散的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們自主實踐的能力,引導學生們解決數學的思維能力,啟發學生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將生活中的數學例子講解給學生們,讓學生們知道其實數學一直在我們的身邊,讓他們去發現數學、感受數學、愛上數學、學會數學。
參考文獻
[1]李玉琪,《中學數學教學與實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章士藻,《中學數學教育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