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天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汝窯作為五大名窯之首。始于唐,興于宋,以精美的造型與多變的令人驚嘆的色彩著稱。同時汝窯造型也隨著歷史的變換發展出了不同的裝飾風格。特別是在北宋時期,汝窯在古代中國的儒家與道家的思想碰撞下,呈現出了與其他瓷器完全不同的審美特征。本文將從汝窯瓷器的歷史、風格與審美等其他方面分析宋代汝窯。
關鍵詞:汝窯瓷器;器型;天青釉;瑪瑙;審美
汝窯瓷器的歷史
汝窯,作為五大名窯之首,因產于汝州而得名。代表著的更是中國古代審美藝術的高峰。汝窯隸屬于青瓷。同時青瓷也是由古到今的瓷器,在中國存在歷史最長的品類。青瓷發展的過程,由南向北,一路綿延逐步發展與進化。尤其在陜西。這些生產技術與生產方式的日漸成熟,同時也為北宋汝窯在汝州的出世埋下了一顆種子。
汝窯以瑪瑙入釉,在現代更是有歌手一句“天青色等煙雨”在廣為傳唱。這句歌詞中同時也揭示了當時燒制汝窯需要的自然條件。在一定的煙雨環境下,汝窯開片最為精彩,燒制出來的瓷器最為漂亮?,旇胗越档土巳旮G瓷器釉面的?;潭?。進而說明缺乏明顯的玻璃紋理是瑪瑙釉的重要特征。從汝窯瓷的橫截面上可以直觀地看出,釉的中下層都鑲嵌著一些稀疏的氣泡。而下層的氣泡在釉面上很難看到,這種現象也屬瑪瑙入釉的特性。與幾何形造型講究線形和體面不同,象生多在大自然中尋找藝術靈感,反映客觀生活的美感。汝官窯瓷在線性、結構、造型上模仿于自然形象,并呈現出一種文靜、天真的藝術風格,清雋典雅、寧靜恬淡的審美觀念。陶瓷模仿自然中的花卉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仿生形態,從五代的陶瓷、金銀器中已有此趨勢。而在宋被推向極致,其造型在器物口沿仿花瓣的,北宋汝官窯陶瓷造型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結構形式的合理性,功能之美首先體現在實用之用上,以生活器皿為主的汝官窯瓷,在設計過程中必然要考慮到使用時尺度的方便、合理。
常看常新讓人越看越喜歡也就越容易流傳或者繼承下來。汝窯更是以其瑩潤的色澤、細膩的坯胎、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列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汝窯瓷器的藝術風格與審美
在北宋,中國關于藝術的審美上升到了史無前例的地位,在上層建筑中占主導的道家與儒家思想大普及的時刻同時北宋也確實是文人的天下,現代很多廣為流傳的千古名作就是宋代傳下來的。藝術一直以來就是現實物質生活中無比璀璨的星光,可望而不可觸及。宋代的花鳥畫與工筆仕女圖中,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的人們對于文人畫這種傳統藝術的審美。他們除了長線條之外,也善于運用圖案的疏密來安排整個畫面,他們都是心理戰大師,他們都很好的引導了觀眾的視線在畫面上不同地方停留的時間和順序。構圖中關于“勢”的運用也更加豐富,“勢”就是畫面內容的總體走勢,能夠起到引導觀眾視線的作用。畫面中出現的圖案的作用是引導大家的思考方向,而大面積留白則是為了留給觀眾思考和想像的余地,給人以簡潔空靈之感,強調一種意境之美,余韻悠長。
在當時這種大環境大氣氛的營造下,當時的宋代文人心中,他們所注重的是源于自身的自我與本我的認知,源于內心的深處的話語。自古以來在老莊提倡的觀點中以自然為基礎認識世界。自然是一直不會改變的,一直在那里,與人心不同。相對而言從自然中參悟的道與美也會是一種與不同的審美情趣。正是由于這樣的社會大環境,這樣的審美滋養下,汝窯在當時更是受到文人等一些附庸高雅之人的追逐。同時在北宋時期,社會安定,沒有了戰爭之類的勞民傷財的事件發生,這也導致了當時北宋時期財富的積累這為了當時宮廷內的汝窯等一系列瓷器的創造提供了發生的溫床,讓當時的瓷器發展達到了高峰!
宋代青瓷作品的色澤多以追求天然美玉古樸渾厚的質感為目標,其質地與成色無時無刻不試圖呈現玉石的光彩。北宋皇室十分喜愛的汝瓷,今天的人們仍愛不釋手。原因在于它不僅制作精良,而且蘊含著獨特的審美情感和豐富的歷史審美特征。今天看來,汝瓷不僅體現出一種返璞歸真、清凈幽玄的別致韻味,還凝聚了宋代上層社會整體的審美傾向和審美追求。
傳世汝窯特征總結
北宋留下的汝窯瓷器極為稀少,現存世量僅77件。汝窯的造型和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是統一的,為了適應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需要。陶瓷的形狀同時也是為不同的功能服務的。
那么這里引出一個新詞,象生。跟圖案中講究的線條與體積,面積關系不同,象生大都是大自然中的衍生物,人們對于象生的審美離不開對自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這種對于生活中的美的認同。造就了汝窯瓷器的線性結構與形象上對于自然的模仿,這所流傳下來的就是讓觀者感受到質樸的舒適的審美態度。
中國流傳著這樣一句形容汝窯瓷器的話:“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紋,晨星稀,芝麻掙釘釉滿足?!薄扒嗳缣臁闭f的是釉色如雨過天晴之色。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了汝窯釉色所呈現出的自然美。文獻上記載汝窯青瓷釉色有八種,包括天青、天藍、月白、粉青、豆青等等,但是以純正的天青色為主,濃淡不同。傳說宋徽宗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了雨過天晴后天空的顏色,他非常喜歡,所以命令汝窯工匠燒造類似顏色的瓷器。
從故宮博物院及國內各地博物館所藏汝窯瓷器傳世品來看,釉層不厚,隨著形狀的變化,它呈現了一個黑暗和淺的層次。釉面滋潤柔軟,如玉般純凈,有一種清澈油膩的感覺。無光澤的器物較多,有光澤的較少。在不同的光線或不同的角度,釉的顏色會有不同的變化。在光線更好的情況下,藍色的顏色會變黃,就像雨后的藍天上的金色陽光一樣。光線暗淡的地方,中間的顏色是藍色,像清澈的湖水。
宋代汝窯瓷登峰造極,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圍,促進了造物與主體審美理想的和諧發展,形成一代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我們今天應當繼往開來,將宋代瓷器的風范在現代設計中發揚光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