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重現 意境體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古詩詞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財富,體現了古代詩人的智慧。學習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掌握古詩詞的標準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對老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傳統的古詩詞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必須創新教學思路,改變落后的教學方法。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情境教學策略,是當前探索的新的教學方案,把情境再現、意境體驗,融入古詩詞教學中,對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學好古詩詞、愛上學習古詩詞有著重要的作用,進而為高素質學生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細節描寫;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古詩詞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
?。ㄒ唬┣榫辰虒W,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古代詩人寫詩,往往借助某種景象,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所以,對古詩詞的理解,不能脫離情境,否則,不能準確把握詩人的深意。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某些古詩詞的意思,難以理解,無法通過想象,明白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小學古詩詞的情境教學,則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好地解讀古詩詞的含義,在學習古詩詞時更加輕松愉悅。
?。ǘ┣榫辰虒W,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古詩詞言簡意賅,只言片語就能勾勒出各種意境,一個詞、一個字都是一種景象。而作為小學生,生活閱歷尚淺,在理解古詩詞上,還比較困難,所以,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也不是很濃厚。實施情境教學,能夠改變死板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ㄈ┣榫辰虒W,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學的核心,培養學生考高分,不再是家長和學校的唯一目標。當今時代,是一個拼素質的時代,所以,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古詩詞的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可以讓學生扮演作者,也可以扮演古詩詞中描述的人物,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而且能夠鍛煉孩子的勇氣,以及促進情感的培養,增強學生自信心。
二、小學古詩詞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枷肷喜粔蛑匾?
當前,我們國家大力號召創新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學思路也在不斷更新。然而,仍有部分老師思想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在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看到情境教學的優勢,甚至認為情境教學是在浪費課堂時間,對學生毫無用處,在古詩詞教學中,自然也就不會運用情境教學。
?。ǘ┯布l件缺失,限制了情境教學的運用
雖然我國在教育改革中,不斷深化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有些地方的小學,硬件設施依舊不夠完善,阻礙著教學的向前發展。古詩詞的情境教學,需要借助一定的道具,有時候還會用到多媒體。如果學校在這些工具上,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那么,古詩詞的情境教學就會蹩手蹩腳,局限性很大。所以說,硬件條件的缺失,在有些地方,限制了情境教學的運用。
三、小學古詩詞的情境教學策略
?。ㄒ唬├蠋熢谥v課過程中,注重情境創設
課堂上,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他們對學生的引導非常重要,所以,在講課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情境的設定。比如,在學習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時候,前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老師可以通過語言引導,創設情境,與學生互動,向學生提問:“大家知道六月的景象和四月有什么不同嗎?”“在我們的周圍環境中,都有哪些變化呢?”聽聽學生的回答,然后引導學生,“接下來,我們去看看西湖的六月有怎樣的景色呢?”緊接著給學生講解后兩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詩描寫了成片的荷葉,一眼望不到邊,荷花與日光交相輝映,顏色鮮紅的景象,老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描述,創設情境,用語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然后還可以詢問學生:“有沒有人去過西湖,觀賞過荷花呢?或者是去過別的地方,見到過類似的景色呢?”通過老師的語言對情境的創設,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ǘ┙柚嗝襟w,創設情境
多媒體的運用,已經在很多小學的教學中實現,通過多媒體,可以更加形象生動地為學生講解古詩詞。根據古詩詞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可以向學生播放視頻、音頻、圖片等,為學生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增加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有些古詩詞的意境,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反映古詩詞的景象,這種方式,要比老師單純的講解,更有吸引力,學生也可以更加直觀地欣賞古詩詞的意境。而且,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講課,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課堂的專注力。
?。ㄈ┰谡n堂上營造情境,鼓勵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
傳統的教學,學生很少有表演的機會,如果不是特殊時期的表演活動,學生是很少有機會在課堂上進行表演的。在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讓古詩詞描述的情境在課堂上再現出來,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組織好學生進行角色的選擇和表演。在情境再現之前,老師要提前做好準備,課堂上用到的道具、服裝等,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例如,宋代詩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在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進行情境教學,將詩中的景象在課堂上展現出來,并讓學生參加角色的扮演。課前讓學生自行挑選角色,準備好課堂上的表演。詩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這兩句可以用道具,營造出有屋檐、有青草的景象?!白砝飬且粝嗝暮?,白發誰家翁媼”這兩句詩詞中,可以讓學生扮演白發蒼蒼的老人,體會一下老人當時的心情?!按髢轰z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余下的這幾句,則可以選擇三名小學生,分別扮演這三個兒子,親身體驗一下詩中描寫的情境,并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說說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感觸。通過這種課堂上的情境再現,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詩詞本身的學習、理解和記憶,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鍛煉,在全班同學和老師面前表演,讓學生更加有勇氣,更加自信,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
?。ㄋ模┩ㄟ^情境教學,提升學生感悟
有些古詩詞,深入淺出,表面寫景,實則在贊揚一種精神。小學古詩詞教學,對于這種古詩詞,在情境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升學生的感悟,通過對某種精神的領悟,增強對學生自身的各種能力的培養。比如,漢樂府的《長歌行》中有兩句詩是這樣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情境教學中,除了對前邊幾句詩詞的情境的設定,也要對最后這兩句進行特別的說明,引導孩子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要等到老了之后,后悔莫及,只剩悲傷。通過情境教學,提升學生感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在小學古詩詞的學習中,情境教學,是教學在實踐中的創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符合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老師在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一定要轉變思維,將情境教學真正運用到課堂中去,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不斷促進教育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嘉佳.情境重現 意境體驗——淺析小學古詩詞的情境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17(36).
[2]孫奇芳.情境重現,意境體驗——論小學古詩詞的情境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99).
[3]蔣澤華.詩情畫意學古詩——淺談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境效應[J].課外語文,2015(16).
[4]林珍鳳.試析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吉林教育(綜合),2016(26).
(編輯:馬夢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