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說真話 道真情 追尋真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現今的品德課上時常會出現學生的虛情假意,學生往往會說一些與自己思想、情感相違背的話,不愿意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露出來。課堂上“假、大、空”的現象讓我們感到異常尷尬。針對這種情況,結合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試著讓學生在品德課上敢于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品德;課堂;真話;教學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比欢谡鎸嵉钠返抡n堂上,時常會出現學生的回答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與自己的實際行為并不一致。如今很多孩子在教學中以不真實的面孔面對老師與其他同學,以非內心真實寫照的話語來取悅老師,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深思考。品德作為一門德育課程,應該把引導學生說真話、道真情、做真人作為教學的最基本要求。
  一、課堂上存在的“虛情假意”
  生活中我們時??梢钥吹健凹佟边@個字,假煙、假酒……而跟我們的教育有關的有“假考”、“假學歷”……于是相對應的便是打假活動的產生。也許是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如今,學校的品德課也出現了“假”字——學生的假情假意。
 ?。ㄒ唬┧f的與所做的不一致
  案例1:浙教版五上《紅綠燈》
  師:紅燈亮了,你會怎么做呢?
  生齊答:停下來!
  但事實上,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闖紅燈的大有人在。
 ?。ǘ┧f的與所想的不一致
  案例2:浙教版四上《集體處處有規則》
  執教本課,我創設了一個情境:下節課是同學們最喜歡的信息課,課間同學們已經陸續去電腦室,可是王明的語文作業還差一些沒完成,他拼命地趕著,終于做完了,他急忙跑向電腦室。過了一會兒,他的同桌追上他說:“王明,你的語文作業本交了嗎?沒交老師可是要批評的!”這時,上課鈴聲響了。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討論“如果你是王明,你會怎么做?”同桌討論時,學生甲說:“如果是我,我才不跑回去,玩電腦重要多了,跑回去才是傻瓜!”全班交流時,我讓甲發言,他站起來一本正經地說:“我想我會先交好作業再去上電腦課。”
  對上述品德課上學生的“假”加以歸納,可以得到如下幾個特征:
  1.將“正確的話”與“真話”混為一談
  一些教師往往不能很好的意識到“正確的話”和“真話”之間的區別,當學生的回答與教材一致或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就給予大力表揚。在案例2中,學生甲說:“我想我會先交好作業再去上電腦課?!笔钦_的話,而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案例1中,學生齊答遇見紅燈停也是正確的話,而不是自己真實的做法。
  2.為展示自己好的一面而“見風使舵”。人都有個共性,就是在公開場合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孩子也不例外。學生擔心回答不好會影響自己的個人形象,有時就不愿說真心話。
  二、課堂上的“虛情假意”帶來的危害
  (一)弱化品德課的作用
  從教學方法上看,品德課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如果我們連學生的真實想法、做法是什么都不知道,還談什么教學呢?試想,一個學生在課堂上說假話,且教師并不察覺,或認為已經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講不講真話已經不重要了。并對其“正確的假話”給予表揚,學生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嗎?
 ?。ǘ┡で鷮W生的人格
  學習既是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也是人格逐漸健全的過程。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撒謊不僅不會受到批評,還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發現,原來可以心里想一套,嘴上說一套;上課時說一套,行動時做一套。
 ?。ㄈ﹥r值觀偏離,是非不分
  社會是個大染缸,可以把一塊白布染成不同顏色的彩布。我們的課堂雖遠離這“大染缸”,但并不是與此隔絕,因此“大染缸”中的污染多多少少會被帶入我們的課堂。如果我們的教師不能正確地對待與處理,那么我們這些“白紙”也會被污染。長久下去,學生就會是非不分,甚至是非顛倒。
  三、追尋真課堂教學的策略
 ?。ㄒ唬┣Ш羧f喚說真話、道真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必須對學生講真話。這是有效地教育青年的重要條件之一。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實來教育。學生對于教師的真話和假話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必須使整個教育過程充滿真實的氣氛?!痹诮虒W中,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入手,激發學生“說真話”。
  1.用“真話”喚出“真話”
  想讓學生在課堂上說真話,教師就首先要講真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反之,學生只能跟著說假話。
  案例3:浙教版四上《集體處處有規則》
  在教學這課時,我請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過不遵守規則的行為?課堂一下子陷入了寂靜。我主動說起了自己的真實經歷:“韓老師來說說自己吧,有時候上課鈴聲響了,教室在四樓,而辦公室在二樓,老師也就跑著上樓。有時上樓的同學多,我就只能靠著樓梯的左邊上……”聽完我的真實經歷,孩子們紛紛訴說了自己有過的不遵守規則的經歷。
  我用我的真誠打動了學生,也用真話喚出了學生們的真話。這樣的對話既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了真話,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現實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質,從而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
  2.用“現實”激發“真話”
  魯潔教授說:“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要關注的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
  案例4:浙教版二上《我愛秋天》
  執教本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課前調查,讓學生去大自然尋找秋天的美,并帶回展示。課堂上我提問:“你們喜歡秋天嗎?為什么喜歡?”小朋友們的小手猶如雨后春筍。
  生1:我喜歡秋天,因為樹葉黃了,一片片落在地上真美??!
  生2:我也喜歡秋天,因為我家自己種的石榴成熟的,里面有紅紅的像珍珠一樣的籽,我終于可以吃了。
  ……
  在教室中閉門不出,問出同樣的問題,收到的答案無非是“我愛秋天”、“我喜歡秋天”,顯得那么空洞,那么不真實。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
  (二)一言一行道真情、做真人
  1. 課堂中悟做真人
  ◆創設情境,學做真人?;仡櫸覀兊恼n堂,有時候學生之所以說不出真話,與缺乏情感體驗有關。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內心最真切的感受。把課堂變成學生吐露真情的舞臺,學做生活的真人。
  ◆真真假假,辨做真人?,F實生活紛繁復雜,很多課堂中的教育在現實中會讓人困惑,我們教師只有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尊重生活的真實,把兒童當生活中的人來引導,才能使學生在真真假假的辨認中學會做一個“真人”。
  2.生活中學做真人
  學生的品德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除了追求課堂上的真實,只有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平時的教育中,才能使學生做生活的“真人”。如執教《家人關愛我成長》,我在課后布置了實踐性作業,既讓學生關注家庭生活,又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還切實地把回報家人的愛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真可謂一舉三得。
  用我們的真心、真誠讓孩子在課堂上回歸真實吧!品德課是開放的,因為只有我們的“真心”才能喚來學生的“真話”,“真話”源自“真情”,“真情”是“真行”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案例專題研究》
  [2]《浙江省小學品德學科教學建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