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思政課網絡平臺建設創新機制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機制建設,必須遵循科學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兼顧性原則、導向性原則和創新性原則,需要注意教學目標實現與網絡資源選擇的有效對接問題,課堂教學效果與網絡平臺施教的有效共振問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輔相成問題,師生互動與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正能量“滲透”問題。
關鍵詞: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創新機制
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維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堅持社會主義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環。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高等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加強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信息化建設,構建教育教學以及師生網絡互動平臺、實施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無縫對接,強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輔相成,是新時代創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
一、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創新機制的原則
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本科生以及碩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比,有自己明顯的特點,其前沿性、學術性、理論性、綜合性上更為突出,在授課的形式上也更為靈活多樣,在師生互動上則更為平順,相應的考核要求也更高,其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機制建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科學性原則。科學原則就是構建的博士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機制,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包括平臺建設論證科學,整體框架建構科學,選取指標體系科學,運行衡量標準科學,真正提升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實效性。
第二,針對性原則。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本科以及碩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比,前沿性、學術性、理論性、綜合性更強,這就要求建構的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機制,不能流于一般,更不能僅僅是一般教育教學網絡平臺的復制或者“機械的疊加”,而必須具有針對性,要針對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內容、授課方式、考核形式以及師生互動的特點進行建構,能針對性地推進教學、學習、管理、考核等方面的效能提高,從而與課堂教學一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
第三,兼顧性原則。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所有專業博士生的必修課,體現了課程教與學的一般屬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博士生分屬于理工、農醫、人文社科、經濟法律等不同的專業,其興趣和學術關注點以及理論關注點,會有差異,例如理工農醫類博士生更關注科技革命進步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的變化,對這類新聞和消息更為敏感,并愿意花更多時間去瀏覽了解,而法律類的博士生則更關注法律對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建構的網絡平臺機制,必須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的博士生,堅持一般與個別相結合的原則,在網絡平臺的模塊設計上,既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要點和主要任務,又兼顧不同專業博士生的興趣點與關注點,做到一般與個別兼顧。
第四,導向性原則。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機制建構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網上網下互動,引導博士生思考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升辯證思維能力和辨別不同社會思潮的能力,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自覺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第五,創新性原則。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機制必須堅持創新性原則,要善于吸納不同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的優秀成果和先進經驗,把網絡平臺建設成開放性、動態性、先進性、思想性和學術型的平臺。
二、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創新機制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教學目標實現與網絡資源選擇的有效對接問題。網絡平臺的建設中必須注意教學目標與網絡資源選擇的有效對接,這里的有效對接是說網絡平臺建設中對網絡資源的選擇必須慎重,因為網絡資源十分豐富,內容繁博,形式多樣,在選取上必須基于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需要,例如必須與實現教學目標合拍,起到擴展或者深化教學內容、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的作用,使博士生通過網絡平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實質理解更深刻,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更認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自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忌網絡資源選取的無限泛化,更反對把不符合教學需要的網絡資源隨意放到網絡平臺上。
第二,課堂教學效果與網絡平臺施教的有效共振問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課離不開傳統的課堂教學,但又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ヂ摼W的發展一方面拓展了教學手段的整體邊界,使得教學手段更加鮮活多樣,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學主體必須不斷自覺改進教學手段,把吸引學生和提升教學效果作為重要功課來做。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實質是運用現代數字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拓展課堂教學的手段、內容和時空,促進博士生更好地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涵養品德,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要求建設的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必須和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有效共振,為提升教學實效提供“正向力”。
第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輔相成問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個共性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有效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輔相成問題。由于多種原因,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存在理論教學偏多,而實踐教學薄弱的問題。這難免削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進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效果。所以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必須考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輔相成問題,通過網上的現實案例補充、支撐理論教學,例如可以在網絡平臺山選取大量的改革開放的實際成就來說明改革開放的正確性,來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引領中國進步和發展的旗幟。
第四,師生互動與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正能量“滲透”問題。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的構建,好處是能打破時空場域,實現師生的思想觀點交流,為提升博士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思想品德提供支持。但無須諱言,由于網絡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齊和不同思想觀點在網上不同程度的展示,一些負能量的東西難免會影響博士生的思想和情緒,進而影響其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如何盡可能降低網絡錯誤思想觀點負能量的影響,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正能量,如春風細雨一般“滲透”到博士生的心田,是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坤,姜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網絡平臺中自我教育機制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年01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