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有溫度的教育 做有深度的教育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借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東風,在兩地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利川市中小學 30 名教學管理人員從 11 月 10 號至 12 月 3 號來到杭州蕭山區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跟崗 實訓。通過一周聽四校校長的講座、參觀校園、走進課 堂、觀摩活動和一周赴蕭山五中掛職實訓的方式,我學 到了很多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看到了各個學校 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和特色品牌,感受到了新課改、新 課程、新高考所帶來的種種挑戰和機遇,深切體會到山 區教育與外界的差距不僅僅是生硬的教學設施設備和一 組組教學數據,更多的是讓學生學科素養落地生根開 花、溫暖人心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
一、辦有溫度的學校,做溫暖人的教育。
環境是推動文化育人的重要載體,活動是推進文 化育人的重要的形式。這不僅體現在我們所到學校優美 的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設備上,還體現在與學校品 牌、特色一致的校園文化精心布局上。銀河小學以“銀 河”為主線,每一棟樓均冠以銀河系中恒星的名稱,建 造了高規格的天文臺,還把二十四節氣名稱以及與之相 關的優秀中華古詩詞銘刻于系列景觀中。為了打造“閱 讀為生命奠基”的辦學特色,學校把每一間教室都建成 圖書館,并建立一系列管理考核制度,真正踐行著“走 進銀河,一生與書相伴”的教育愿景。此外,銀河小學 還以“讓每一顆星星在銀河中閃光”為目標,圍繞核心 素養創造了多種平臺為學生量身打造了多門愛心課程,教 會學生安全和愛,教會學生適應社會的各種能力,讓每個 學生自信陽光,讓學校大氣開放,真正成為學生終身難忘 的地方。金山初中在擁有 3D 打印室、現代化的理科實驗 室的教學樓里開辟了珍貴的國學館,集傳統與現代一體, 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一所有溫度的學校,不僅僅是學生感受到溫度,老 師也時時處處感受到來自領導同事的溫暖。浙江省在為 老師搭建發展平臺、激勵老師成長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 們借鑒。老師們可以通過區、市、省級多項比賽得以成 長,刷到成就感和幸福感。而銀河小學的課間小甜品和 下午茶的提供,作息時間微調、校長禮物、給校長的一 封信、教師俱樂部集中對放學早的教師子女的呵護等人 性化的管理,真正把尊師重教做落到實處,努力讓每一 個老師真正擁有自信與尊嚴與體面,讓學校不是一個冷 冰冰的工作坊,而是一個暖融融的大家庭。從這種意義 上說,校長不僅是老師們的精神領袖,還是老師們精神 的慰籍。作為學校,要關心教師的生活,關注教師的成長,要積極創造條件,讓教師實現個人成長目標。在遵守學校制度的前提下,給予教師多一份人文關懷,讓教 師舒心的工作,正所謂入心入情,才能厚實生命底色。 只有這一個民主溫暖的大家庭中,老師的潛能才能得以 最大限度地激發。
二、勤思善思,做有深度的教育人。 首先有思想的校長才會辦出有文化有品牌的學校。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 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校長必 須勤于思考如何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于日常的管理中 去,如何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此次實訓 五所學校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是年輕的學校,建校歷史 均不到 20 年;二是均辦出了自己的品牌與特色。蕭山二 中以“建美麗二中”為契機,圍繞“以人文本,幸福發 展”的育人理念,精心設計,建成了生物數碼互動實驗 室、機器人科技教室、航模科技教室、天文觀測站、地理 專用教室、微格教室、擁有四個書庫五個閱覽室的大型圖 書館等硬件設施,還推動了包括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研 究課程和活動課程為一體的課程建設,還注重課堂教學、 教師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出了“美好教育、幸福發 展”的校園品牌。金山初中也以建美麗學校為抓手,以課 程優化、技術跟進、師能提升為著力點,打造出了“美麗 金山我的家”的校園品牌。正如陶金明校長所介紹的“金 山初中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是一個民主的家,是一 個溫暖的家,還是一個發展的家。”而金帆學校以“全體、 全面、全程”三全質量管理為手段,大力推行“雅行、雅 學、雅趣”三雅文化,教會學生樂生活、愛生活、會生 活,打造了“國際化教育雙語特色班”這個品牌。方燕 麗校長正帶領著老師們“實踐難忘教育,實現教育難忘”。 銀河實驗小學以“閱讀,為生命奠基”、“課程,讓老師 站立”、“文化,為校園立魂”三大理念為中心,打造出 了一個精致、用心、動情、溫暖的書香校園。
其次,“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 謂也。”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背景下,新時期還需要 教師在學校搭建的各種平臺上,勤思善思,努力獲取新 理念新方法,勇于探索,多出看得見、用得著的教學教 研成果。在這次實訓中,兩個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一是銀河實驗小學以“課程,讓老師站立”為目標, 讓每個老師都參與課程研發,37 個班級設計了 37 個班級 課程,如《閱讀清單》、《農歷課程》、《我與新聞有個約 會》、《入學課程》、《食育課程》、《旅行課程》、《葫蘆絲課程》《禮儀課程》、《國學課程》等國家級精品課程, 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們終身受益。其中有幾 位學生在三四年級就出小說、詩集幾冊。金山初中以弟 子規為中心的國學課程、國學館,蕭山二中的物理教師 繆源源在查閱大量資料和國外物理化學教材后結合學校 實際,編撰了多本國家級精品課程,惠及幾代學生。
正如繆老師所說:“教一輩子書,要留下一些東西 才行?!闭恰斑@些東西”,引領著當代教育新風向— 課程開發。當今課程設置的能力已經成為校長的首要領 導力,教師的核心競爭力也由課程實施能力轉變為課程 研發的能力。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以課程標準為底線 尺度,以卓越標準為上線尺度,綜合利用所有可用的教 材并將之作一定的有機整合,開發出盡可能卓越的從教 室里長出來的課程,實現教室的完美,促進教室里師生 生命的自由舒展與成長。如此多彩的課程,如此靈動的 校園,如此綻放的生命,才是有溫度的教育。
三、中國夢,教育夢,一中夢。 我們作為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受益者,是橋梁和紐帶,更應該是教育扶貧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把所 學所獲所感帶回去,做到學以致用,讓所在學校和全市 教育爭先進位,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此次學習,有 三個觸動:一是對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的認識進一 步加深,對于課改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是為了核心 素養的更好落地的初心也有了更具體的闡釋。此次教改的初衷就是為了改變急功近利、唯分數論的現狀,真正 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規劃自己的未來。二是一中新區建設 如火如荼,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應該高瞻遠矚,向歷 史負責,向未來負責,向全市人民負責,讓文化物化于 境,高規格、高質量地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打造科學精 神與人文情懷完美結合的高品味、讓師生難忘的一中。 其次作為管理者更應該加強學習,與時俱進,用先進的 理念和方法引導教師做有思想有深度的教育人,讓文化 植根于心,讓文化彰顯于行,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 教育生活,辦溫暖人的一中。
生命的豐盈來自精神的成長,每次遠行都是為了 遇見更好的自己,每次學習都是為了揚棄和不斷完善自 我,每一次培訓都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如何讓這火 花照亮、改變更多的人是我們每一個教育管理者的使 命。李希貴說過:校園不比森林,我們沒有權利通過競 爭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們的職業操守不允許我 們只會欣賞松濤,呵護白樺。如何造就一種新的學校生 態,讓百花爭艷,百舸爭流,讓烏龜和兔子各顯風流, 發現每棵樹的生存需求和生存價值,是校園里的最重大 挑戰。愿新課程、新課改、新高考是新、更是行、是 信,是師生共贏的圓滿,是志者同行的溫暖,是恣意行 走的快慰,更是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單位:利川市第一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