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稻區綠肥紫云英生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綠肥紫云英在豫南稻區種植歷史悠久,是稻田的主要肥源,不僅產草量高,而且肥分含量高,養分全且合理。紫云英鮮草和秸稈直接或間接翻壓到稻田土壤中作為肥料,不僅起到輪作倒茬作用,還可以改良稻田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優化農業生態環境,增加后茬作物水稻的產量。當今,豫南稻區有大量的冬閑田,紫云英作為一種良好的冬季覆蓋作物,對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保護生態環境、打造生態綠色農業,為市場提供優質、環保、安全、無污染有機稻米及農業增產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可獲得更高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紫云英;綠肥;綠色生態農業;有機稻米
一、自然環境與綠肥紫云英栽培歷史
豫南稻區——信陽市地處北緯31°23′~32°40′,東經113°42′~115°55′。信陽市南依大別山,西靠桐柏山,東與安徽省相鄰,淮河貫穿于該市北部。信陽市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冬涼夏暖,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熱、水資源豐富,土壤以水稻土、黃棕壤為主,屬濕潤區氣候條件,擁有非常適宜綠肥紫云英生長所需的喜溫暖、喜濕潤、喜光照及土壤pH值為5.5~7.5的自然環境條件。信陽市是中國紫云英種植的最北端。
紫云英屬于豆科黃芪屬越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花草、紅花草、草籽、燕子花和紅花菜等,是我國稻田的主要綠肥作物,也是一種優質的豆科牧草和蜜源作物、藥材和觀賞植物,種子及全草可作藥用。紫云英原產于中國,其栽培歷史悠久。特別是信陽市處于南北過渡地帶,氣候宜人,并適宜多種林木和草類生長,是我國一個豐富的植物基因庫,處處顯示出青山綠水的地貌景觀,酷似江南風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形成了獨特的信陽紫云英地方優良品種,具有純度高、分枝力強、開花期長、籽粒飽滿、營養價值高、抗病耐寒性強及適應性廣等特點[1]。從信陽市主要作物的種植結構和布局來看,紫云英種植面積在全區作物中居第三位,僅次于水稻和小麥。
二、紫云英栽培管理技術
?。ㄒ唬┎デ胺N子處理
為了減輕或避免菌核病為害,提高種子發芽率,促使苗齊、苗壯,播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播種前選晴天曬種一兩天,要攤勻勤翻曬透;擦種,目的是使種皮被擦破,有利于播后發芽;選種,用10%的鹽水或黃泥水漂洗,去雜去劣,清除菌核,提高種子質量;接種根瘤菌,一般1 kg菌劑可接種10~15 kg紫云英種子。
?。ǘ┻m時播種
1.播種期
播種期以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為宜,稻田套播在水稻收割前15 d左右播種,需田間開溝排水澇干,土壤保持濕潤播種。
2.播種量
作綠肥翻壓,667 m2播種2.5~3.0 kg;留種田,667 m2播種2.0 kg左右。
3.播種方法
以撒播為主,分畦定量,均勻撒播。
?。ㄈ┨镩g管理
紫云英適宜于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田塊,即怕澇又怕旱,要開好田間“三溝”,排水灌水通暢,做到雨后田面不積水,遇干旱要及時灌“跑馬水”。
同時,要科學施肥,提高紫云英產量。綠肥紫云英需肥特點是需氮肥少,對磷、鉀肥要求迫切,因此要增施磷、鉀肥。施用磷肥“以磷增氮”,可提高綠肥的產草量和產種量,促進后茬水稻增產。10—11月,667 m2追施過磷酸鈣15~20 kg、氯化鉀5~8 kg;開春后,必要時667 m2可撒施尿素3~4 kg。
?。ㄋ模┓乐尾∠x草害
紫云英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開溝排水可有效抑制病害的發生和傳播。菌核病,可667 m2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0 g對水75 kg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667 m2用20%三唑酮乳油10 g對水50 kg噴霧防治等。紫云英主要害蟲有蚜蟲、薊馬和潛葉繩,用苦參堿、噻蟲啉、呋蟲胺無害殺蟲劑防治,以保護蜜蜂不受害。對于草害,可在雜草二葉一心期667 m2用高效蓋草能20 mL對水30 kg噴霧防治。
三、紫云英的利用價值
(一)作綠肥利用
豫南稻區在4月20日前后正值紫云英盛花期,翻壓肥效最佳。翻壓鮮草量在2 000~3 000 kg時,可減施化肥30%~50%。紫云英根系發達,根有固氮作用,能疏松土壤,積累有機質,對于發展綠色無污染優質有機稻米以及以有機肥為主的可持續農業,是不可代替的綠肥作物。
?。ǘ┳鞣N子生產與應用
由于地域及氣候條件的不同,紫云英在其他省區種子產量較低,而在豫南稻區這個特定區域能取得較高產量。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信陽紫云英,農業部于1979年把該區確定為國家級紫云英種子生產基地;在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信陽紫云英種子出口從少到多,出口國家有日本、韓國、東南亞等,為國家創收了外匯,出口單位和基地農民也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信陽紫云英種子又為我國南方稻區提供了充足的綠肥種源,保障了我國南方稻區綠肥作物的穩定發展和水稻增產增收[2]。
(三)作飼料利用
紫云英鮮草柔嫩多汁,營養價值高,是一種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青飼料,可供牛等牲畜食用。利用上部的2/3作飼料,下部1/3及根部作綠肥。
?。ㄋ模┳魉幉睦?
紫云英作為一種中草藥,在明代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全草及花中含有多種藥物成分及多種維生素。
?。ㄎ澹┳髅墼蠢?
紫云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因其花期長、花粉質量高,是養蜂業最好的蜜源,且紫云英蜜品質上等,對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抗輻射均有良好的作用。
(六)作觀賞利用
紫云英碧綠的葉、紫紅的花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田野里以麥綠、菜黃、草紅為標志;在城市,紫云英作為觀賞性綠化植物種植在保護性綠地里,紅花可陸續開放數月之久。在日本、韓國,紫云英已作為一種旅游資源或景觀來開發利用。 四、綠肥紫云英生產為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證
?。ㄒ唬└纳仆寥览砘再|,提升土壤肥力
紫云英根瘤菌固氮能力強,可使土壤氣、液、固三相比得到更好協調。鮮草及秸稈翻漚后,土壤補充了有機質,改善了土壤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強,培肥地力,是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所需的。
?。ǘB分全,增產顯著
資料顯示,紫云英鮮草有機質含量為12%~15%,氮含量0.34%,五氧化二磷含量0.07%,氧化鉀含量數0.30%,富含粗纖維、粗蛋白、粗脂肪,還含有鎂、鈣、硫等微量元素,養分全且合理。根據試驗,每500 kg綠肥可使稻谷增產30~40 kg,且綠肥田生產的稻谷品質好、售價高。
?。ㄈ┕澐试鲂?,節能減排
紫云英盛花期可收獲2 000~
3 000 kg鮮草,翻壓還田后可節省化肥30%~50%;667 m2紫云英可固定二氧化碳150 kg,固定大氣中的氮6~10 kg,活化土壤鉀5~8 kg。因此,大面積推廣種植紫云英,對節能減排大有益處。
(四)輪作例茬,可減輕病蟲草害
在連作稻田中插播紫云英,可減少稻田病害發生率。同時,水旱輪作可減少蟲害和草害的發生。
(五)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冬閑田狀況
稻田種植紫云英,可充分利用冬閑田和光熱資源,避免土地裸露,減少土壤侵蝕和徑流,提高養分利用率。同時,還能抑制稻田雜草生長,改善生態環境。
?。┟阑h境,帶動鄉村游
紫云英花期長,從3月初返青起一直延續到5月初。在盛花期,遍田野燦若云霞,美不勝收,美麗的田園景觀可以帶動鄉村旅游業和服務業發展,是發展鄉村農業生態游的好項目。
?。ㄆ撸┻m應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需要,保證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非常重視,指示各地要按照適應市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制定當地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規劃。紫云英種植是信陽市農業生產的傳統項目,具有區域優勢和比較優勢。而我國農業耕地基礎肥力不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污染環境。紫云英作為綠肥不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還可凈化空氣,改善環境。因此,大力發展綠肥紫云英生產,在豫南稻區乃至全國稻區都非常必要,是適應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信陽稻區常年種植紫云英面積在5.33~6.67萬hm2,留種面積1.33
萬hm2左右。一是紫云英鮮草翻漚面積以4.67萬hm2左右計算,667 m2增收稻谷150 kg,節省肥料投資50元,以此計算常年增收稻谷1億kg,節省投資3 500萬元。二是以紫云英留種田1.33萬hm2計算,667 m2增收稻谷60 kg,節省肥料投資20元,以此計算常年留種田增收稻谷1 200萬kg,節省投資400萬元。三是每年可向南方各省稻區供應紫云英種子600萬kg,可種綠肥15.33萬hm2,增產稻谷2億kg,節省投資7 000萬元。四是年出口紫云英種子1 000 t,可為國家創匯200萬美元。五是對于發展綠色環保生態農業及為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所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社會效益非常可觀。
六、結語
豫南稻區有大量的冬閑田,為紫云英種植提供了空間,紫云英可以充分利用光、熱、水及土壤資源進行固氮、吸碳,不僅起到輪作倒茬作用,而且是優質生物有機肥源,可以增肥土壤、優化環境、提高后茬水稻產量。因此,在豫南稻區大力發展綠肥紫云英生產,既是響應國家“雙減”目標、實現農業節能減排的需要,又是豫南稻區產業扶貧“多彩田園工程”的需要,為農業增產增收、農民脫貧致富及綠色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俊崗,李長喜.信陽紫云英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張繼義.信陽地區紫云英花期管理要點[J].中國蜂業,2008(6):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