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冀東濱海稻區水稻乳芽拋秧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紹了冀東濱海稻區水稻乳芽拋秧管理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浸種培育乳芽、地塊選擇、耙地施基肥、乳苗拋秧、拋后管理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水稻;乳芽拋秧;管理技術;冀東濱海稻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36-02
  冀東濱海稻區無霜期為180~200 d,水稻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4 ℃、泥溫為13.7 ℃,葉片生長的溫度為13℃,適合乳芽拋秧的氣溫要求,拋秧最佳日期為5月15—25日,10月下旬收割,同時根據水稻安全成熟期來確定拋秧日期。水稻抽穗期間最適宜氣溫在25~30 ℃之間,超過35 ℃或低于21 ℃對開花授粉不利。出穗后要有1 000 ℃的活動積溫,才能安全成熟,在冀東濱海稻區8月底前齊穗即可以安全成熟。
  水稻乳芽拋秧是省工、省時、節水管理簡單的一種栽培方式,深受農民朋友的認可,隨著面積逐年擴大,已在冀東濱海稻區形成一定規模。其主要優點是節省成本,省工省時,免去了繁瑣育秧插秧作業。因地適時拋種可提高水稻產量的5%~10%,節水可達到750 m3/hm2,增收節支4 050~4 500元/hm2。乳芽拋秧是水稻栽培種植的發展方向,在水稻輕簡栽培中屬佼佼者,不但能減輕勞動強度,作業簡單方便,省工、省力、節水;而且效率高,成本低,增產增效,是水稻穩定高產栽培上的一項新技術,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1    品種選擇
  為了安全成熟,乳芽拋秧水稻品種應選用生育期160 d內的早熟品種,且要求株型緊湊、抗倒伏、抗鹽堿、成穗率高,株高在100 cm以下,千粒重較高。
  2    浸種培育乳芽
  2.1    浸種
  采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2 000倍液+17%乙蒜素殺瞑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浸種36~72 h,防治種子攜帶的種傳病害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
  2.2    催芽
  在地面上鋪一層稻草,上面鋪一層網布,鋪放經藥劑浸過的稻種10~20 cm厚,白天每2 h噴淋剩余藥水并進行翻倒,確保稻種吸水需要,種子露白后噴淋清水,水溫在25~35 ℃之間。補水翻倒種后加膜保溫,歷經2~3 d,當種子根芽長2~3 cm時催芽結束,轉為煉芽[1]。
  2.3    煉芽
  將種芽攤薄至4~5 cm厚度進行煉芽,讓稻芽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開始每10~20 min翻倒1次;過2 h后,每2 h補水1次,每1 h翻動1次。夜間不需翻動補水。胚芽鞘已開口見綠成乳苗,當根芽2~3 cm萎蔫見綠時,便可進行人工拋秧。
  3    地塊選擇
  選擇排灌方便、土質較好、含鹽量在0.15%以下、pH值 <8.0的地塊。水稻一至二葉期對鹽堿反應比較敏感,因拋秧一至二葉期是在大田生長度過的,能夠插秧移栽的地塊,不一定全能夠適應拋秧。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原理和多年泡田實踐經驗,泡田地塊鹽堿會明顯下降,并使鹽堿下滲,拋秧田應選擇在泡田地塊中;也可選擇歷年秧苗能正常生長的不泡田較好地塊[2]。
  4    耙地施基肥
  冀東濱海稻區土壤鹽堿較重,采取耙地前施入64%磷酸二銨225 kg/hm2+21%硫酸銨300 kg/hm2。拋秧田耙地要平,以免洼處積水、出苗困難而死苗。耙地時要做到上糊下松,這樣表面泥土松軟,下部松土團粒大、暄松、通氣性好、有利于種子扎根吸氧。耙好地后施60%丁草胺1 875 mL/hm2+10%芐嘧磺隆450 g/hm2進行封閉除草,水層5~7 cm,保水7~10 d,拋秧前1~2 d將水排出,自然落干至汪泥汪水狀態最好,以便達到拋秧最佳條件。
  5    乳苗拋秧
  乳芽拋秧就如施化肥一樣大把抓取芽種拋撒,每人每天可拋3.33 hm2,拋秧最佳用種量以干種計算為60~75 kg/hm2。計算丈量好所拋面積,確定好用苗量,先拋80%,后找補20%,做到拋撒均勻。
  6    拋后管理
  采取汪泥汪水拋播、2 d后自然落干或排干的管理方法,既能護苗轉向,根系又能及時扎入泥土中。乳芽拋秧播后,淺水層護苗時間不宜太長[3]。有條件的地塊最好是白天淺水護苗,夜間落干扎根。
  秧苗2葉1心時,土壤出現裂縫或發白時灌2~3 cm的跑馬水,也可白天保水夜間落干。建立水層后要及時追肥促苗,施硫銨225 kg/hm2,間隔5~7 d再追施硫銨225 kg/hm2以促分蘗,以后施肥按大田常規管理。灌水以淺水為主,視苗大小而定,3葉前灌水2~3 cm,3葉后灌水4~5 cm,以促蘗保蘗。乳苗拋后20 d,大部分秧苗見蘗,進行間苗補苗;拋后30 d,進入分蘗盛期;拋后40 d,進入分蘗高峰期,平均單株分蘗4~5個,苗數可達345萬~375萬株/hm2。
  建立水層后稻苗生長速度很快。這段時間也是潛葉蠅、稻飛虱、二化螟發生危害期。拋秧田由于秧苗嫩綠,較機插秧更易發生蟲害。因此,應加強預防,在稗草、雙稃草和三棱草二至三葉期時,施2.5%稻杰1 200 mL/hm2+10%氰氟草酯1 500 mL/hm2兌水均勻噴霧除治。
  乳芽拋秧的田塊,當秧苗達到8片葉、秧齡30~35 d時,可按機插秧大田進行管理。保蘗期,水層保持在5 cm以上;視前期施肥量情況追施尿素112.5~150.0 kg/hm2,以保蘗促壯、爭取足夠的莖蘗數,不因缺肥而大量回蘗。
  水稻分蘗末期至拔節為水稻生長中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的時期,營養不良或過盛對水稻生長都不利。這個時期對水的要求是淺水勤灌,以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水調溫。在肥分施用上,應巧施穗肥防返青倒伏[4];水稻抽穗前,吸收鉀最多,占全生育期的90%以上。乳芽拋秧田,水稻根系在土壤表層,施鉀能夠壯稈防倒;為防倒伏、提高千粒重,在拔節前應曬田7~10 d,恢復水層后施50%硫酸鉀75~150 kg/hm2。
  水稻進入抽穗至成熟期,灌溉采取淺濕干交替管理辦法,創造大氣向土壤直接供氧的條件,增強根系的活力,是有效防止黑根和早衰的主要措施,確保水稻后期活根成熟不倒伏。此期應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和稻飛虱等病蟲害。
  7    參考文獻
  [1] 保瓊,王紹珍.祿豐縣山區水稻拋秧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45.
  [2] 陳鳳招.明溪縣水稻拋秧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7,35(4):23-25.
  [3] 唐科明.雜交水稻免耕無盤拋秧配套技術優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7(24):19-20.
  [4] 朱保存.沿黃稻區水稻拋秧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7,33(6):25-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