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核心素養理念下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小學生因為其本身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表現很積極,但是他們只顧表達自己,對于其他學生所講的東西毫不關心。還有的學生在老師講課時做自己的事情,導致課堂效率極低。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傾聽與正確表達的能力呢?本文我將具體談談我的看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傾聽;表達
一、從自身做起,傾聽學生的聲音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模仿階段,教師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學生,當我們告訴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時候,也要注意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足夠的包容心,當學生在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教師要做到不打斷,不嘲笑,巧妙的對學生加以引導,樹立學生表達的自信。同時,教師在傾聽的時候還要善于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的情緒和需求正確指引,必要時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從自身做起,教學生學會傾聽。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傾聽的欲望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當教師所講的東西能夠讓學生有興趣時,就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份天性,善于創設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傾聽的欲望。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學生這篇故事的大概內容,但不要告訴學生曹沖稱象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后,教師可以找某一個學生發言,其他學生就會認真傾聽,看看大家的方法是怎樣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打開課本,看看曹沖稱象的方法。通過這樣創設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專注率,培養學生傾聽的欲望。
三、聽與說結合,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有說才有聽,二者是緊密結合的,正確的表達才能更好的傾聽。而“說”不是只給自己聽,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將聽與說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在課堂上,我們不缺少說的學生,缺少的是專心、虛心的傾聽的學生。學生在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也要傾聽別人的看法,見賢思齊,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發現別人優點加以學習,發現別人的缺點加以改正,從而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表達,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傾聽,則是學生反省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徑。在素質教育推行的今天,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和正確表達的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并對學生加以引導,提高他們的傾聽與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讓學生懂得學習[J]. 廖小容. 西江教育論叢 2001(04).
[2]淺議傾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J]. 胡云斗. 教育與職業. 2006(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