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在小組合作中應培養的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低年級的學生普遍比較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當他們進行小組合作時,容易造成混亂的場面。為了課堂的秩序和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教師往往會取消孩子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這也是很多教師不敢嘗試在一年級上公開課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小組合作學習順利的開展,也時??吹揭恍┝饔谛问降暮献鲗W習。提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獨立思考就能完成,但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而流于形式。這些現象都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小學一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關鍵期,我們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抓住這一時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小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與發展奠定基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進行了以下總結和反思。
一、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外殼。學好數學語言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其中,數學的概念、定義和法則都需要數學語言來表達。因此,數學語言需要準確、精煉、不能模棱兩可。雖然低年級公式、法則等出現較少,但數學語言應從一年級剛入學就開始慢慢培養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低年級學生詞匯量比較少,不懂語法規則。導致學生在表達時前言不搭后語,表達的不夠準確,簡潔。他們以形象思維占主導,邏輯思維不發達引起表達時無序。但低年級的學生普遍都比較愛模仿愛表現,對教師十分的依賴。教師在教學過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在教學中教師做示范。
不打斷,不“搶話”,及時更正錯誤、繁瑣的數學語言。
二、教師監控適度轉化小組組內的自控
由于受年齡小、認知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依賴老師等因素的影響。在數學課堂上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水平。低年級的學生主要以他人控制為主。教師的影響力極大,通常教師會以評價的方式來約束和管理學生。但面對班級里四十多個學生,我們很難做到一一評價。把適當的教師監管轉移給其他學生監管或是自我控制極其重要。他人監管以小組組內監管的形式更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組內的控制能力,同時也為以后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三、培養自信心
低年級的學生幾乎都愛說,心里不管對、錯、好、壞之分,漸漸地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自尊心增強,怕自己回答錯誤,而在同學和老師面前丟面子。問題太過于簡單不屑回答、問題有難度、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
心理學家表明,當人的心里感到安全時,它可以充分展現思想的火花,不用擔心別人的笑話和譏諷。在數學課堂上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小組合作中,讓孩子意識到我們是一集體,培養集體榮譽感,都有利于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四、傾聽
傾聽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讓學生主動當“小老師”,學會去傾聽去思考分辨。但傾聽的前提必須是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合作中,不僅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張嘴說,提供人人平等的說話機會,同時要求每個學生應該學會傾聽。在小組成員發表完各自的觀點后,及時地引導學生聽完他的觀點說說你的想法或者別人的發言好在哪兒,錯在哪里,那里需要補充等等。就需要在一年級時就應該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出示情境圖或問題時,一年級的學生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看懂題目。這就更要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了。
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這樣做:
?。ㄒ唬褪?
一年級的學生在進行同桌交流時,通常都是各說各的,不聽別人說什么。這時候,我們可以走到他們身邊問“你聽清楚他剛才說了什么嗎?”或者,在小組合作交流之前“認真聽一聽你同桌的觀點,等等把你聽到的說一說”“誰再來說一遍”等等強迫式的讓學生學會傾聽。
?。ǘ┡d趣
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枯燥的事情,不愿聽也不愿看。這就需要我們設計對學生來說感興趣的教學環節,最好能手和腦都能帶動起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又能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
(三)評價
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位認真聽同桌交流的學生進行表揚?!皠倓偫蠋熆吹侥衬承∨笥炎约赫f完之后,在很認真地聽她同桌的觀點,我們請她來分享一下”。學生說完之后,“你是最會傾聽別人的小朋友,相信你的知識會越來越豐富。”對學生多些贊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數學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年級是培養能力的初始階段,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課堂的的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活而有序的展開小組合作,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組內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認真傾聽他人的能力。
“源頭現則活水至”。在小學初始階段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為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基礎。常常聽人家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上,我們不妨用此“漁”換彼“魚”。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己去思考去捕捉更豐富的知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