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教學大賽后的反思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幾次比賽,在比賽后對所上內容進行反思,根據優秀的教學案例揣摩自己的教學,讓一堂課的教學方式發生了好幾次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理念,開拓自己的思路,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
  關鍵詞:反思;摸索;轉變;提升
  花心思上好每一節課
  記得第一次參加初中的優質課評比,我抽到的是《香菱學詩》這篇文章,我先前從來沒有上過,回來后第一時間找教材研究,一看教材我傻眼了,首先,它是初三的一篇自讀課而且課文內容較長,我想,如果不是參賽 對于這樣的課文在教學中我只會關注這篇文章的作者和作品的介紹,對課文內容只會讓學生簡單了解一下就結束,畢竟初三面臨中考,這時候更多的是圍繞考綱轉,對于這種課文不會重點去上,更不會花心思去研究怎么上,我還在想,運氣真不好,抽了個這樣的題目??杀г故墙鉀Q不了問題的,既然比賽,在教學設計上總得有點創新,于是,我想如何找出分析文章的切入點,根據篇幅比較長這一點,我想,如果按照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再抓重點段落,重點語句進行分析,最后歸納人物特點,探究文章主題,那根本沒辦法一節課完成教學,于是我反復閱讀文章,最后抓住文章當中的兩句話,我覺得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設計問題,將文章脈絡理清,展開教學。去市里比賽獲了二等獎,后來,我們觀摩了一等獎老師的課堂教學,這時我才豁然開朗了,我和別人的差距在哪?我在準備教學設計時是想著我自己怎樣才能更好的講授這節課,而別人關注的是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怎樣最大可能的調動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更好地成為課堂的主體。反思后,我的教學發生了以下轉變:
  1、課堂要有創新
 ?。?)開拓思路,創新教法
  創新課堂,首先得創新教學方法。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作出合理整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記得曾經在一次觀摩教學中,有位教師上了魯迅先生的《孔乙己》這篇文章,他把自己的這種上法稱之為“斗尾倒蛇法”,就是文章從最后一個自然節入手,一步步理清思路,探究主題。我覺得一步一個問題,一個懸念解開,又設置新的懸念,剝繭抽絲,學生順理成章探究主題。我后來在我的授課中上《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我也采用了這種方法,課堂反應較好,學生更容易理清思路,文章的主題更容易讓學生挖掘,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很大提高,之后,我還深入思考了,有些課文為什么不能從中間上呢?比如在上《從百草園到三味屋》一課時,我抓住文中承上啟下的一個自然節入手,結合文題讓學生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不同描寫,不同情感來探究主題,我覺得也還不錯。
 ?。?)創建靈動的課堂教學形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备咝дZ文課堂一定要遠離套式, 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創造靈活多樣的課堂風格。就如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犯膩,偶爾弄點咸菜蘿卜也會有滋有味,所以,課堂的教學絕不能千篇一律。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巧妙的設置問題
  聽過很多老師的可之后會發現,但凡比較成功的課堂,都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展開教學,而授課教師也一定有高超的課堂提問能力,問題的創設既啟發思維、活躍氣氛又緊扣教學目標、考慮學生實際、突出教學重難點、絕不是毫無目的亂提。記得在上鄭振鐸先生的《貓》這篇文章時,我在班級開展了一次活動教學。我設置了三個活動,一個是我是小警察,一個是我是大法官,還有一個是我是小記者,我把平時的問題通過警察、法官、記者等三個職業特征的專業術語表現出來,比如犯罪嫌疑人是誰?案發現場怎么樣?作案動機是什么?案件性質是什么?學生的興趣很大,討論的很順利,課堂效果顯著。
 ?。?)合理的教師點撥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門藝術,常言道“點而不到會而不發,點之過度越俎代庖”,因此,教師在點撥時要做到適時、適度、適當,既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不會讓課堂失控。
  教學不光是教,還得學
  幾個月后又有一次比賽,是全市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這次對參賽篇目沒什么要求,只是要體現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整合作用,我想到了上次參賽的《香菱學詩》,我可以把上次沒有做好的地方加工一下,至于信息技術整合,我想就是上課使用PPT,播放點視頻或音樂,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的教學環節中都涉及到了,于是我信心滿滿的報名了。
  過了幾天去參加預備會,開會的過程中我就有點坐立不安了,會議中涉及到的有些名詞是我聞所未聞的,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根本沒有接觸到這些概念。我聽的是云里霧里,一頭霧水,回來之后連忙上網學習,弄清這個比賽中涉及到的課型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些課怎么上,課件怎么制作,讓我又一次感受到,大賽就是鞭策我在教學中不斷學習,認識到教學不光是教,還得自己學,想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缸水,因此在教學中我又發生了以下轉變:
  1、加強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的時間越長,越感覺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水平與現在的新教材相比,力不從心。一切新的觀念、新的理論、新的手段都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好地運用于教學。
 ?。?)掌握先進教的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展,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涌現,微課的制作、多媒體的使用等無不要求我們教師要掌握更多的技術手段,讓這些先進的技術服務于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朝著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了解先進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提出:“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為理念是行動的向導?!币虼耍胍屪约旱恼n堂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那么首先你得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作指導,因此,要抓住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時刻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
  2、加強心理學學習,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有這樣一種現象:專業素質都很強的老師,有些老師深受學生喜愛,有些老師的課學生卻不愿意聽,究其原因,教師沒有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使師之間產生不了心靈的共鳴。所以,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誠摯的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哲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的話語,滋潤心田,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記得我曾經擔任過我們學校對口班的語文教學,剛接手這個班的教學,一看教材,大多數文章是這些孩子們已經上過的,于是我想我再來上學生肯定覺得無聊,沒興趣聽,所以我課下花了很大的功夫,找了許多課外的知識補充課堂教學,可學校在做課堂效果調查時,學生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是:希望老師多關注課本,不要講太多課外的東西。   拿到這樣的評價我開始覺得很冤枉,自己講課外的內容,備課量其實更大,學生怎么不理解我呢?可轉念一想,是我不理解孩子,我不了解他們的想法,進入這個班級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考本科,對口高考的語文考試特點就是以課本知識為主,這些內容他們曾經是上過,可掌握的并不好,他們希望再上一遍,補缺補差。由此可見,想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得了解孩子的心理。
  總體把握,提升教學
  這次比賽后,又參加了全國的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比賽,在這次參賽的觀摩課上看到一位老師上的一堂專題課讓我感觸頗深,它將一個單元的內容,提煉出一個專題,進行專題探究學習,前期準備了將近一周,最后展示學習成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上的《香菱學詩》這篇文章,我不禁要問自己為什么把這篇文章放在初三?再縱觀整個單元,選取的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一些章節,我想編者決不是讓我們簡單的就上這一課了事的,初三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高中學習了,已經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了,這個單元的安排,更多的是想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因此,在后來的課堂教學中,我把整個單元當成一個專題來上,我又回歸到忽視課文內容的講解上,但這次,我是在班級開展了《我最愛的四大名著之…》主題活動,在開學初就布置任務,希望每個學生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名著進行閱讀,要么介紹自己喜歡得人物,要么介紹喜歡的故事情節,只要和這個著作相關的內容都行,每個孩子5分鐘左右的時間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一方面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了每個孩子的閱讀量,我覺得學生跳出了狹隘的小框框,真正提升了孩子們語文素養。從此我的課堂又發生了以下改變:
  一、整體觀照教材,明確三維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確定詳細的教學目標以便選擇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效果。教師要從整體入手,加強前后知識點之間的溝通,用聯系、發展的觀點來分析教材。內容為什么這樣設計?教材為什么這樣編排?結論為什么這樣導出?還要想一想: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知識基礎是什么?它對后續學習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在備課時既要想到知識點的深度、廣度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太深上下來毫無意義太淺又會浪費時間),又要橫向、縱向聯系(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系或本門課前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無處不在)突出重點、難點。將這些經過反復的推敲后確立明確的三維目標展開教學,最終遵循準確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三個原則
  二、擺正心態,參與比賽,自我提升
  從我一次次的比賽來看,每一次比賽,都是一次新的學習,每一次比賽,都有一些新的收獲,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積極參與比賽,在大賽的磨礪中不斷進步。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課也許不難,但要上好每一堂課并不容易,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反思,努力創新,你的課堂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