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字”概念梳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的“敘畫之源流”中:“按字學之部,其體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書,四佐書,五繆篆,六鳥書?!逼渲校捌孀帧贬尀椤肮盼闹愓摺雹?,以下將“奇字”的解釋分為古與今兩類。
一、古人對“奇字”的解釋
《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注:“師古曰:古文之異者?!?
又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舉新莽六書,“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奇字為秦八體所無。莽時劉棻從揚雄學奇字,不知揚何所受?今許書載四奇字:無、涿、倉、人是也?!雹?在許慎所處的時代,并不確定“奇字”這一概念究竟何時出現。
漢后學者對“奇字”解釋不一,實因周宣王太史籀曾增損古文,或同或異,故多指“奇字”為“籀文”,如唐張懷瓘《書斷》、元鄭杓《衍極》劉有定注皆持此說。
《三國志·吳書·張紘傳》注引《會稽錄》云:“山陰朱育,集奇字千名?!?
《隋書·經籍志》有太子中庶子郭顯《古今奇字》一卷,今亡?,F所能見者,有《說文》所收的極少部分,如“兒”下云:“古文奇字人也”,“無”下云“奇字無也”。
宋代黃伯思《東觀余論》云:“古文高質而難遽造,若三代鼎彝遣篆是已。奇字怪巧而差異工。若漢劉棻從揚雄所學,及近世夏鄭公集四聲韻所載是已,今人往往不能辨之,遂盡以奇字為古文焉?!?
而明豐坊《書訣》言“黃帝史沮誦增損古文為‘奇字’”,其意略同。
清段玉裁謂:“新莽六書中不言大篆者,大篆即包括古文、奇字二者中矣?!闭J為“奇字”為“大篆”之一支,將“奇字”概念歸類進一步具體化。近代學者又有考證“奇字”即六國文字者。
因此,上述唐代張彥遠等后人沿襲東漢許慎的釋義,對“奇字”解釋的核心即:“古文而異者”。
二、今人對“奇字”的解釋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奇字即古文而異者?!嵭⒅芏Y外府說:‘古字亦多或?!盼募仁菓饑砥诘拿駮?,而民書又富于地方性,所以古文也有異體的,就是奇字。南史顧野王傳:‘蟲篆奇字無所不通?!瘽h書揚雄傳:‘(劉歆之子)劉棻嘗從雄學奇字?!瘏侵居莘瓊髯ⅲ骸畷滗浽唬簩O亮時有山陰朱育,少好奇字,凡所特達,依體像類,造作異字千名以上?!鍟浖荆寒愖侄?,朱育撰,亡。汗簡引‘朱育集書’。唐書經籍志:古文奇字二卷,郭訓撰;唐書藝文志:古文奇字二卷(郭訓)。后漢衛宏作古文官書一卷,見隋書經籍志小學類。此書衛恒作。參孫仲容述林卷四、朱希祖汲冢書考。唐書經籍志有衛宏詔定古文官書一卷,唐書藝文志有衛宏詔定古文字書一卷,尚書正義、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引作衛宏古文奇字,史記正義、漢書注引作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史記正義論例說‘衛宏官書數體’,則此書體例是把尚書的古文而異體的羅列起來,和汗簡略同,所以也叫做古文奇字。漢世的古文尚書有孔壁本、河間本、西州本,三本出自三地,所以文字有異,衛宏的書一定是逐字注出它的異同的。參師石山房隋志考證一八四-一八五。隋志:古今奇字一卷,郭顯卿撰(今佚)。唐書經籍志:古文奇字二卷,郭訓撰。唐書藝文志:郭訓古文奇字二卷?!雹?
韓祖倫《奇字由來道不頗——略說安丘印派及其奇字印創作》一文“印文奇字淺探”提及奇字印的文字:“奇字印文字所據的資料基本上屬于傳抄古文字一系,其主要部分是已經佚失的簡牘(如孔子壁中書、汲塚竹書)、石刻、銅器、璽印等文字,雖然歷經數代傳抄,形體多有訛變,但與出土古文字有不可分割的關聯……”④
《中國書法大辭典》“奇字”:“古文”的一種變體。
《古漢語知識詞典》解釋:奇字也稱“古文奇字”、“異字”。王莽時“六書”之一。大抵為戰國時六國古文的省易變體。
《中國書論辭典》“書體論”:奇字,書體論術語。為“古文”書體的一種變體。指新莽時六書之一,視古文而異。主要根據戰國通行于六國的文字改訂。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序》云:“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古代漢語教學辭典》解釋的不詳細:奇字,以古文為基礎,略加變異的一種字體。
薛龍春《崇古觀念與王鐸書作中的“奇字”》一文對“奇字”概念的闡述:
“漢代揚雄精研字學,家貧嗜酒,時有好事者載酒以問奇字。故陶淵明詩云:‘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瘬P雄不僅為人解惑,也教人書寫,《漢書》本傳即記載劉歆之子劉棻嘗從揚雄學作奇字。奇字為新莽大司空甄豐所定體之一,‘即古文而異者也。’段玉裁不同意唐人張懷瓘‘奇字即籀文,其跡有《石鼓文》存’的說法,他認為標出‘奇字之名,實將古文一分為二?!雹?
接著又言:“在后代,除了部分研小學者對‘奇字’一詞的使用較為審慎之外,一般人常將字形不類習見者概稱為‘奇字’。傳世的王鐸隸書、楷書與行楷作品中,頗多今天看來比較陌生的字形,如‘靈’、‘無’、‘廟’,雖未必影響文本閱讀,但與我們習慣的寫法不侔?!雹?
“對于王鐸所使用的奇特字形,時人常目為‘奇字’。如南明朝曾與王鐸共事的李清稱其‘喜作詩文,中多奇字’。又如《平生壯觀》著錄一件王鐸小楷‘票擬’,因是進呈御覽之作,明末清初顧復特地強調其端楷異常,‘無一筆古體奇字’。言下之意,王鐸平日所寫的楷書,是頗雜‘奇字’的。對于別人說自己好寫‘奇字’,王鐸本人并不認同,曾對此進行辯駁。正因為如此,本文舍棄了用其他概念來定義王鐸作品中的奇特字形,一概稱為‘奇字’,它相當于異體、別體,也包括一部分假借字的本字,但不同于甄豐所定六體之一。”⑦
“白謙慎先生將上述的奇字視為寬泛的‘異體字’,他在力作《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中指出,對于晚明人而言,書寫異體字如同字謎游戲,‘好古炫博固然是書寫異體字游戲的核心所在,但實際上它也是知識精英和企圖躋身知識精英階層的那些人們的身份標志?!Y合當時平民識字率的不斷提高,精英文化受到通俗文化強有力的挑戰,‘書壇菁英們越玩越奇的異體字游戲,既可以看作是他們之間竟相標新立異的結果,也可以被認為是對一種平民讀書寫字的反憤,及其重新界定自己文化地位的舉措?!J為其興起與晚明社會城市文化中發育的尚奇美學有關,而它的衰落則直接導源于清初學術風氣的轉向?!雹?
因此,上述學者將“奇字”的解釋可概括為:字形與常見寫法不相類似、字形奇特、異體字等,在“古文之異”的基礎上有了更豐富的擴充。
注釋:
?、僖娪诎矠懢帲骸懂嬍穮矔v代名畫記·卷一》[O],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诖逘柶竭x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頁。
?、坳悏艏遥骸吨袊淖謱W》[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26頁。
?、軈谓鸪芍骶帲骸队W研究·第八輯——安丘印派研究專輯》[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13頁。
?、菀姡貉埓骸冻绻庞^念與王鐸書作中的“奇字”》。
?、尥?。
?、咄?。
?、嗤稀?
作者簡介:韋思,女,廣西藝術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書法與篆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