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征善梳理 關注手法巧辨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閱讀指要
在論述文閱讀中,不管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還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都要牢牢抓住兩個關鍵點,那就是:抓住特征、關注手法。
“抓住特征”主要是抓住論述文的文體特征。在論述文中,論題、論點(或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這個特征抓住了,論述文的思路也就明確了,結構也就清楚了。在“抓住特征”的基礎上,我們要著力把握以下幾點:
1.概覽全文,看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什么問題,或者說了件什么事情,把握大致內容及作者的傾向,分析觀點與材料的關系,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2.以段為單位仔細讀,然后用簡明的話把段意標示出來,這一步的作用是把長篇幅的文章濃縮成幾句話,顯露出文章的脈絡。
3.分析段落的內在聯系,劃分文章層次,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脈絡,把握全文結構。根據所用材料的性質、角度,我們可以分清本論部分各分段是并列結構關系、對照結構關系,還是遞進結構關系;引論、本論、結論三者之間,也可根據觀點和材料的性質、角度,去分清是總分式結構(總—分,總—分—總,分—總),還是破立式結構(先破后立、先立后破、邊破邊立,破中有立等)。
4.尋找標志性詞語。這些標志詞有:(1)關聯詞,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遞進的“而且”“甚至”,表轉折的“然而”“但是”“不過”“其實”“與之相反”,表因果的“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等;(2)順序詞,順序詞能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或問題的幾個方面是并列關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時”等;(3)總結詞,“總之”“由此可見”等詞表示結論,一般表示分總關系。
5.尋找關鍵語句。論述文常運用到各類句子來提示文章內容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及時找出,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清結構,理清思路。如:設問句表示領起下文,展開下一層的論述;“另一方面”表示下文與上文存在并列關系;“總而言之”表示由分到總或得出結論;還有起統屬作用的領起句、總起句,起總結作用的小結句,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等。
“關注手法”主要是關注語句的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對于復雜的長單句,可從分析它的成分構成入手,明確句子的陳述對象,劃出主干和枝葉,明確語意的核心所在。對于復句,要弄清它包含幾個分句,明確分句間的關系,把握復句的意義重點。對于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子,一定要弄清作者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它常常能破解作者所寫的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含意,如果是比喻句,一定要理解喻體的含義,并找到本體;如果是引用,必須要弄清引用句子本身的含意,然后找到作者引用此句話的論證目的……關注了手法之后,就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意。
考場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論孔子》是彭富春教授繼《論老子》《論國學》之后又一部探討和研究中國先秦思想的學術專著。全書既有譯解,又有論述。從字、詞、句到篇章結構,從局部到整體,作者上下求索、左右探源,深入開掘和闡發《論語》的精義要旨。當然,這不是一般化的譯讀和闡釋,而是富有新意地重構孔子思想的整體,并且在分辨、評判之中構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體系。(介紹《論孔子》一書的主要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特別強調此書富有新意地重構孔子思想的整體,在分辨、評判之中構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體系。)
基于《論語》文本,作者對其進行了忠實的現代漢語翻譯,為了使語言表述更加完美暢達,作者還試圖彌補了一般漢語譯本在語法、邏輯和修辭方面的不足,使譯文的形質和文采俱佳。作者還對《論語》篇章進行了全面分析,精邃深微,要而不繁,不僅闡釋了各章的核心思想,而且還揭示了其內在關聯。如這一句,“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币话惆选笆蕖贬尀椤笆畻l干肉”。而彭富春的看法是:“此為束帶修飾,喻十五歲的成人?!惫仕汛司渥g為:“凡十五歲以上自行束帶修飾的人,我未嘗不教誨的?!逼涓鶕牵骸翱鬃铀滩⒎切W(發蒙之學),而是大學(成人之學),大學的根本是學道?!边@是頗有道理的,大學旨在培養高級人才,不然孔門三千弟子中何來七十二賢人?(以具體事例闡明作者對《論語》文本解讀的再創造。)
還有,作者的解析不僅在理論底蘊上有深層的開掘,而且在行文運筆上也彰顯了個性風采。他的語言凝練、精粹,有深刻的哲理內涵,不少句子寫得很美,像箴言,像詩篇,耐人咀嚼和尋味。如“逝者。流逝就是時間。它不僅是過去,而且是包括了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無限整體。流逝不僅是消逝,而且是生成,是生生不息。天地人的本性就是這種永遠的生成。天旋地轉,日出日落,月明月暗,春去秋來,暑盡冬臨?!惫门e一例,窺豹一斑。(列舉具體事例,證明作者的解析不僅在理論底蘊上有深層的開掘,而且在行文運筆上也彰顯了個性風采,較有說服力。)
《論語》全冊的第一個字,即“學而時習之”中的“學”字,充滿了原發的思想含義。所學者何?道也。它是人生命的根本規定,是中國思想的基本問題,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題。在解讀《論語》的基礎上,彭富春抓住了孔子思想的這個核心主題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他指明孔子體道的根本路徑是下學而上達??鬃酉聦W萬事萬物的知識,上達到那唯一的道本身。他一方面將形而下的問題上達為形而上的問題;另一方面將形而上的問題化為形而下的問題,彭富春特別強調這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關鍵之處。在書中,彭富春提出了一些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理念,如提出依法治國和以德育人應當成為現代國家治理的一體兩翼。作者的論述不僅言之有序、有物,而且言之有理、有據。(重點介紹彭富春抓住孔子思想的這個核心主題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突出其研究孔子是立足于當下社會生活而不僅僅在于對學術的追求。)
通過對孔子思想的闡釋,彭富春指出,人應當喚醒自己內在的本質力量和創造潛能,發揚人的主體性,高揚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走向精神、心靈的自由和高蹈。這本書的卷終語是:“一個活著的孔子則會說出我們時代的智慧箴言。”這是一位學者誠摯的心聲。(總結全文,指出彭富春的研究意義。)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彭富春對中國先秦時期的道家、儒家等都有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他在寫了《論老子》《論國學》之后,又寫了《論孔子》。
B.彭富春的研究,不僅關注《論語》的字、詞、句、篇章結構等,而且能夠透過局部與整體深入開掘和闡發《論語》的核心思想。
C.彭富春不僅自己追求語言表述的完美暢達,使譯文的形質和文采俱佳,還試圖幫助他人修改漢語譯本在語法、邏輯和修辭方面的不足。
D.彭富春不僅從微觀上對《論語》各篇章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能用聯系的觀點研究《論語》,指出各章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2.下列理解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者引述彭教授對“自行束修以上,吾示嘗無誨焉”中的“束修”的解釋,是為了證明“不僅闡釋了各章的核心思想,而且還揭示了其內在關聯”的觀點。
B.作者引述《論孔子》一書中“逝者。流逝就是時間。它不僅是過去,而且……”這段深刻而富有文采的文字,是為了證明自己關于彭教授著作語言特色的觀點。
C.作者指出彭富春“提出依法治國和以德育人應當成為現代國家治理的一體兩翼”這個事實,目的是倡導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
D.“孔子體道的根本路徑是下學而上達”,是彭富春抓住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題并進行開拓性的研究后得出的結論。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彭富春的《論孔子》一書的基本特點是重構孔子思想的整體,在分辨、評判之中構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體系。
B.孔子所教的是大學,他把人格修養的培養作為辦學的宗旨,對發蒙之學并不看重,甚至提出非議,因此,培養出了七十二賢。
C.“學而時習之”的“學”字十分重要,而“道”則是“學”的對象與內容,它是中國思想的基本問題,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題。
D.“一個活著的孔子則會說出我們時代的智慧箴言”,這句卷終語表明,彭富春研究孔子是立足于當下社會生活,而不僅僅在于對學術的追求。
靈犀一點
抓住特征,主要從文本的角度加以落實,它需要的是對全文的整體把握,要有宏觀的眼光;關注手法,需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結合上下文,準確理解句子含意。只有把抓住特征和關注手法結合起來,才能得到比較準確的判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7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