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課改的路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課改是國家教育發展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教育部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制訂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訂國家課程標準,積極試行新的課程評價制度。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ㄗ灾螀^、直轄市)實施國家課程的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報教育部備案并組織實施。經教育部批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單獨制訂本?。ㄗ灾螀^、直轄市)范圍內使用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
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二、厘清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的定義內涵,把準校本課程定位
國家課程是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統一課程,它集中體現一個國家的意志,專門為培養未來的公民而設計,是依據未來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達到的共同素質而開發的課程。它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性質與培養目標,制定各個領域或學科的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編寫教科書。它是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框架中的主體部分,對基礎教育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
三、對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有機整合的探索
(一)把脈學校實際,以《剪紙》校本課程為切入點
尋根探源,通過充分調研和論證,我們結合地方實際和學校實際,把“剪紙”作為切入點。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薄毒V要》說得很清楚,在開發選用校本課程的時候,要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是以教師喜好為選擇標準?!凹艏垺笔欠鹕矫耖g文化的藝術瑰寶?!凹艏垺痹浭菑堥睹耖g的傳統。學校有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義務。2003年初,廣東省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第二批省份,佛山剪紙藝術和木版年畫名列其中。弘揚佛山剪紙是我市打造“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而作為學校,有義務教育學生傳承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ǘ┬1菊n程《剪紙》與國家課程《美術》整合的實踐之路
1.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組員由教導主任、藝術類教師擔當。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落實責任措施。
2.做好宣傳,提高認識
我校于2005年2月正式決定把剪紙教學作為校本課程。為此,學校專門召開了多個會議:班子會議、全體教師會議、學生會議、家長會議,并且組織了多場剪紙藝術的講座和展示。通過廣泛宣傳發動,提高了老師、家長、學生的認識,使大家認識一致,調動了各方面的力量和積極性,為校本課程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師資培訓
師資培訓是很重要的一環,沒有好的老師就培養不出好的學生。所以,我們利用課后時間、教師學習培訓時間、星期六日等,請專家來學校為全體教師上輔導培訓課,讓老師們懂得剪紙藝術的文化價值,懂得一些剪紙藝術的基本知識,掌握剪紙的一些基本技巧,有利于開展對學生的教學和輔導。
4.課程的安排
點面結合:面上,把校本課程《剪紙》教學融入到日常的《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把校本課程《剪紙》教學與國家課程課程《美術》的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每星期還專門安排了一節全校性的剪紙指導和練習,由美術老師在演播室面向全校學生進行授課。點上,組建學生剪紙社團,開展日常的培訓學習,定期請剪紙專家授課指導。從而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點面結合,以促進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的逐步融合。
5.編印校本教材
為了讓剪紙教學有文本可依,方便系統地開展讓剪紙教學,我們群策群力,根據學校的實際、學生的實際,自編了《剪紙》校本教材,教材全部都是老師自己設計、自己編寫,采用的素材也是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活動內容,學生看起來親切,學起來容易。
四、課改推動,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的華麗轉身
第一,“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蔽覀冊谡n改的路上能結合自身的實際,開發適合我們的校本課程,在此基礎上,研究探索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有機融合,促進了學校校本教研和教科研的開展,令教師們更關注新課程計劃的實施,更活躍了學科教研和專題研究,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的課改和發展。
第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剪紙》與國家課程課程《美術》的已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剪紙》與《美術》的融合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動手能力,還可以促使他們更多地了解生活,關心生活。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比較心散、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剪紙”與“美術”的融合對培養學生做事專心、細心、耐心的品質有著顯著的效果。
第三,《剪紙》與《美術》的融合學習,使學生了解和熱愛上本土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更有效地傳承了佛山傳統的民間藝術的作用。多年的探索,我們的學生已逐漸成為了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播者、傳承人。
第四,在課改帶動下,學校美術教學效果顯著,“剪紙”教學等各方面更是成績斐然。張槎小學成為了饒寶蓮首個“剪紙藝術教育基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