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課改路在何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課改,是一條漫漫長路,就像《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樣!我在這條路上前行,也在這條路上思索,課改了怎樣才能達到高效課堂?取到我所要的“真經”?怎樣我才能修成“正果”?而聽了馮恩洪教授的講座,讓我豁然開朗。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剛開始走進課改的課堂中,我腦子一片迷惘,對導學案的設計、紅黑點的利用、黑板的怎樣使用等等都一竅不通;老師當了“導演”,學生當了“主角”,這樣學生能真正掌握到知識嗎?帶著種種疑問我開始行動起來了,迎來日出又出發,“跋山涉水,踏平坎坷”去向領導老師們請教怎樣設計導學案?怎樣加學生的紅黑點?黑板怎樣去利用?領導老師們熱情的回答了我的每一個問題,并且還告訴我一些其它有關課改的知識以及學生的情況。這里的領導那么平易近人,老師那么熱情善良,對于新來的老師來說,心里感到暖烘烘的。接下來我就琢磨該怎樣去上課,剛開始的幾節課我上得很不好,各個環節的掌握都不到位,時間也把握不準確,于是我利用沒課的時間去聽領導老師們的課,他們的課上得非常精彩,也達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學生也配合很到位,有的領導老師已經達到了高效課堂的標準了,想想自己上的課,真是自嘆不如??!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蔽医涍^一次次的實踐失敗,一場場的酸甜苦辣,一番番的修改成功,終于把課上得像模像樣啦。
課是上得成型了,但是怎樣去提高才能達到高效課堂呢?我又深深地陷入了迷惘之中……“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痹缇吐犝f“南有馮恩洪,北有魏書生”,在縣政府,教育局等有關部門的精心安排下請來一些在中學教育理論和實踐有著一定造詣的專家、特級老師做精彩的講座,其中就有馮恩洪教授!多想能親臨會場聽聽馮恩洪教授的講座??!特別感謝田汝華董事長努力為我們爭取了名額,讓我有幸聽到了馮恩洪等多名教育專家的報告,收獲頗豐。整個報告約3個小時,感覺時間過的太快,雖然會場有點吵,但一點也不影響我聽報告,雖然很想去上廁所,但不想漏聽馮教授的每一句話。馮教授在報告中抑揚頓挫娓娓道來,他風趣幽默,觀點新穎;我為馮教授的幽默所感染,聽他的報告是輕松的,在笑聲中,我一次次被他的話語所震撼,他的觀點是與時俱進的,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的,我之前對怎樣去提高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思想就像大海里航行的輪船失去“風向標”,聽了他的講座就找到了“風向標”,有茅塞頓開的感覺。主要有以下三點的感受。
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育的最高境界:讓學生感動
馮恩洪教授的講座中提到:“有一個學校的圖書館呈現“三無狀態”——無管理員、無門、無圍墻,幾萬冊圖書沒有弄丟,可想而知學生的素質是何等的好。這個學校的教育達到了最高境界:讓學生感動?!痹囅耄阂粋€沒有愛心的教師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教育無痕,花開有聲,讓學生釋放個性,這就是最美麗的教育啊。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來,本人對待學生視如己出,愛過,也恨過,甚至也打過??傄詾椴徽撚檬裁捶椒ń逃⒆佑眯亩际且粯拥?,那就是對學生負責,是希望學生好。
二、生命化——課堂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
傳統教學過于注重學生認知的發展,書本獨尊于教學生活中,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只注重認知結果的達成,學生則成了知識填鴨的對象,學生在教學中只是形式上的主體,而不是實質上的主體。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感悟、價值觀等在書本知識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只能退居其次甚至無一席之地。馮恩洪教授的講座中提到:“參加生物教師大講賽的四個老師講的都是《蚯蚓》,其他三位老師都是利用多媒體的教法, 只有一個28歲的男老師帶著皮箱盒子走上講臺,然后從皮箱里給每個學生的桌子上放5條蚯蚓,這樣,教室就變得很熱鬧,變得空前活躍,有的膽子小的女同學不敢近看蚯蚓,有的學生根據觀察蚯蚓的食物就能總結出蚯蚓的一些特點,比如,蚯蚓蠕動的時候是沒有腳的;有個學生通過利用自己的舌頭去舔舔蚯蚓,然后總結出蚯蚓是咸的;有個膽子特別大的男同學把蚯蚓放到口腔里吞咽至胃里,五分鐘后取出,蚯蚓仍然是活的,由此他就知道蚯蚓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這個例子,對調動多種感官基礎知識做了很好的詮釋。這樣的學習方法,24小時之后知識的鞏固率是30%,而交流、合作、討論的學習,24小時候知識的鞏固率是50%。走出講授,走進合作,是建設高校課堂的必由之路?!逼渌焕蠋熢谡n堂教學中藝術性不夠,就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也不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內容的熱烈探求。最后一位老師通過拿出蚯蚓給學生觀察,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人格得以塑造,個性得以張揚,同時使教師的職業生命活力得以煥發。這樣的生命化課堂教學藝術無疑達到了最高境界!
三、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
馮恩洪教授的講座中提到:“最好的老師肯定是又像老師又不像老師的老師。像,在課堂里是良師;不像,在課余是益友。做學生喜歡的老師。當孩子不把我們當老師的時候,正是我們享受講臺的時候。對學生的研究,決定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要有藝術特色,能夠做到氣氛活躍,每位孩子能夠輕松快樂的上完每一節課,能掌握這節課的內容。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化他們的靈魂,做他們喜歡的老師。利用業余時間多看看有教學作用的書籍,多上網查閱資料,提高閱讀、審美、開闊視野等的能力。要多去聽聽其他老師的課,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怎樣去提高課堂效率,怎樣把黑板更好的利用等等問題。多思考自己的學科課改走有特色的路,有創新意識,不斷完善自我。能夠做到這些,相信自己一定是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老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