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課改深化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第二輪課程改革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相應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順應課改的時代背景,通過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且能夠有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以不斷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本文就以在課改深化背景下,如何加強初中歷史教學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18-01
  引言
  課改的本質是以喚醒教師的教學熱情,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并且能夠走向健康之路。因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有效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以通過有目的,有標準,有成果的教學路徑,不斷創新初中歷史教學的方式方法,而且能夠有效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增強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結合社會的需要,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機制,同時能夠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在加強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逐步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不斷加強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
  一、更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習興趣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當中,追求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且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生成。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和課改的教學要求,以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理解歷史的本質,而且能夠明確歷史教學的目的[1]。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導學,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且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習,探究學習,幫助學生了解鴉片輸入的危害,能夠借助虎門銷煙的時間和意義,引發鴉片戰爭的原因和性質,進而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且能夠讓學生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相應的歷史問題。
  二、加強情景教學,深化學習過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步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當中。因而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則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優化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而且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微課以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事實上,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深入具體的教學情境當中,充分調動起各種感官來感知探究歷史,用心來體驗,以此增強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在“甲午中日戰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相應的影視資料,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當中來感受戰爭。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相應的音頻,在正式上課之前,營造一種濃重的氣氛,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概況,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發生甲午中日戰爭是因為日本帝國主義想要并吞朝鮮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性戰爭,由于清政府的沒落,使得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三、培養創新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在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外,同時還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有效加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程。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加強教學設計。通過有效的引導,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敢于質疑,敢于提問,有效培養學生的追根溯源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新文化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從歷史的背景出發,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閱讀相應材料,培養學生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新文化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不斷增強學生的主觀意識,培養學生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2]。
  四、與時俱進,樹立歷史教學觀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當中,要求教師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教學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而且能夠通過思想情感的教育,將相應的教學內容,真實地呈現到學生的眼前。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紅軍長征”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通過引導,以讓學生學習紅軍戰勝艱苦困難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同時能夠結合現代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要矛盾,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有效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時代感。
  五、結束語
  總之,歷史作為史實的載體,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史實之外,更主要的是加強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以加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程。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其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的角色,而且能夠與時俱進,創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
  參考文獻
  [1]高揚.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有效運用[J].科學中國人,2015,0(1Z).
  [2]王友財.深化課改背景下學校管理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11,(5):7-9.doi:10.3969/j.issn.1671-8305.2011.05.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