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優化任職教育教員的知識結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根據崗位任職教育的特點與要求,提出了任職教育教員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并探討了優化完善任職教育教員知識結構的途徑。
關鍵詞:任職教育;知識結構;教學改革
由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的教育轉型是當前軍隊院校最現實、最緊迫的任務,任職教育已成為軍隊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標。根據部隊崗位合格人才需要和教學內容改革的要求,建設一支知識復合、能力復合、經歷復合的復合型的教員隊伍成為任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為部隊崗位服務水平,任職教育教員進一步優化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勢在必行。
一、任職教育教員應具備的知識結構
崗位任職教育是指在一定教育的基礎上,按照崗位任職需求,給予受教育者以崗位任職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具有滿足部隊崗位職責和崗位變化所需要的任職資格和任職能力的合格人才。崗位任職教育的培養內容和教育活動必須堅持崗位任職需求導向的基本原則,其本質上是一種專業定向教育,具有明確的專業指向性,以適應崗位任職需求為第一要旨,其培養目標是具有滿足崗位職責和崗位變化所需要的任職資格和任職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崗位任職教育新的教學任務、新的教學對象、新的教學內容和新的教學方式對教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任職教育教員應當既有扎實的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又熟悉部隊崗位工作內容與要求;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從事實踐教學;既能勝任教學工作,又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部隊服務保障能力。
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知識結構是指作為教師應掌握的相應知識和相應技能,比較合理的知識結構應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三個組成部分。根據崗位任職教育的特點與要求,任職教育教員應具備如下的知識結構。
1、本體性知識
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員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是從事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稱為合格教員的必要條件。本體性知識包括學科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和通識文化知識。
學科專業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所學專業應與所從事的學科專業相同,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寬厚。即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精深、靈活多變的專業素質,在主功學科方面要有較深的造詣,并熟悉本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能及時擴展、更新專業知識,具有較大的適應性和業務發展空間。相關學科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具有廣闊的科學知識面,應學習過本學科相關或邊緣學科的課程,本科和研究生階段所修專業有所交叉。通識文化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具備全面綜合、廣專結合的文化素質,具備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對自然辨證法、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橫向科學有所涉獵。
2、條件性知識
任職教育理論知識、心理科學知識和教學法知識是任職教員成功進行任職教育教學的條件性知識。
任職教育理論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掌握教育科學的相關知識,熟悉教育、教學過程的特殊規律,熟悉任職教育規律和特點,掌握院校的任職教育理念和改革思路。心理科學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具有良好的心理學的知識修養,熟悉不同層次學員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了解新型軍事人才的成長規律,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點和規律教育學生,掌握教書育人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教學法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掌握教學法理論知識,掌握教育技能和方法、技術,熟練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等教學互動模式,案例教學法、實地考察法和模擬訓練法等。
3、實踐性知識
教員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需要的任職崗位知識和解決教學問題的知識形成了實踐性知識,它包括本專業崗位知識、課堂情景知識和工具知識。
本專業崗位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熟悉本專業各層次的崗位職責,掌握各類崗位法規知識,具有多次部隊代職、任職經歷,熟悉部隊崗位工作的內容和程序,對當前崗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較為深入的了解。課堂情景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具有正確的教育信念,教學個性特征鮮明,課堂教學經驗豐富,能夠針對培訓任務和培養對象的不同特點因人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工具知識是指任職教育教員應熟練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外語知識和計算機知識,熟悉教學軟件使用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開展課程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工作。
二、優化完善任職教育教員知識結構的途徑
為適應崗位需求的發展變化,教員作為一名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能力的學習者,必須通過優化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成功轉型。
1、學習培訓
針對教員知識上的欠缺,開展多種方式的學習、組織培訓是補充所需知識的基本途徑。為此,對學歷層次較低的教員,可以通過送出去攻讀本專業或相關軍事專業研究生學位,來提升教員的專業理論水平,更新專業知識。通過下發學習資料、開發建設學習網站等渠道,引導教員系統自學任職教育理論知識和院校教學轉型理念。通過集體授課、請部隊專家進校開辦講座等方式,開展任職教育教學方法學習、充實任職崗位相關知識。 通過組織赴部隊、科研場所調研,是教員學習專業新知識、新設備、新戰法,掌握崗位發展的前沿知識。
2、實踐鍛煉
實踐性是任職教育的重要特點,崗位實踐經驗是教員實施實踐性教學的前提,豐富任職教員實踐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實踐鍛煉。其一,可以在院校進行內部挖潛,選派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教員,以老帶新,在院內組織實踐科目強化訓練。其二,是組織教員到部隊代職。為此,院校要主動出擊,暢通上級計劃代職、合作協調代職、隨機任務代職等渠道,通過計劃安排、建立教員代職基地、協助部隊演習、訓練或與部隊共同開發課題等方式,加強教員代職計劃與協調,擴大代職比例。為保持教員知識結構動態優化,不能把代職鍛煉看作權宜之計,也不能一勞永逸,而要作為長期任務來抓,建立長效機制,使每個中青年教員每隔3-5年左右就深入部隊鍛煉一次,始終保持院校教育與部隊崗位的緊密聯系。
3、交流研討
交流研討是指通過特定的方式組織教員相互溝通和交換轉型的體會和成果,相互借鑒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優秀成果的推廣。為此,可以開展任職教育特色鮮明的典型課例觀摩活動,加快廣大教員掌握任職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員的創造性和教學智慧得到共享。在校內院、系、室多層次廣泛組織專題研討、學術交流,或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學術講座,倡導創新精神,開闊教員視野,拓寬知識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優化知識結構。
三、結束語
貫徹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迎接新軍事變革的挑戰,造就大批適應部隊崗位任職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創新型軍事人才,是軍隊任職教育院校肩負的重要使命。而任職崗位合格人才的培養,有賴于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具有創新能力的任職教育教員隊伍。完善任職教員的知識結構是任職教育院校應當制度化、長期性堅持的重要工作。
作者簡介:張欣(1968-),女,漢族,山東青島,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現任職于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航空電子工程與指揮系航空雷達工程教研室。
?。ê\姾娇沾髮W青島校區 山東青島 2660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