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小學體育中教和玩的關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教育成為家長和老師密切關注的熱點,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不僅要提高學生們學習成績,還要意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把玩和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接下來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體育中教與玩的關系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和玩;關系
1 引言
老師最佳的教學模式就是使教和玩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達到教中有學、學中寓教的效果。相關專家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了實踐,認為教與玩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小學生大腦皮層相關神經的興奮性,只要他們的大腦處于一個活躍狀態,他們的積極性、自主性在課堂上就會得到提高,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也會積極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除此之外,老師要懂得“玩”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老師要好好利用學生的這一優勢,在玩中不斷的汲取理論知識,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思想素質得到升華、不斷形成良好的體魄。
2 小學體育中教與玩的誤區
一是重學輕玩;老師認為學習才是學生最重要的事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才是教學目標,所以學生在老師一成不變的課堂上很容易對學習內容產生反感的情緒,無法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最終導致老師的教學效果欠佳。體育課的設置可以鍛煉身體,因為擁有良好的精神體魄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所以老師在玩中也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化、創造性的發展。二是重玩輕學;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玩的課程,不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只要玩的開心就好。甚至有的老師也會認為學生只要體育課玩的開心就是成功,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給學生一個籃球,他們可能只知道拍,不知道它可以用來比賽、做游戲等,學生就會對它失去趣味性,所以體育課中的“教”在培養學生們創造性、想象力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如何處理小學體育中教和玩的關系
為了使體育課更加具有趣味性,教與玩只是主輔關系,教在玩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只有把教和玩進行完美的結合,才能使體育課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1 正確處理教和玩的關系
一、老師在上課之前,要對教學內容和目標進行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學的方法如將一些游戲引入到課堂中,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提高他們學習的樂趣。老師要積極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采用有效的方法使“教”與“玩”相結合,充分發揮“玩”在教學中的輔導作用,在“玩”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玩”中加強練習、在“玩”中挖掘他們的優勢,所以老師在體育課中要體現教的意圖,在他們“玩”的過程中體現出教的目的。通過這種方法把教與玩相結合才是體育課開設的精髓,更是體育課設置的出發點。
二、老師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使教與玩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慢慢接受老師創新式的“玩”,把它作為調節單一枯燥玩耍的方式,也是減少學生負荷量的一種輔助內容。在老師的教學中,把一些合理有趣的運動技能融入到課堂中,提高課堂的創新性、趣味性,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三、為了提高體育課的合理性,老師要采用靈活、多樣化的方式使教和玩相結合。這種方式不只是內容上多樣化,還要與時間、地點、空間以及器材上進行靈活組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減少他們學習中煩悶的情緒,更有效提高學生們積極性,這種教法和玩法更具有可靠性、針對性。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形式上也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狀態采用集分結合、動靜結合、課內外結合的方法進行玩耍,所以體育課的設置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只要老師做到把“教”與“玩”進行結合,小學生就會主動、靈活接受老師設計的教育和訓練方式,學生在課堂中才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3.2 先教再玩的結合方式
為了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老師可以采用先教后學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老師引入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問題的剖析,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通過不斷的理解尋找出最佳的答案,最后,老師根據相關學生回答的答案進行總結,與此同時還可以暗示更好的游戲練習方法,或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一個更合理的游戲。為了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體會到體育課的操作性、趣味性、真實性,可以把所有的學生進行小組游戲。例如,老師在立定跳遠課程中,可以先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可以把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他們進行小組合學習合作游戲,或者把立定跳遠創新成青蛙跳、袋鼠跳、跳圈等不同的游戲項目,使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協調運動,所以體育課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性、開拓他們的思維能力,科學有效的“教”與“玩”結合起來。
3.3 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讓同學一直玩同種類型的體育項目,他們就會失去玩的樂趣,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的穿插趣味性游戲,提高體育課堂自主、活躍、有趣的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進行廣播體操訓練時,老師一味的模仿別人,各個動作的姿勢可能無法做到位,學生也只會跟著老師進行枯燥地模仿,長時間的訓練必定磨滅學生的興奮性,降低課堂的趣味性。為了讓學生好好訓練,老師可以擺脫單純隊列練習模式,首先可以把所有的學生排列成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各種形式,這樣學生玩的同時還可以掌握一些數學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他們小組合練習、表演、比賽等,促進他們更好的相處,明白同學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都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老師要積極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使體育課變得生動、有趣、具有吸引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玩”是提高他們學習興趣、開闊他們視野、鍛煉他們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學體育課的設置適合心理機能和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是他們形成良好體魄的有效途徑。為了讓小學生具有良好的精氣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部門需要鼓勵各個地區的老師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和玩進行結合,全面培養學生們的運動技能和能力,使體育課的設置不只是“玩”,更是“學”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鋒.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導性[J].新課程(教研版),2011,(10):244.
[2]王家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踐行[J].社會科學前沿,2018,7(6):814-818.
[3]宋海英.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做到“教”與“玩”的有效結合[J].軟件:電子版, 2013(7):243-243.
(廉江市第三小學 廣東廉江 524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