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實現途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德育教育越來越來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如何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讓德育工作更為有效,促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實現培養和提升,這是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依據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齡特征,生活化的內容更能吸引學生,更能讓他們所接受,所以應該注重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開展,要在教學中優化德育目標和內容,可以利用校園櫥窗、廣播的宣傳進行榮辱觀教育,還應該注重組織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這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實現途徑,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初中;德育;生活化;現狀;實現途徑
引言
德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脫離了生活,人就體會不到善惡美丑,更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接觸,什么是道德品質,道德教育是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德育與生活有著重大的聯系,是行為的一種基本約束,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道德意識,沒有了道德修養就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通過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初中生親身感受生活,從中體會道德體系的約束,這樣才能更深刻地體會道德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自覺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品德。
1 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德育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約束,起到了重要作用。實現初中德育生活化是道德體系成熟的體現,由抽象轉變為具體需要正確的引導,從最基本的道德問題入手,德育能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質,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個人品質,德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的道德修養,為以后在社會上立足起到奠基作用[1]。
從現在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來說,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是大道理、大框框、大目的,耳提面命地告訴他們,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學生對這些空洞的說教不但不學習、不遵守,而且還會產生逆反心理。作為初中老師,我們要改變傳統那些說教的教育方式,可以從生活中不斷改變學生行為和言行,提高他們素質。通過實實在在的、切身的教育,不但能教育這個學生本人,而且還能教育、影響其他學生,讓他們對校園衛生提高重視,同時也提高他們的素質。當然,除了這些,我們的德育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校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德育教育的方法落后、死板,還有德育實踐的模式化問題嚴重等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育中不斷改進、提高,讓學校的德育教育正真對學生起作用。
2 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實現途徑
2.1在教學中優化德育目標和內容
之所以要開展德育教育,其本質目標就是要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此為根本教學目標,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開展生活德育,強化對學生的教育,避免德育形式化的問題,確保實效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確立德育目標的時候要把握尺寸,不可盲目提高目標,應該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從他們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入手,提高德育目標的針對性[2]。德育教學內容也要進行拓展優化,也要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素材,比如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生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更有效的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在“網絡生活新空間”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把德育的目標制定為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運用計算機在網絡上查詢搜索學習資源,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做到文明上網。在德育內容選擇上,可以借助四川九寨溝地震的案例,讓學生在瀏覽網絡信息時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2.2利用校園櫥窗、廣播的宣傳進行榮辱觀教育
“八榮八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簡稱,提出“八榮八恥”的目的,在于引導中國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所以,我們要在校園文化宣傳上,引導學生熟記“八榮八恥”的內容,如: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等等,并引導學生認識“八榮八恥”的內涵,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自覺養成合作學習積極進取的習慣。當然,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認識“八榮八恥”的教育意義,我們應該讓學生勤儉節約,把零用錢存入存錢罐,用來幫助貧困地區或者身邊生活困難的學生。這樣不但能養成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價值體系,而且還能養成學生助人為樂的崇高品質,提高他們的思想品質和人格,讓他們正真認識到“八榮八恥”對他們成長和人格塑造的極大影響[3]。
2.3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德育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德育。教師要根據這一理念,把學生由課內帶到課外,通過課外實踐讓學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教學書本知識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課外教學知識豐富多彩,不僅貼近生活,更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是要觸動學生內心的,而不是僅停留在表面,要實現德育生活化,教師必須把學生帶到課外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他們的德育意識[4]。例如,學??梢越M織學生去戶外撿垃圾,自己動手,保護城市環境,從自身做起,這也是德育的重要目的,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加重,初中生也應該通過自己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平時做到不亂扔垃圾。例如,組織學生為山區的孩子進行募捐活動,初中生需要養成幫助別人的好習慣,把自己用過的學習用品或者衣物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一點點幫助對被幫助的人有很大的意義。通過這些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德育更加的生活化。
結語
總之,道德貫穿于初中生的生活中,德育必不可少,豐富了德育的人本認識?,F如今德育生活化是必然形勢,德育也密切聯系著生活,德育為初中生的未來開拓了更廣闊的天地,對學生全面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志洋. 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劉佳 .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運用探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3]謝志強.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基于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J].好家長,2017(05):52-53.
[4]張明明.如何實現初中德育的生活化[J].西部素質教育,2017(10):125.
?。ㄖ貞c市南川區第一中學校 重慶南川 408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