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課堂”教學環境下,《Illustrator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信息化教學應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課堂教學面臨了新的挑戰,信息化教學應用成為研究熱點。本文從“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入手,以《Illustrator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的信息化教學為應用案例,具體闡述在“雨課堂”教學環境下,通過實施“宣傳畫冊設計”任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探究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平面媒體印制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及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雨課堂 Illustrator;信息化教學
一、“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簡述
“雨課堂”是構建信息化教學課堂中,經常使用的一款智慧教學工具。它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匯到PowerPoint軟件和即時通信工具中,通過無處不在的無線通信網絡,將課外學習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讓師生互動交流持續在線。
二、“雨課堂”教學環境下,《Illustrator 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應用案例
使用“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準備工作簡單、便捷。教師首先需要在PowerPoint軟件中安裝雨課堂插件,然后在手機微信中搜索“雨課堂”公眾號并關注,點擊“我要開課”,創建相應的課程和班級。教師將班級專有的二維碼和邀請碼在班級QQ群或微信群發布,學生可通過手機掃碼或輸入邀請碼進入班級,最終,使用“雨課堂”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前期準備工作即可完成。
下面以本人任教的《Illustrator 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畫冊設計”教學任務為案例,詳細演示在“雨課堂”教學環境下,該課程的信息化教學過程。
1.課前環節
?。?)設定教學目標和內容
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及學情分析,設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以工匠精神為主題”設計宣傳畫冊的教學內容。
?。?)推送課前預習資料
教師將PowerPoint軟件制作的課件,同時插入制作的微課視頻(如畫冊制作過程),以及添加客觀題作為課前預習課件。預習課件制作完成后,教師在PowerPoint軟件中將預習課件生成并推送到手機中,并發布至班級。
?。?)改進教學設計
教師在手機上同步看到班級的預習情況統計,第一時間掌握學生課前預習情況。根據課前反饋情況,強化班級學情分析,依據教學重難點,改進教學設計,方便因材施教、精準施教。例如根據課前預習情況的統計分析,知道大部分學生對怎么進行畫冊的版式設計有一點困難,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問題進行著重講解;個別學生的反饋中表現出學生對于畫冊的色彩及圖形認識只停留在形式,激發我們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畫冊設計的要素的思考。
2.課中環節
?。?)引入游戲,提出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猜品牌游戲”,引出本次課的任務主題。
教師將課前收集的某些品牌廣告宣傳畫,通過投影儀投射到屏幕上,鼓勵學生積極舉手搶答,參與“猜品牌游戲”,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引起學生對廣告宣傳畫的興趣,為后續的課程教學作好鋪墊。
游戲完成后,教師向學生提出核心問題“這些廣告宣傳畫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方面”(如:文字、圖形、色彩、版式等),讓學生集思廣益、自主思考,并將各自的討論結果在手機上輸入,通過雨課堂的彈幕功能,將其滾動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充分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新穎、特別的課堂討論方式。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對學生的有價值、有意義的討論發言逐一點評,從而引出本次課的知識點——畫冊設計的核心要素,順利完成課程導入。
?。?)創設情境,實施任務
作為平面媒體印制技術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就業方向是面向各印刷企業的制版部門及廣告公司的制作部等。為了使學生了解印刷行業標準和職業規范,培養專業興趣,教師創設了印刷企業廣告設計部門的工作情境:
學生將自己當作是印刷企業廣告設計部門的員工。今天接到了客戶要求制作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宣傳畫冊的設計任務,請你們按照客戶提供的素材及任務單的要求,根據印刷企業生產工藝流程,設計并制作宣傳畫冊的初稿。
教師根據每位學生掌握的Illustrator軟件操作技能水平及特點,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并由組員選出各自小組的組長。組長根據任務單要求,召集組員對本組宣傳畫冊的設計思路進行互動討論,形成設計方案,再將畫冊設計任務各步驟分解到個人。最后,由組長匯總后提交本組設計的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宣傳畫冊初稿。
?。?)展示評價,解疑釋惑
各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宣傳畫冊制作后,每個小組選派代表講解各自宣傳畫冊的設計、制作思路及特點,其余各小組成員作為客戶代表根據宣傳畫冊評價表的評分項目,對各小組制作的宣傳畫冊分別進行打分。教師逐一對四個小組制作的宣傳畫冊進行點評。最后,學生在手機上通過“雨課堂”的投票功能,讓學生選出一幅最符合客戶要求的宣傳畫冊作為樣品向客戶提交。
教師在演示課件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雨課堂”隨時點擊“不懂”,教師在手機上得到實時反饋,加強對教學重難點補充講解,對學生的較難理解的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在及時得到教師的解答后,對本次課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內化鞏固。
3.課后環節
?。?)課后討論、延伸學習
教師可以將專業拓展資料在“雨課堂”上推送方式給學生,如畫冊設計的分類、畫冊設計的折頁形式、優秀畫冊設計經典案例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有選擇性地自主學習
?。?)教學歸納、反思改進
教師在課后通過“雨課堂”的課后小結功能,根據系統統計的學生課堂學習狀況、課中測試及課后討論情況,對整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歸納和反思,記錄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中的心得等筆記,為后續課程教學有針對性的優化教學設計方案、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完美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將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相關數據轉化為優化教學設計的依據,使教師的教學策略確定從經驗推動轉變為以數據推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改善顯著。當然,“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在不同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也存在新問題、新情況。筆者也將在目前的信息化教學研究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化,積蓄教學運用經驗,從而不斷完善和改進,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 雨課堂支持下智慧課堂構建及應用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7(5)
作者簡介:周軼(1979—),男,漢族,廣西桂林人,桂林工業中等專業學校講師。
?。ü鹆止I中等專業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