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應用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信息化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ERP系統作為一項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成為各企業信息化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在闡述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應用必要性基礎上,剖析了 ERP系統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控中的應用,進而提出增強企業管理層建設ERP系統積極性,提高ERP建設信息技術水平,拓展ERP建設范圍等對策。以期為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企業ERP系統;ERP系統應用
一、引言
新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環境下數字經濟的發展使企業價值的實現由資本+技能逐漸轉變為知識信息+創造性,在市場競爭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過程中,只有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才真正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ERP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利用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與策略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ERP系統利用先進的網絡電子技術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統,實現了企業內外資源的重組,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ERP的積極應用,有助于加快國內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應用的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處于現代信息化環境中,企業需要信息化發展。企業信息化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信息系統網絡加工形成的新信息資源,提供給企業內外各層次的人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使企業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做出正確有效的經濟決策以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信息化環境下,企業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秩序和手段,ERP系統作為一種體現現代管理思想的信息管理軟件正在逐漸成為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首選。企業信息化被眾多企業廣泛應用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ERP系統是把企業的采購、庫存、生產、銷售等業務集中反映在信息平臺中,將企業內部所有資源優化整合在一起,以實現信息數據化、業務流程合理化、管理改善持續化和績效監控動態化。從而達到資源最優配置,為企業價值最大化奠定基礎。它體現了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滿足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需求。該系統包含眾多先進信息技術,其功能覆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是一種面向全社會資源管理優化的大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具體為:(1)企業信息化是一項復雜多樣的項目,包括企業的業務流程信息化、企業的生產制造信息化、企業的商務交易信息化、企業的運行管理信息化、企業的財務系統信息化。ERP系統充分展現和發揮了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先進的管理思想和資源管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ERP將企業內部各個分散的子系統結合形成了一個全面的資源管理系統,增強各子系統之間的聯系,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資金的有效管理;(2)ERP系統利用先進的網絡電子技術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統,實現了企業內外資源的重組,不僅將企業內部有效結合,還延伸到企業外部,形成一條由生產商、供應商和客戶需求組成的供應鏈;(3)隨著電子商務技術和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的進步,企業信息模型的整體性和集中性已逐步消除“信息孤島”問題。以ERP為代表的資源管理技術充分將數據全面分析、集中管理最終優化成信息共享,為企業未來的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三、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應用
信息化環境下,我國應大力推進以信息化為重點的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信息化將信息技術應用在企業產品的設計銷售和管理的全過程,其中包括產品開發信息化、制造工藝信息化、企業管理信息化。通過ERP系統信息集成的功能將資源信息共享,降低管理成本,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支持。
?。ㄒ唬〦RP系統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ERP系統支持企業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并重點強調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反饋。ERP系統可為業務流程進行綜合性的全面模擬預算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系統。該系統主要對原料的采購、加工、外加工成品的流入流出以及庫存商品原料進行實時跟蹤和科學的掌控管理。企業的庫存信息可在ERP系統中任意組合,決策管理者可以多種方式任意查詢。ERP是個全面的網絡會計系統,它能夠收集成本信息,通過比較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來控制項目運營。此外,ERP系統還為管理者和用戶模擬出一套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案,促進企業對營業能力和盈利能力進行分析。ERP采用銷售成本會計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通過預算成本對活動效益進行估計,所有的成本和利潤均可以分攤至各部門和產品中。
(二)ERP系統在企業成本管控中的應用
在ERP系統中,項目方案確定后,計劃功能會做出原料需求和采購計劃并下達給供應鏈管理部門,確保企業內部供應鏈的集成。ERP系統可以完整的看到包括銷售合同、銷售訂單、發貨及開票等整個銷售過程的憑證流。是對銷售產品、銷售數量和銷售客戶等所有銷售信息的管理。首先是銷售訂單的輸入,訂單確認后確認發貨單,此階段需要管理人員在ERP系統中發貨過賬以確認貨物移出。貨物發出過賬后,根據實價銷售情況開具銷售發票,開票人員在ERP系統中開具電子發票,同時確認銷售收入。ERP系統的管理思想主要是從客戶需求出發,每個客戶的需求和信息以檔案形式出現在ERP系統中。企業可根據需求在ERP系統中制定各種報表,如生產企業運輸方式統計報表、生產企業銷售日報表等,有助于銷售統計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數據支持,促進企業信息化發展。
四、信息化環境下企業ERP系統建設的對策
信息化環境下,如果企業缺乏對ERP的有效管理,企業領導未制定可行性方案,或對企業變化未做出及時調整,引致企業花費超支、進度拖延、效果不佳等現象,會阻礙了ERP系統的運行進程。因此,企業需要優化ERP系統,促使企業有效地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企業在優化ERP系統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強企業管理層ERP系統建設的積極性
企業管理層在ERP系統建設實施中應具備一定技術功底和管理知識,開拓企業信息化戰略發展眼光,將技術實施與企業發展有效結合,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和發展目標,制定企業信息化發展方向及ERP系統布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不同戰略計劃引導企業實現信息化,實現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效結合。
?。ǘ┨岣咂髽IERP系統建設的信息技術水平
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機技術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客戶服務體系,還有因特網技術的普遍運用,使ERP必須不斷適應和融合網絡化技術和IT領域的最新成果。企業應將業務流程中重要精華的部分予以保留,對其重復不合理的部分進行剔除或改進,從而提高ERP對數據處理成有用信息的效率。企業對ERP進行系統測試是必要的,從而使管理人員快速適應ERP的操作,為保障ERP系統正常運行,應對系統進行日常維護。
(三)拓展企業ERP系統建設的范圍
信息化環境下,電子商務在中小型企業經營已逐步擴大到全球范圍,因此ERP系統勢必要不斷為全球化企業提供服務。ERP應拓寬管理范圍,凸顯行業化特點,針對不同行業提供不同資源管理方案。為適應全球化環境下企業間的合并和對管理成本的最小化,企業間會進行并購重組,公司應對ERP軟件進行分析重組,使優化后的ERP系統滿足企業并購重組的需求。ERP系統應建設能為實現共贏而進行資源聯合的兩家或多家企業之間的協作提供支撐,通過擴大價值鏈,使多個數據信息系統優化整合在一起,企業應對各項目進行嚴格有效的監控和管理,降低風險,控制成本,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
五、結論
信息化環境下,眾多企業已逐漸重視信息化的發展,并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做出了項目規劃、資金投入、人員培訓等眾多準備。企業信息化正在從大企業信息化向中小型企業信息化方向發展,從局部布局向全面布局信息化發展,因此要確保企業ERP系統的有效實施,需要企業管理層的有力支持、優化企業ERP系統、明確合理的ERP項目目標,促進企業物流系統與信息化的建立,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祁凱.面向制造業ERP的企業建模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祁凱.2010.4-9.
[2] 徐佳炳. 面向中小型制造類企業信息化ERP集成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 浙江農林大學, 2018.
[3] 郭軍.多層次視角下企業高管權力對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7.
[4] 嚴循建.中小企業ERP運用研究——基于HH公司案例的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 嚴循建.2013.21-26.
[5] 朱翔.互聯網信息產業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朱翔.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