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如何強化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地理作為高中的一門學科,所處的地位往往有些尷尬。因為它雖然是新課標要求的高考必考科目,但是卻因為分值較低,學習的難度較大,而普遍受不到學生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地理作為一門常識性的學科,在整個高中的教育體系中都應該占領極其重要的地位。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地理課堂教學也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始追求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選取了大量的教學實例,對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教學效率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水平;課程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26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人心,地理作為一門實際應用性的學科,開始逐步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再加上現在多媒體手段的課堂廣受歡迎,大量傳統的地理教師已經意識到了地理課堂教育進行轉型的重要性。作為一門學生并不感興趣的學科,地理教育要想走進學生的心中,教師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自己傳統的唱獨角戲的方式,而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權。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有積極的情緒,師生就可以在愉快的地理教學情境中,不斷合作、互動,完成一堂完整的地理課。筆者認為,作為地理教師,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注意有效地調整教學模式
   第一個方面就是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素材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應該認識到,進行情景教學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地理作為一門課程,本身具有極強的抽象性。一旦不設定情境,直接將抽象的東西教給學生,學生很容易會有一種強烈的排斥感,進而抵觸學習。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與地理教學結合到一起,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知識能夠看得見、摸得著,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創設的栩栩如生的教學情境中,完成一堂地理課的體驗。比如在講“環境污染”這一節課時,可以組織班級的同學去附近的工廠展開調研,并且觀察工廠附近的水域是否發生了水質污染。最后再回歸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進行情景的創設,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對環境污染問題從心底產生共鳴。還要注意,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聆聽者的角色,不應該給學生太多的參考意見。因為應該讓學生了解到,教師不應該是一個課堂的主導者,而應該是教學團隊中的一個伙伴,真正對課堂起主導作用的,還應該是學生本身。
   二、注意教學內容的設置
   第二個方面就是教師應該設置科學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生命中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梢哉f,生活是教學的擴展和補充,是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將現實生活引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捕捉到地理人物的形象,使地理課堂能夠“生活”,學生才能“活動”。雖然時代在不斷發展,但是對于人才培養的理念卻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那就是培養出全面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才能夠真正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對我們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這樣的人才培養其實也是對現代教育模式的一種考驗和挑戰。針對當前階段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我們應該及時進行問題分析,及時進行方法的調整,在具體實踐中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在完成課本上的教學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給予正確的導向。比如,教師在講保護環境問題時,應該向學生反復強調環境污染的后果,及各種各樣復雜的社會問題,使學生充分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且以后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與習慣。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知識的有序性,也就是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在進行課堂教育時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并且在講課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條理清楚,過程循序漸進。在進行地理學科教育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注意保證課程的難度,既不能太難,也不能過分簡單。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能夠明確地理教學的全部內容,甚至明確每一章每一節的重點與難點。
   三、注意反饋引導學生思考
   第三個方面就是地理教師應該注意課程回饋,并且善于布置合適的課外作業,展開豐富的課外活動。作為地理教師,不應該看輕課外作業,因為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活動,而且也是整堂課程的價值體現。一旦條件允許,地理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學生布置豐富,并且有趣味性的實踐任務。要注意,這些課外任務,不應該是簡單練習課本上的知識,也不應該是簡單地做習題,而應該是參與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借此鞏固學生的地理知識,還能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創新能力。比如,在學習完“地球上的大氣”這一課程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任務,即去思考,為什么市區的溫度要比海邊的溫度高得多、為什么海濱城市晝夜溫差大。
   除了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獨自思考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形式多種多樣的、豐富的課外活動。當然,這些活動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選擇。比如可以去海洋館參觀海底生物,或者去植物園觀察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植物。甚至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短途旅游,親身感受大自然的一切。這一切的目的都在于鼓勵學生不斷開拓自己的固化思維,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綜上可知,高中地理的教學,既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配合。完整的地理課堂教育,一定是由師生共同配合完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能簡簡單單地以教會學生知識為目的,還要培養學生對該學科深層次的喜愛。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提升課堂效率,最后實現學生和教師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湯林彬.翻轉課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效果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 曹小軍.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新課程導學:八年級中旬,2016(1).
 ?。ㄗ髡邌挝唬航魇∪鸾鹗械谝恢袑W 3425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1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