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興趣的重要過程。高中地理教學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教師能夠對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進行了解,同時在教學中構建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構建新的知識、新的教材觀念、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材觀念來對知識進行整合,并且通過新的教學觀念來對課堂進行打造。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本文主要針對高中地理課程改革進行分析,論述高中地理課程改革對學生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程改革;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29
  地理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開展的。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不僅對《地理課程標準》進行了檢驗,同時也對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實施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體系進行設計。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地理學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目標
  1. 對學生地理觀念進行培養。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地理觀念進行培養,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來培養高中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引導高中生關注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首先要培養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增加學生對社會責任的意識,進而強化可持續發展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高中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養成正確的地理學習觀念。
  2. 突出對高中生的個性培養。在高中地理課程改革下,要求高中地理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高中生的潛能、興趣、愛好也不相同。因此,不應該運用同一標準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評論。如果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學習中,經常死記硬背,進行機械訓練,就會導致青少年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這種現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教育模式。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并且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征進行了解,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和狀態,把握他們的心理活動和情感體驗。
  3. 地理教學要符合實際情況。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師,在課程改革的環境下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經驗進行結合,并將自己身邊真實的案例運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課程中的應用,首先是要對地理知識進行推廣和使用,并且通過典型的個案分析,讓學生對地理的基本原理進行掌握,對基本規律、具體問題進行解決,讓學生看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會學、樂學,最終掌握地理知識。
  二、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變化
  1. 師生地位變化。高中地理課程改革和過去傳統課堂教學有直接的變化,對教師角色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在課程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師從過去單方面知識傳授者,逐漸變成了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在課程改革以后,學生體會到了構建知識的快樂,讓學生學而不厭。教師和學生也要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學生在學習中也敢想、敢爭論,敢于將自己的思想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2. 教學由課堂向課前、課外延伸。高中地理課程改革主要倡導自主、探究、開放的學習模式,在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習的過程。目前高中地理課程較少,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很容易淡忘。因此,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并且延伸。具體的做法是: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教師布置好下節課學習的內容,并且讓組長帶領組員進行討論。經過討論,在課堂上,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發言,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并且通過課前小組討論和學習使得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鞏固學過的知識。
  三、高中地理課程改革教學建議
  1. 教學方法創新與繼承相結合。課程改革提出后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有積極意義。首先,地理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的主要目標。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堅持教學理念,積極鼓勵教師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但是要避免流于形式、忽視傳統教學而走向極端。要充分發揮教學優勢,積極穩妥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對學習方法進行掌握,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2. 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在學生面前樹立榜樣。在課程改革環境下,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加強修養,進一步強化地理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要更新自身地理知識。教師要充分了解課堂,并且努力營造出具有創造性的課堂,更好地進行師生互動。
  3. 發揮教師協作能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參考相關教學材料,拓展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單兵模式,要和學校教師進行緊密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并且增加團隊協作能力,從而豐富教學資源,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四、結論
  當前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處于發展階段。因此,我們應該深刻地理解高中地理教育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質量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學會求知、學會生活。讓學生在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生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 增.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新舊高中地理課程目標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 2018.
  [2] 劉廣星.高中地理可視化教學的優化策略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8.
  [3] 鄧麗霞.回歸自然的高中地理綜合實踐課程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4] 李 碧.基于區域認知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ㄗ髡邌挝唬宏兾魇∨d平市秦嶺中學   7131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4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