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和錯別字過過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小學生在應用文字的過程中,錯別字的“發病率”特別高。小學生的錯別字現象日益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分析小學生錯別字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來預防這些常見的錯別字現象。
  關鍵詞:錯別字;成因;預防;改錯
  語文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批閱學生的作業時經常會發現學生寫錯別字的情況。盡管班級不同,學生不同,可學生們寫出的錯別字竟然相近。其中錯別字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同音代替、增減筆畫、形近干擾、置換部首、改變結構等。學生寫錯別字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1.學生不解字義、詞義。2.不知道成語的出處,不了解它的原意。3.做作業時書寫態度馬虎,不動腦筋,字形識別上的感知較為籠統,容易形成較為頑固的習慣性錯別字。4.識字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于將正確和錯誤的兩個字對比寫在黑板上,指出易錯處。這樣做有時反而會造成一種錯誤提示——本來沒出錯的學生經“提示”也出現了錯誤。
  那么,如何從源頭入手,預防小學生寫錯別字呢?我認為可以從漢字本身的規律、特點和學生的識字規律入手。
  一、串聯積累掌握規律
  漢字的構字和用字是有規律的。合體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構成,基本字大多是漢字的偏旁。學生掌握了基本字和本義的關系后,就可以由一個字引出一串字,掌握規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如:在教學“福”字時,根據以往的經驗,我知道學生易把“礻”寫成“衤”,便把“福、祝、神、祥、禮、祖、祈、禱”等字寫出,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過思考后明白,這些由“礻”組成的字大都與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關,與祭祀有關的字都是“礻”。
  二、科學解析提高效率
  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對于學生常常易寫錯的字進行解析時,要堅持科學的漢字觀,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可以提高生字的記憶效率,學生一般不會寫錯別字。如學習“初”字,學生覺得這個字和衣服沒什么關系,所以常把它的偏旁寫成“礻”。教師可告訴學生,“初”是會意字,表示“用刀裁剪布料是做衣服的開始”之意,本義是“開始”?!俺酢钡男瘟x關系明顯了,學生很容易就記住為什么要用“衤”了。
  三、刨根問底追根溯源
  有些詞學生不了解詞語的原意,因而容易把詞語中的某個字寫錯。教師引導學生追根溯源,了解這一詞語的意思或出處,學生就不會再出錯了。再接再厲的“厲”,許多學生會誤寫為“勵”?!霸俳釉賲枴弊鳛橐粋€成語,是有一定的出處的。據史料記載,唐朝時斗雞游戲廣為流行,“再接再厲”出自《斗雞聯句》中孟郊的詩句。接,作“交戰”講;“厲”通“礪”,名詞活用,作“磨快”講。意思是公雞相斗,每次交鋒之前先磨一下嘴。今天,人們常用“再接再厲”來比喻工作或學習要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學生了解了這一成語的出處,明白了它的意思后,就不會把“再接再厲”寫成“再接再勵”了。
  那么除了從教學的源頭,從字的形成就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印象之外,我們還要從以下方面提高學生改錯字的意識和能力:
  一、培養學生改錯意識
  在弄清楚學生會寫出錯別字的原因以后,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給予輔導和教育。很多學生確實不是不認真,不仔細,而是他寫錯了自己都不知道,當別人告訴他的時候,他一對,才發現真的錯了學生在作業中寫了錯字,一般來說,自己是意識不到的。因為錯字在他的腦海中是作為正確的字來記憶的。以前,對學生出現的錯字,我都耐心地幫助他們找出并圈劃起來,讓學生訂正。實踐證明,這種保姆式的方法收效甚微——由于學生在改正錯字的過程中,沒有經歷尋找和發現錯字這一過程,因此養成了不辨錯別字并加以改正的能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引導學生參與改錯的全過程。后來,在學生作業中發現錯字時,我不再好心地幫助學生劃出,只是在出現錯別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個標記,提示這里出現了錯字,要求他們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這樣做促使了學生參與改錯字的整個過程,培養了他們尋找錯字的意識。時間一長,學生具備了發現錯字的能力,在檢查作業時,便能夠自己找出作業中的錯字,為不寫或少些錯字打下了基礎。
  二、分散鞏固,反復強化。
  有些錯字之所以難以糾正,是因為這些錯字的寫法已經作為正確的知識記憶在學生的大腦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簡單地用一次性大量書寫的強化手段來達到改錯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做,只能暫時消除錯字,并不能根除;立即聽寫,效果還好,過上一段時間,仍舊會舊病復發。要解除出這個問題,應該采用分散鞏固的做法,其中,根據不同的年級,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對于一二三年級的學生,愛寫錯別字并且寫字十分潦草的,大部分都是因為對書寫筆畫十分不熟悉,這個基礎沒打好,造成了他們在寫字過程當中的混亂。這樣我們就要從簡單的筆畫開始教起,嚴格要求,按照筆畫和筆順寫好字,開始的時候最好求質量不求速度,熟悉以后,他們自然會寫快寫好。
  而四五年級的學生,寫錯別字多是因為對同音字和形近字區別不夠仔細和熟悉,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多一點去熟記這些類似的字,多找一點這方面的資料提供給他們辨別,這樣,自然可以避免錯別字多多。
  五六年級的高年級學生在學習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我們就可以充分挖掘他們的這種自學能力,讓學生把錯字集中在一個本子上,每天改正一兩遍,堅持不懈,反復強化。這樣堅持寫上十天半月,學生對出現的錯字心中有了數,且經過反復改正,才會比較徹底地消除大腦中的錯誤印象,代而以正確的印象,這時在運用中才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正確書寫。
  三、趣味練習,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了調動學生改正錯字的積極性,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抓出灰太狼”等尋找錯別字的游戲活動,既能練習改正錯別字,又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發現錯字、糾正錯字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四、拓寬渠道,因勢利導。
  現在的學生很小就喜歡電腦,寫字的機會大大減少了,很多都用上了鍵盤,其實電腦輸入的漢字中也是有很多錯別字的,而且因為在輸入過程中為了方便,很多輸入法只要鍵入一兩個拼音,就會出來許多同音字。有時候別說是孩子,即使是我們大人,為了方便,也就直接輸入錯字了,大家覺得只要對方能看懂就行。對于辨識能力還不強的小孩來說,這樣很容易誤導他們。所以,建議孩子在的使用電腦的時候,最好教他們使用五筆打字法,這樣就能減少錯誤。并且在平時注意讓孩子練字,增加他們寫字的機會,不要求寫書法,但是一定要工整正確。長久下去,必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8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