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無痕,潤物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占據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就目前小學作文課堂現狀而言,教師過于強調寫作技巧和方法的傳授,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由于缺乏寫作興趣,對作文的懼怕程度已經達到了“難以上青天”的地步。要想改變現狀,教師就必須要沖破傳統作文的條條框框,用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使學生愛上寫作。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無痕教育,無疑是最適合的作文課堂教育方法。
【關鍵詞】無痕;情境體驗;融入生活;課堂實踐
盧克謙說:“把教育意圖與目的隱蔽起來,通過間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給學生以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這就道出了無痕教育的真諦。我們在教學生作文時不要過于追求固定的模式,而是用一種自然和諧的方式實施教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我們要大力打造無痕作文課堂,使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
一、情境體驗,無痕滲透
語言文字以及其他的知識都是在情境中發生的,也是在情境中運用的。學生在作文時,寫得最多的也是他們對生活的體驗。我們帶領學生走進真實的情境,既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又能激發他們運用語言的內存動力。
為了讓學生寫好春天里的校園一角,筆者特意組織全班同學走進學校的生物園,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各個感官來仔細觀察,細心體會,鼓勵他們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去寫作。
學生通過視覺,看到了樹枝上抽出的嫩黃葉子;看到了爭奇斗艷的花兒。通過嗅覺,聞到了芬芳的花香味。通過聽覺,聽到了鳥兒嘹亮的歌唱聲;聽到了青蛙們的奏鳴聲。通過觸覺,感受到了草葉的柔軟。學生們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來感受大自然,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同時激發寫作的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是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的重要途徑。這些真實的活動情境能極大程度地調動廣大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開展的活動來展開寫作。此外,除了這些真實的情境之外,我們在習作教學的課堂上也可以將音頻、視頻、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有機集成,用圖文并茂、聲形輝映的完整形象再現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課堂由“苦學”變為“樂學”。
二、融入生活,無痕遷移
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但是,學生對那些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給學生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他們自然缺乏自覺的“作文意識”了。我們怎樣才能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素材“敏感”起來呢?我覺得可以通過“閑聊”把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到課堂。教學五年級下冊習作七《我熟悉的一個人》時,筆者是這樣跟學生展開“閑聊”的。
師:同學們,我們相識有多久了?
生:老師,您從四年級開始教我們,到現在已經兩年了。
師:看來我們也算是老熟人了。跟你們相識這么久我真想從你們的口中了解一下我這個人長得怎么樣,誰來說說?
學生紛紛舉手開始講。一個學生講完,如果有學生覺得描述得不夠具體或者特征不夠突出時就會舉手要求補充。
師:從你們的描述中我了解了我的外貌特征?,F在,我還想知道在與你們相處了兩年之久中,我做過的那件事情讓你們印象最深刻?
這時,學生開始搜腸刮肚的去回憶我與他們相處時所發生的點點滴滴。當有學生講到另一個學生也剛好想說的同一件事情時,兩個人就如同知音一樣,你說得不夠詳細或者講述得不夠生動時,我來補充。把整件事情的經過說得具體生動。
在這樣的基礎上,筆者開始讓學生玩兩個“猜一猜”的游戲。第一個是猜外貌。學生來描述班上同學的外貌,其他同學來猜這個人是誰。第二個是猜主角。一個學生講事情(不能說主角的名字),做過這件事情的學生就站起來,并讓主角評一評同學講得夠不夠具體生動。
通過“閑聊”長相,學生學會了認真觀察。通過學生之間不停的補充描述從而發現特征,于是就有了人物外貌描寫的素材。通過講相處時的事例就自然而然有了人物描寫的典型事例。最后通過玩游戲,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課堂實踐,無痕內化
對教材的學習就是在吸收和積累寫作素材與經驗,作文就是內化和運用教材中學到的東西。只有在課文學習中“厚積”,才能在作文中“薄發”。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讀寫結合。教師通過巧妙地借助課文經典范例,激活學生與經典范例類似的生活經驗,在作文中表情達意,促進寫作知識在類似的生活經驗中遷移。
在教學五年級下冊22課《臨死前的嚴監生》時,為了內化神態和動作這兩種人物描寫方法,筆者在課堂上出示了這樣的一道小練筆:假如嚴監生的老婆王氏也沒能猜對他的心思,他會有什么表現?請你用上今節課所學的人物描寫方法寫一寫。
學生從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悟出寫法,往往就出現了這樣的精彩一筆:嚴監生氣得直翻白眼,那兩個手指因為生氣而微微發抖。只見他兩眼朝著燈盞一瞪,手慢慢地垂下,不甘心地斷了氣。
在一次次的練筆實踐中,學生把課堂習得的寫作方法實行了內化。學會了運用語言,創造了精妙的語言。
那些生活情境水到渠成地進入習作中;那些天衣無縫的對話銜接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積累寫作素材;以生為本的課堂實踐,無不縈繞著我們,去審視自我,奔向遠方。
參考文獻:
[1]周昌菊.靈性課堂引領,無痕提升閱讀興趣——淺談培養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53.
[2]曲文文.小學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實踐與探索[D].青島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