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學習能力是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對學習者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指導、診治,使學習者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靈活運用于學習之中,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數學學習能力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它對于學生學好數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有效養成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作以下闡述。
  【關鍵詞】數學  學習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33-01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絕大部分學生課業負擔依然很重,學生平時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周末、假期還要參加各種輔導班、強化班,各種復習資料鋪天蓋地,魚目混珠。過重的課業負擔造成孩子嚴重的厭學情緒甚至厭世情緒,直接給教育帶來嚴重影響。筆者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發現,就數學學科而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課業負擔,還能增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下面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一、千里之行,始于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近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曾說:“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要養成良好的數學課堂學習習慣。我們常說:課內一分鐘,課外十分鐘??梢娬n堂效率對學習效果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因此,學會聽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需合理處理聽、思、記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到眼、手、心、耳高度統一,全身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2.要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作業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首先要注重作業的規范性,按時完成,字跡清楚,及時訂正;其次,要養成對作業反思的習慣。通過對作業的反思,能夠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查漏補缺,做到事半功倍。3.要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習慣。這一點,對初中生來說很關鍵,但也常常容易被忽略。很多學生往往急于完成課后的書面作業,而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預習則多半流于形式。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使學生真正熱愛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能使其專注于所學知識,有助于數學學習的成功。因為只有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有興趣,產生情感,學生自身才會樂于學習,才會積極獨立思考,才可能在整個數學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筆者認為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需關注以下幾方面:1.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個人魅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愛其業”。讓學生喜歡你這位老師,喜愛你教的這門課,才能激發其學習興趣。2.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和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努力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
  有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品質,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經歷知識探究過程,思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及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這能加深學生對獲得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學生一旦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去學習,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學習的興趣更濃,積極性更高,學習效果也更佳。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主要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1.教給學生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會學習、善學習、樂學習,從而達到“不教”的目的。比如解決學生“一做就錯,錯了再做,做了又錯”這個困難,筆者嘗試讓學生建立“錯題集”,事實上,改十道錯題的價值不亞于做十道新題。因此,對于每一次作業和測試的錯題都要仔細剖析,認真總結,搞清楚當時為什么錯,錯在哪,找到“病根”所在,對癥下藥,從而實現由“不知”到“知之”的過程。2.改變學習評價體系。評價具有導向和激勵的功能,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主動地學習,改革評價方法也就成了必然。除了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和測試中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作出積極評價,我們還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評價方式。評價的內容也可以囊括學生的學習觀、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自我監控能力、學業求助能力、學習反思能力等,另外還可以采用學校評價、家長評價、社會評價等,這些評價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體現標準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樣化,對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有積極意義。
  四、因勢利導——挖掘學生內在的數學探究能力
  新課程理念要求數學教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要求建構教師導、學生學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探究性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挖掘延伸,有效地使用教材,極大地發揮其教學功能;同時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和分析,根據問題的特定條件探索解題思路,以誘發學生的解題欲望,使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再者,教師不妨把開放性問題引進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以探索者的姿態出現,對問題進行觀察、試驗、類比和歸納,根據條件和結論加以推理證明,從而體驗成功的感受。
  總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鍛煉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要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采用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學習。但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我們必須根據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堅持不懈努力實施,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飛.初探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教師版2015,(2):17
  [2]儲祥鳳.淺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8,(2):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2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