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文育德,潤物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學習,“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薄皯撝匾曊Z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币虼耍Z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那么,二者應怎樣有機結合?我認為,要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露痕跡地滲透德育,以文質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學生,以優秀文化滋潤學生,在培育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62-01
  一、正確理解教材,把握德育滲透基本點
  語文,不僅有靈動的語言文字,還有強烈的道德情感。它不僅是人類交際、思維、生活的工具,還是人認知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強烈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對真、善、美的頌揚,或是對假、丑、惡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潔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寫照,或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熱情洋溢的贊美……無一不是作者某種思想感情的渲瀉,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語文老師應該充分把握好語文學科的這優越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把握德育滲透基本點,在教學中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頂碗少年》,講的是頂碗少年在表演頂碗時連續兩次失敗,最后在白發老者的鼓勵下終于獲得成功,德育滲透的基本點是引導學生明白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都不要退卻,有時候成功就在于再堅持一下的道理;《示兒》一詩的教學,除了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理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些膾炙人口的愛國詩句,還應關注德育滲透基本點:聯系“北定中原”的背景體會詩人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從中受到熏陶,激發愛國熱情……
  正確理解教材,把握德育滲透基本點,教學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學生的人格逐漸完善,成熟,逐步明白要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深入研讀文本,找準德育滲透切入點
  古人云:“文章不是無情物”、“凡為文以意為主”。文章豐富的情感是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是融合在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中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憂國愛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許多革命先烈、革命領袖人物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的動人故事,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義詩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們。他們的崇高精神,是通過他們的語言、行動、表情、心理等具體表現出來的。教師要深入研讀文本,善于抓住最能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語言文字,以此為德育滲透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讓學生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品析,深切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確或精神的可貴,把精神的種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
  如《狼牙山五壯士》、《我的戰友邱少云》、《倔強的小紅軍》、《紫桑葚》等課文,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表現了英雄人物的愛國激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教學此類課文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時代背景資料,展示關鍵詞句,讓學生細心品詞析句,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加上點撥,領悟人物高尚情操,從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和對和平的熱愛,德育自然滲透到了教學中。
  三、巧妙設計問題,落實德育滲透重難點
  教師肩負“教書”和“育人”這兩大重任。語文教學中把握德育滲透基本點,找準德育滲透切入點,也就把握了德育滲透的重難點。如何真正落實這些重難點,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又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啟發引導是關鍵。課堂提問是教師啟發引導關鍵。教學中,教師的問題設計得好,有啟發性就能引起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深化學生的認識。所以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問題,抓住課文中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提問,起到啟迪思維,深化所學的作用。
  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當學生學到邱少云被熊熊烈火包圍這一段時,思緒就會如潮水一樣翻滾的。這時候教師就要抓緊時機,巧妙地設計問題:“邱少云為什么一動也不動?”,“他怎么能做到一動也不動的?”,“假如他動了后果會怎么樣?”等。面對這一個個問題,學生就對問題的答案產生興趣,這樣就要積極地開動腦筋。從而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是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才會自覺嚴格遵守紀律并英勇獻身的。巧妙設計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了蘊含在課文深層次的思想內涵。
  四、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德育滲透延伸點
  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互相溝通,教學才更鮮活,才能進一步發揮育人的功能。教學中強化德育滲透,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拓展德育滲透延伸點,促進學生聯系生活進行理解、思辨、反思,增強課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教學《體育課》這一課時,在了解了涅利能爬上橫木頂靠的是自強、自立、鍥而不舍的精神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這節體育課讓我們明白了要怎樣做人?”把文本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更激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引發想說的興趣,學生在傾吐中進一步受到感染熏陶。
  總之,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自然融為一體,真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