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2018年高考Ⅰ卷中的食品添加劑問題為突破口,把SO2作為設計教學片段。分析高考對關鍵能力考查的具體要求,尋找健康教育的落腳點。介紹筆者在教學中基于真實情境,對健康教育的具體嘗試及獲得的教學啟示。高中化學教材中可挖掘豐富的情境教學資源,要在拓展、研究性學習中滲透健康教育。
關鍵詞:情景教學;健康教育;引導
2018年高考Ⅰ卷試題27題第(4)問:測量某葡萄酒樣品中的抗氧化劑Na2S2O5的殘留量(以SO2計)。該問以真實生活情境引入,圍繞食品添加劑的殘留量計算來設計問題。初讀此題學生普遍會有疑惑,為什么葡萄酒中要加Na2S2O5(題干告知:作為抗氧化劑),為什么可以用SO2來表示(添加劑與SO2間建立數量關系)。
此題關注了食品添加劑這個社會熱門話題。社會大眾對于添加劑這個詞有天然的抵觸心理。為迎合人們對健康的渴求,各種線下商家、線上微商常在產品售賣中打出“不含化學物質”之類的偽科學口號,科學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緩?;瘜W領域有句俗語:離開劑量談毒性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以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為出發點,設計以下教學片段。
一、 以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為主角
環節一:實物展示紅酒標簽:原料與輔料:葡萄汁與SO2,組織學生討論,發表看法。
它在廢氣污染處理的習題背景中出現頻率高。因此對它形成了既定印象:這是有毒物質。
環節二:提供知識卡片:
二氧化硫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起保鮮、防腐、抗氧化作用。
1. 殺菌劑。通過抑制微生物活動,推遲發酵開始時間。
2. 抗氧化。防止酒體的氧化而變色。
3. 增酸。調節發酵基質達到合適的酸度。
小結:合理使用二氧化硫,對葡萄酒的質量產生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如提高有機酸含量,降低揮發酸含量。
環節三:用數據和定量計算來辯證地看待添加劑SO2:
?、贇W盟規定:SO2的最高含量:紅葡萄酒中為160mg/l,
?、谑澜缧l生組織規定:每人按照體重算,吸入SO2的最大量應控制在0.7mg/kg/天。
?、墼陂_瓶后搖杯的時間里,葡萄酒中有30%-40%的SO2會跟氧氣結合而消失。
問題驅動:若成年人50kg,那么每日健康飲用量0.3-0.4L是否超標?
提示:按照我們提倡的葡萄酒最佳健康飲用量是男性每人每天0.3-0.4升,女性每人每天0.2-0.3升。
?。ò碨O2的最高含量來算,假設一天喝的葡萄酒為0.3升,再剔除與氧氣反應的SO2,喝入的SO2最高也就是160mg/l*0.3*70%=33.6mg。)
學生動筆計算,交流互動完成,形成共識:正規廠家出品的葡萄酒,適量飲用對于人體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環節四: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補充,交流討論,對SO2作為食品添加劑這一性質有客觀的認識。
教后體會:這次的教學嘗試,學生除了用常規的價類二維的角度去認識,還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到添加劑的積極作用,合理使用的積極意義?;瘜W與健康的關聯也不是簡單的是非判斷,而是有辯證,甚至是量變到質變的體現。我們在化學教學中要與時俱進地潤物無聲地滲透健康教育,老師要有自己的思考,通過對情境素材的真實再現,引領學生認識化學除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合成新物質外,在保障健康方面也有重大意義。
二、 健康教育在化學教育教學中的全方位滲透
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的特點是以真實的生活或者生產情境為測試載體,完成某個具體問題的解決,用知識點來突破,使能力考查落地。筆者在教育教學中,對健康教育方面,關注科學性和應用性,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結合生情特點,有以下具體的嘗試。
?。ㄒ唬?在課堂中挖掘素材,創設情境
注重應用及情境,就要求學生需靈活運用科學知識與技能,自行建構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ǘ?理論聯系實際,剖析典型事例
與時俱進,不拘泥于教材,將熱門時事和典型化學新聞事件,重大科技突破,電影片段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成為科學的傳播者,融入社會或者家庭生活。才能擁有“火眼金睛”,存真求實,明辨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陋習或者謠言。
?。ㄈ?結合研究性學習,指導學生對化學相關某些問題進行更深入且自主的學習
學生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方案,實驗、調查、收集證據,分析論證,得出初步結論的活動過程學習知識。在這樣的親歷實踐中學生增加生命體驗,在領悟與體驗中形成每個生命的個性化理解。這種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健康教育也就自然融入了。
學生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特別去關注某些課題。如對高中生飲食情況的調查;對市面各種軟飲料(奶茶、可樂、果酒)成分對比,分析利與弊;家居環境常見污染問題的研究;垃圾分類的原因和價值;燒烤食品的安全性探究等等。
三、 結束語
在中學健康教育中,老師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調動學生,滲透健康教育,力求體現真實和獲得感。健康教育滲透過程,既要體現學科的人文關懷,也要追求化學素養的提升。這要求老師為尋找合適的教學落腳點,通過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養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健康意識,彰顯化學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江合佩.高考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特點及教學啟示[J].中國考試,2019(2).
[2]王后雄.基于“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J].中國考試,2018(1):27-38.
[3]楊健,徐曉燕,金弢.PISA試題情境的特點及其對化學教學的啟示[J].化學教學,2014(11).
[4]蔣中云.化學教學中實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幾點認識[J].甘肅教育,2017(12).
[5]曹曉紅.體驗學習模型在生命教育中的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5).
作者簡介:李磊,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