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加強德育教育,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內外兼修,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其次,高尚的師德一定要建立在“愛”上,只有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真摯的愛,從小節抓起,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出德才兼備的接班人。
  【關鍵詞】道德;德育;榜樣;愛;小節
  教師是“立德樹人”育人理念的執行者,是踐行“立德樹人”育人理念的主力軍,是影響育人成效的關鍵因素。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心靈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塑造力,良好的教師師德性能起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下面我將如何育好學生,以高尚的道德熏陶學生,陶冶學生高尚情懷,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提升教師“內外兼修”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榜樣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精深的學業水平,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也,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處處為學生表率,用自己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學會做人。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學生善于“模仿”,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成為楷模。所以,教師一定要具備“內外兼修”是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榜樣,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
  一個具有高尚的情操,真誠的品格,優秀的作風,真誠的態度的教師,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學生“外在”和“內在”兼美的高貴品質。外在美體現為儀表整潔,談吐謙讓,舉止文明。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為學生樹立端莊大方,樸素整潔的形象。談吐優雅,舉止大方,時刻以和藹可親的形象展現出教師最美的一面。講課時體現語言美,板書時體現文字美,教態中體現氣質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高貴的品質。并時刻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從而感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現出“外在美”。思想道德中最重要的培養學生“內在美”。那么,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性格修養和積極奮進的心態以及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品格,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俗話說:“學生是教師的鏡子”,教師的方方面面影響著學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熞欢ㄒ龊脤W生的表率,凡是學生能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保證做到,決不失言。讓學生從小接受優良的道德品質的熏陶,從外到內,由內而外處處散發出高貴道德的品格。
  如果教師能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學生,善良和慈愛感染學生,信任和寬容感化學生,對事業的忠誠感動學生,日積月累長時間的對學生進行感染和熏陶,這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出高尚品格。這樣德育教育勝過千言萬語,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好雨知時節”,達到“育人于無聲”的德育效果。
  二、播種愛的種子,讓“愛”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感人者,莫過于情”,而情體現為“愛”。愛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紐帶;愛是增進師生的關系的潤滑劑;愛是啟迪學生的橋梁;教師的對學生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能醫治學生心靈的創傷;是迷茫中的燈塔,為學生照亮前面的路。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懷著一顆關愛學生的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深入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播種愛的種子,讓“愛”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培養出健康品格,情感豐富的好學生。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時主動地關心學生,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筆者班上的一位同學經常不交作業,上課違反課堂紀律,妨礙他人學習。筆者果斷請求家長協助教育,可是他家里人根本不關心他的學習生活。他是離異家庭的孩子,爸爸經常不在家,平時只有爺爺帶著自己。作為老師,筆者當時就下定決心不能這樣放任不管,如若不管,后果不堪設想。第二天,筆者把他叫到辦公室進行了一番談話。他斷斷續續地敘述家里的境況,他說他是人們眼中的“野孩子”,感覺大家帶著嘲笑的目光看他。爸爸不管,爺爺管不了他,同學們不愿和他交往,他感到很孤獨,即使生病了也沒人關心他。他說他覺得自己就像個孤兒,看到別的同學都有父母關心愛護,自己卻像沒人要的孩子,心里很難受。說著說著,他居然泣不成聲了。筆者的心里越聽越震撼,同情他的處境。這時,筆者摸了摸他的頭表示安慰和鼓勵。筆者和他談了很久,他敞開心扉訴說著,而筆者則是耐心地傾聽著并引導著,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深深的愛和關懷。臨走時,筆者還送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給他,對他說,想哭的時候就看這本書,并鼓勵他遇到困難時候就找老師。自從有了這一次的深刻談話以后,他改變很大,變得遵規守矩,加倍刻苦努力,成績進步很大,同學們都愿意跟他交朋友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許多。筆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被愛、被關注,從而使自己的心中有了愛,內心有愛的孩子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向上,發憤圖強。
  從這個事例中,筆者深深地明白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一種深愛學生的情感,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讓“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再而根深葉茂。以自己的愛心感化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學著去關心筆者,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關愛需要關愛的一切。因此,只有真心真意用“愛”打動學生,用“情”感動學生,用“行動”化解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三、從小節著手抓起,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道德品質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 ,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交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幫助學生培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帶給他們的受益卻是無窮的。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個人發展奠定基礎,一旦養成習慣,就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好習慣將會終生受益。從某一方面講:習慣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最重要、關鍵的階段。從小行為規范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經典有效的途徑。例如,小學生上學要佩戴好紅領巾,這對于樹立少先隊員的形象起著莫大的推動作用,作為教師就是應從這些穿著佩戴小節抓好學生的道德養成教育。再如,小學生必須文明用語,這是學生形象的塑造中關鍵作用的一環,作為教師一定從細節上把好學生的文明用語的這一關,這關系到學生形象好壞,素質高低的最直接的體現。小學生的這些文明用語,規范禮儀,都體現著他們的道德素養高低。
  在學習中的品質養成中,教師注重細節的培養對學生道德養成也至關重要,如課前預習習慣,書寫工整習慣,認真聽講習慣,細心寫作習慣,課后鞏固習慣,閱讀習慣,仔細觀察習慣,這些小行為習慣都體現著一個小學生的道德素養,如果能將這些規則規范真正內化成小學生的一部分,讓他們的習慣形成,那么教師注重培養好這些小行為習慣,對學生的道德養成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也勢必會培養出注重細節、扎扎實實、穩打穩干、耐心細致,做事情有條不紊的素質健全、心理健全、品德優良、全方位均衡發展的好學生。正所謂:“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四、結語
  教師鑄就的是人類的靈魂,是健康的人格。栽樹栽根,育人育心。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以愛打動人心,感化學生;在以人為核心的德育工作中,講究德育方法,從小節著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猶如“好雨知時節”,它在潛移默化中深入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情操。筆者相信:在不斷地付出和奉獻中,德育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培育出一輩又一輩的祖國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范坤.為師者要勇擔立德樹人的使命[J].廣東教育(綜合),2017(10).
  [2]朱桂梅.以尊重贏得感情 讓關愛走進心靈[J].師道,2013.
  [3]黃立青.小學德育中養成教育實施的三大路徑[J].廣東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0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