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各項教育學科都加快了改革的腳步。數學作為高中教育中必修課之一,也在新課程改革中確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數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與創新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只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實現教育事業良好發展、國家不斷進步的發展要求。同時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探究及分析,并提出相應有效策略,以期對高中數學教育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其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新課程改革中對高中數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運算及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形式,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探索新知識。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得比較被動,師生之間互動較少。這樣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數學教學效率甚微?!皩W習最好的刺激因素在于對所學物質的興趣”。所以,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的效果來說,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條必經之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的兩個方面進行主要的分析:首先,要進一步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好奇性,在教育工作中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進而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其次,因為高中課程較為復雜,并且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教學方式的無聊枯燥,許多籠統的知識很難被領悟,所以需要通過教學模式,讓課程講解以更加形象、容易理解、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學生可以在較為輕松的狀態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實現教學任務,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平面向量”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們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在學生面前放映出一些平面,然后在逐個把課本中的知識點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被直觀、形象的畫面吸引過去,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最后教師把平面向量的內容在逐個講解給學生,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漸漸地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了更加濃烈的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來自于數學教材、模擬試卷和數學練習冊。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會給學生布置很多練習作業,讓學生練習解答問題的能力。但是,要將學習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具有一定難度。新課改的實施,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題的答案是具有唯一性的,但是具有多種的解題思路,教師在教授課程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使得學生培養多方位思考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立體幾何數學題時,開始先要講解幾何的解題方法,其次讓學生自己思考向量解題法,這種解題方式一般在求二面角時才會使用,尤其是在二面角不好畫出來的時候,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收獲良好的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們可以通過提示,先讓學生解析是否能夠通過這兩個面的法向量的夾角求得二面角的大小,其次在提示學生通過已知的兩個向量和法向量垂直,求出兩個方程式,然后在為法向量的一個坐標賦值,進而得出法向量,算出正確的答案。
三、采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階層,教師在課堂上教授課程時,要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提問不一樣的問題,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向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提一些難度比較低的問題,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基礎,還能夠讓這一部分學生學習如何思考;教師可以向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提問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這樣能夠開闊學生們的思維。此外,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布置簡單性的課后習題,對于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布置強度高的課后習題,這樣的方式可以從不同的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
四、注重學生實踐體驗,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的知識點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所以,需要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們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時,要能夠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發現平時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以此,教師們在教育方式和內容的挑選上,要盡可能的舉出一些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例子,特別關注一些學生較為關心的問題,還有社會焦點,把數學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指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來處理和剖析實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利用數學實踐教學法把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聯系到實踐生活中,進而更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現出數學的價值。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解“直線的斜率”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們可以放映兩幅樓梯的圖片利用互聯網多媒體,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直接的觀察到兩幅樓梯圖片存在的差別,學生會覺得樓梯的陡峭和平緩的水平不一致,教師就會問學生,如何來測量并且描繪出樓梯的陡峭和平緩呢?學生會思考以及回答,用其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來表達出來,數學教師經過提問引出了坡度的定義和坡度的算法,從而由數學教師得出總結,樓梯的平緩陡峭的程度是通過坡度來表達描繪出來的,坡度越大,樓梯越陡峭。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的教學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了高中數學教育的基本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進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石艷.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3).
[2]呂慶回.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9).
[3]魏珉.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方法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4]蔣夏軍.視覺思維理論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