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小麥拌種劑對麥蚜、麥蜘蛛的防控效果試驗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社旗縣位于豫西南南陽盆地東沿,地處南亞熱帶與北溫帶交接處的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全縣耕地面積84 330 hm2,其中,小麥常年種植面積63 333 hm2,是全縣主導糧食作物。麥蚜、麥蜘蛛是社旗縣小麥生產上的常發性害蟲,具有發生面積大、蟲口密度高、為害減產重等特點。由于當前農村青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農村防治小麥病蟲害力量比較薄弱,往往導致麥蚜、麥蜘蛛因防治不力造成嚴重減產損失。近年來,社旗縣大面積示范推廣小麥高效拌種劑和種衣劑拌種技術防控麥蚜、麥蜘蛛,為篩選出對麥蚜、麥蜘蛛防控效果較高的拌種劑和種衣劑,2017—2018年,社旗縣農業局對5種拌種劑或種衣劑進行藥效對比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ㄒ唬┰囼炋锘厩闆r
試驗地選在社旗縣興隆鎮夭莊村委5組農戶杜龍堂責任田,田塊面積4669 m2,土質為沿河輕沙質黃壤土,中上等肥力,排灌條件良好。小麥于2017年10月13日播種,品種為泛麥8號,10月20日出苗,11月8日分蘗;2018年2月15日返青,3月10日拔節,4月20日抽穗,4月25日揚花,5月6日籽粒灌漿,6月2日收獲。試驗田于揚花期末期(2018年4月28日)對各處理小區開展了“一噴三防”,每公頃選用48%毒死蜱乳油450 g+2%阿維菌素150 g+80%戊唑醇450 g+“漯效王”液肥750 g+水225 kg葉面噴施,有效控制了小麥生育后期病蟲害,確保試驗田小麥正常生長。
?。ǘ┰囼灢牧?
試驗藥劑有5種,分別為:農貝得“小麥一拌無蚜”拌種劑,由河南省農貝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喜拌”種衣劑,由河南大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倍靚”小麥拌種劑,由青島金爾農業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可??砂琛卑璺N劑,由河南省錦銹之星農作物保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高巧”種衣劑,由德國拜爾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ㄈ┰囼炘O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農貝得“小麥一拌無蚜”拌種劑1套500 mL拌麥種25 kg;處理2:“喜拌”1套500 mL拌麥種25 kg;處理3:“倍靚”300 mL拌麥種20 kg;處理4:“可??砂椤?套120 g拌麥種25 kg;處理5:“高巧”1套50 mL拌麥種12.5 kg;處理6(CK)清水500 mL拌麥種25 kg。
試驗按隨機區組排列,每處理重復3次,每處理小區長20 m,寬3.335 m,面積為66.7 m2,每小區播種量1250 g,折每667 m2播種量12.5 kg。播種機為“豪豐”牌機播耬。
?。ㄋ模┱{查方法
試驗共調查7次,其中,麥蚜、麥蜘蛛蟲口消長動態調查6次,分別為:越冬前(2017年12月15日),越冬期(2018年1月15日),返青期(2018年2月15日),拔節期(2018年3月15日),抽穗期(2018年4月20日)和揚花期(2018年4月25日)。蚜蟲調查為每次每小區取2點,每點100莖,共200莖記載蚜蟲發生量。麥蜘蛛調查為每次每小區2點,每點1行尺共2行尺,記載麥蜘蛛發生量。第7次調查為小麥成熟后收獲前的測產調查,每小區測2點,每點1 m2,共2 m2測查有效穗數折算畝穗數,每點順行連取10穗剝麥穗粒數,計算單穗粒數,每小區收取50株植株樣品,待曬干后測查各小區小麥千粒質量。
?。ㄎ澹┊a量計算方法
產量計算方法:每667 m2產量(kg)=畝穗數×穗粒數×千粒質量×10-5×0.85。
二、結果與分析
?。ㄒ唬┓乐涡Ч?
1.對麥蚜的防控效果。由表1可知,處理1至處理5對麥蚜的防控效果都很突出,從越冬前的小麥苗期到抽穗揚花期一直把麥蚜控制在百莖500頭的國家防治標準以下,特別是處理1和處理2的防控效果更為優秀。
2.對麥蜘蛛的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5種拌種劑對麥蜘蛛都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能夠把麥蜘蛛有效控制到揚花期或抽穗期,使其發生量控制在國家防治指標(單行尺200頭)以下。從比較來看,處理1防效居第1位,平均相對防效71.62%,有效控制時間持續到揚花期;處理2居第2位,平均相對防效70.39%,有效控制時間持續到揚花期;處理3、處理4、處理5有效控制時間持續到抽穗前期,平均相對防效分別為63.77%、61.99%和58.63%。
?。ǘy產結果
由表3可知,5種拌種劑都表現出顯著的增產效果,其中,處理1居第1位,增長率15.18%;處理2居第2位,增長率14.19%;處理4居第3位,增長率13.8%;處理5居第4位,增長率13.33%;處理3居第5位,增長率11.62%。
?。ㄈ┧巹┏杀九c效益
從藥劑成本看,以每667 m2需種量12.5 kg折合拌種劑成本,處理1為12.5元,處理2為15元,處理3為10元,處理4為15元,處理5為25元。小麥以市場價2.3元/kg計算,扣除拌種劑藥劑成本后,各處理每667 m2增純效益分別為:處理1為191.58元、處理2為175.69元、處理4為170.54元,處理5為154.22元,處理3為146.17元。
三、小結與討論
試驗證明,在當年小麥蚜蟲中度至中度偏重發生年份和麥蜘蛛中度發生年份,參試的5種拌種劑對麥蚜有效控制期持續到揚花期,使其發生量控制在國家防治指標(500頭/百莖)以下;把麥蜘蛛持續有效控制到揚花期(處理1、處理2)和抽穗期(處理3、處理4、處理5),這樣可減少1~2次田間用藥,從而減輕化學農藥的污染,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在小麥揚花期前后,由于多種病蟲害混合交織發生和為害,特別某些病蟲嚴重暴發流行情況下,就應及時采取防治手段適時控制蟲害,確保小麥增產增收。此外,鑒于麥蚜、麥蜘蛛存在突發、重發和暴發的可能,對此,建議各級植保職能部門,要加強小麥病蟲害監測預報,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消長動態,既充分發揮拌種劑的防控效果,減少田間化防,又避免因后期某些病蟲重發而造成的減產事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