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麥條銹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麥條銹病是影響小麥生長的主要病害之一,對小麥生產具有嚴重的損害,因此需要針對小麥條銹病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采取相關的防控措施,有效緩解小麥條銹病的問題,促進小麥的生產發展。
1河南地區小麥條銹病發病現狀
小米銹病葉背稱作小麥黃疸病,是小麥種植過程中多見的病害,銹病分為條銹病、稈銹病、葉銹病三種,其具有傳播范圍廣、發病時間快、危害程度大的問題,屬于重大病害。小麥銹病中條銹病的發病率最高,發生較為普遍,同時危害程度最為嚴重。當小麥條銹病發病時,可導致小麥減產30%以上,嚴重時甚至可以出現徹底絕產。小麥小銹病在我國各個地區均有發生,近些年來在華北、西北以及我國的東北地區小麥條銹病的出現較為頻繁。其中河南地區的已經有十幾個地區相繼發生小麥條銹病問題,且發病的面積較大。小麥條銹病在河南省平均的發病率為5%左右,在一些發病較為嚴重的地區,區域發病問題可達到100%,因此對河南省小麥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小麥條銹病主要在河南的南部地區發生,并由南到北逐漸傳播,南部氣地區的小麥條銹病問題最為嚴重。
2小麥條銹病的癥狀
小麥條銹病主要影響小麥的葉片,其發病部位在麥葉上,其次是小麥的葉鞘和莖稈,有時也會在小麥穗部、穎殼及芒上發生。小麥在苗期感染條銹病,其幼苗葉片會出現發黃的現象,同時產生鮮黃色的夏孢子堆,呈現出輪狀。當小麥的成株葉片感染條銹病,在發病的初期會出現夏孢子堆,其形狀為小長條狀,顏色為黃色或者枯黃色。隨著小麥條銹病病情的不斷賤種,小麥葉片表面出現破裂,有銹褐色的粉狀物產生。在小麥生長至成熟期時,發病的小麥葉鞘上出現卵圓形的黑色夏孢子堆,同時生成鮮黃色的粉末。對于小麥三種銹病來說,其癥狀的區別在于葉銹病的孢子堆主要集中在小麥的葉片上,呈現出紅褐色,顏色相對于稈銹病要淺一些,并且孢子堆也比稈銹病小,小麥稈銹病的發病溫度的介于稈銹病和條銹病之間。當小麥發生嚴重的條銹病和葉銹病時,其癥狀相似,因此容易混淆。但是小麥葉銹的夏孢子堆圓形較大,且分布不規則,出現在小麥葉片為主,當小麥成熟時葉片的表皮開裂一圈,這一癥狀與小麥條銹病有一定差異。另外,三種銹病的主要區別在于小麥葉銹病呈現為行狀;葉銹病發病較為分散,沒有規律;稈銹病發病表現為大紅斑。
3小麥條銹病的發病條件
小麥條銹病病菌耐高溫的能力較差,因此難以在夏天炎熱時期存活。在小麥收割的過程中,一些條銹病病菌隨風飄到較為寒冷的高原區域,完成越夏,當小麥在秋季出土后,在高原越夏的部分病菌又重新飄到麥田,造成麥苗的感染。小麥秋苗感染病菌的情況與菌源地區的距離有關,距離菌源地區越緊,越容易發生條銹病,這也是河南南部海拔較高的地區一發病的原因。在每年的十二月左右,此時河南地區與的溫度降低到1度左右,此時小麥條銹病能夠在麥苗上完成越冬。在來年小麥返青后,完成越冬的菌絲開始復蘇,并大規模擴散。在氣溫升高到5度左右,此時菌絲開始產生孢子,一旦遇到春雨或者結露,條銹病的傳播擴散速度會大大加快,出現流行趨勢,所以在每年的小麥返青期,是小麥條銹病發病最為嚴重的時期。如果小麥在冬季出現大面積感染問題,在年后開始降雨時期,出現大規模流行的概率較高。當遇到比較干旱的年份,小麥條銹病的傳播會受到阻礙。
4小麥條銹病的防治措施
4.1小麥條銹病主要通過氣體傳播病害,首先要使用具有抗病能力的小麥品種,同時配合藥物進行防治,采取相應的栽培措施,對小麥條銹病進行綜合防治。
4.2在適當的對小麥進行播種,可以采用適時晚播的方法,規避小麥條銹病的易感染期,減輕小麥小銹病的發生。
4.3對麥田進行合理的灌溉,在雨后要及時對農田進行排水,保持土壤的適當濕度。如果后期小麥條銹病發病較重,則需要進行適量灌溉,減少損失。
4.4加強麥田的管理,及時除草,充分施肥,盡早對麥田進行追肥。在施肥時建議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同時搭配磷、鉀肥的使用,合理配比配料,速效氮肥的使用量要適當,避免小麥出現貪青晚熟,加重條銹病的病情。在小麥生長至分蘗到拔節期時,要及時追加草木灰、鉀肥,在生長至拔節到抽穗期,噴施磷肥,增強小麥的抗病能力。
4.5藥劑拌種是控制病菌的常用方法,通常采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按照每千克種子加1g藥劑的量添加,將種子充分浸泡并晾干后進行播種。
4.6可用于防治小麥條銹病的藥劑種類較多,最常用的藥劑有新型三唑類殺菌劑,比如氟環唑懸浮劑每畝或丙環唑乳油。在冬季如果小麥田間出現小麥條銹病問題,需要及時進行防治,將周圍1千米以內的區域中間防護。春季小麥發病時可以采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防治,每畝地使用50g左右,每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使用二至三次,能夠有效控制病害。
綜上所述,小麥條銹病是影響小麥生產的主要病害問題,能夠對小麥產量造成嚴重打擊,因此要選用良好的品種,架起田間管理,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以此提升小麥的質量。
?。ㄗ髡邌挝唬?71800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正村鎮農業服務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