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綠色防控策略與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領域中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提出了相應的綠色發展、綠色生產的環保措施,越來越多的農田都在實施以綠色防控為主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闡述了綠色防控的基本含義,分析了我國目前綠色防控所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綠色防控技術是我國提出的一項環保策略,而關于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則是以農業生產為中心,減少農業生產中不必要的損失,在防治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生態。該技術目前被廣泛應用在水稻病蟲害的防治中。1 綠色防控理念的提出
綠色預防理念的原型于1950年推出,人類生物學家分析人類生態系統與人口之間的關系,提出了綜合生物控制的概念;其次是聯合國在1970年,食品組織正式提出病蟲害綜合治理。核心思想是研究病蟲害的生活習性及其與環境關系,并采用環保措施控制病蟲害給農作物帶來的威脅。我國在2010年底提出了綠色預防的控制措施,其綠色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防御控制環境來減少使用化學農藥的控制措施,以控制病蟲害發展勢頭,同時建立綠色預防理念,將現有的一些防控措施以及理念進行改進。
2 我國農業領域中綠色防控的運用現狀
2.1 調理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利用生態來調整環境的技術主要分為人工調整控制和生物自我治理。這種方式是通過分析病蟲害所需要的生長條件,然后通過人工手段破壞病蟲害的生長環境對其進行消滅。
2.2 物理誘殺技術
物理和化學捕集技術主要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通過設置偽裝樣本和害蟲信息素氣味消除農田中的害蟲,例如,在稻田中建立太陽能電子殺蟲器,能夠有效減少稻田中的天牛和葉蟬等害蟲;還有一種較為先進的防控技術是利用昆蟲的激素進行防治,其能夠捕捉到昆蟲的性激素,從而打亂昆蟲的交配繁衍,從根本上解決病蟲害的防治。
2.3 生態治理方式
生物防治技術的原理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控制昆蟲的數量,主要用于水稻的防治中,如赤眼蜂、瓢蟲和其他天敵,如赤眼蜂幼蟲可寄生在水稻害蟲的卵中,使害蟲在幼時被殺死,同時也降低了化學品引起的副作用。
2.4 合理使用農藥
科學的藥物技術是對農業病蟲害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得出使用的危害,然后用科學的方法來匹配農藥的數量以及經常使用或使用強烈的抗毒副作用低毒化學農藥,如毒死蜱、井岡蠟芽等。不斷改變農藥種類,做到混合使用控制方法,在加強病蟲害監測的同時,不斷分析病蟲害生活習慣,研究出治療農業害蟲的正確藥物[1]。
2.5 合理的栽培方式
該技術在水稻選擇過程中,挑選出優秀的水稻種子,在特定環境中嚴格地篩選并使用新技術,能夠提高水稻種子抗病能力。同時,采用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例如,種植水稻時,采用合理的種植密度來協調水稻病蟲害的生態循環以及生態環境,從而達到生物控制的目的。
3 我國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我國推行的綠色防治措施已經完成了一大部分,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我國農民的人口基數大且缺乏相關的科學防治知識,推動這一概念和技術的發展過程仍舊緩慢。目前,我國的綠色防治技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我國的綠色防控技術進展過慢,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多數的農民對于這種防治理念沒有足夠認識,依舊堅持著比較傳統的農藥殺蟲技術,嚴重阻礙了我國綠色防控發展的腳步,且防控技術太過于單一。②采用綠色防治技術的示范園區少。許多稻田仍在使用比較過時的驅蟲方法。③促進防控技術的方法不夠合理。許多農民不愿意采用新的科學技術[2]。同時,防控技術的能力也不夠成熟,我國的防控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預防和控制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為此,首先,國家必須加大對綠色防治技術的發展力度。采用先進的環保預防和控制措施,建立新的預防控制系統和生態治理理念。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農民對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推廣這項新技術。最后,在經濟上支持新技術的推廣,并且可以讓使用新技術管理病蟲害的農民得到補貼,以加快推廣的速度。
4 總結
我國近幾年的綠色防控措施的開展是很有必要的,綠色防控的治理理念在保障農作物生長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經濟收入。在農業領域實施綠色防控,是我國治理環境措施中最為理想的措施,但目前這種措施的普及還存在一定的困擾,因此我國的農業部門要加快推進這種理念。
參考文獻:
[ 1 ] 王建強,王強,趙中華.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的對策建議[J].中國植保導刊,2015,35(08):70-74.
[ 2 ] 夏尚有.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現狀與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1):67-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