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玉米主要病蟲害及其綠色防控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病蟲害,通過農藥進行殺蟲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在“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畹挠绊懴?,綠色防控技術得以應用,對玉米常見病蟲害起到了有效的防治作用。通過合理種植、物理誘殺、生物防治等方法不僅能夠保證農作物的質量,還能夠保護生態環境,達到保質增收的效果。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
  玉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市場需求量較大。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優質、安全成為飲食關注的焦點。由于自然等不可抗因素,玉米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各種病蟲害,影響其質量和產量,例如玉米螟、地下害蟲、粘蟲、絲黑穗、蚜蟲、雙斑長附螢葉甲、大小斑病以及紅蜘蛛等?;瘜W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較為常用,但常常會影響玉米的品質以及自然環境?!肮仓脖?、綠色植?!币约啊邦A防為主、綜合防治”的農產品安全防治理念在2006年全國植保工作會議中提出,在近幾年得到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應用。綠色防控就是將農田生態系統看做一個整體,在農業防治的基礎上,最大化的利用病蟲害的自然天敵、干擾和破壞病蟲害的生存條件,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達到降低病蟲害的作用。
  一、玉米螟蟲害分析
  玉米病蟲害較多,以玉米螟蟲害為例進行分析。玉米螟又叫玉米鉆心蟲,屬于鱗翅目、螟蛾科。在玉米、棉花、高粱等農作物中較為常見,對農作物危害較大,通過常規的農藥防止技術效果不顯著。在玉米新葉期,玉米螟的初孵幼蟲食用植物的葉肉或者還沒展開的新葉,造成排孔花葉;三齡后的幼蟲對玉米的莖稈進行鉆蛀,直接危害玉米花苞、雌穗雄穗以及莖稈,阻礙玉米植株對營養和水分的吸收,影響植物健康生長。由于植株的莖稈發育受阻,較為脆弱,很容易被折斷,雌穗的發育不良會直接導致玉米籽粒霉爛和缺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二、綠色防控技術內容
  1.種子選擇與攪拌。不同的玉米品種抗病性存在差異,在玉米種子的選擇方面要優先選擇豐產性好且抗病性強的品種。同時,為了防止玉米粗縮病的產生,不播春玉米也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種子攪拌環節將7.5kg的玉米種子與30ml高巧、40ml萎銹福美雙以及400ml水進行均勻攪拌,晾曬10分鐘之后再播種。高巧和萎銹福美雙能夠有效防治螻蛄、金針蟲、小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防止玉米絲黑穗病,還能夠在農作物的苗期對蚜蟲、薊馬進行防治,并緩解玉米后期病毒病對農作物的影響。此外,通過這種方法拌種能夠促進玉米根系發育,保證苗齊苗壯,達到保質增收的作用。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發現,通過高巧拌種后的玉米增產可以超過32.5kg/667m2。
  2.性誘劑誘殺技術。性誘劑誘殺技術具體是指在蟲體成蟲羽化開始時期(大約是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將誘捕器放在麥田、玉米田以及菜田等蟲體交尾場所,一般情況下1個誘捕器能夠覆蓋667m2的農田。此外,還可以通過自制誘捕盆誘捕,誘捕盆可以采用直徑為30cm的塑料水盆,將其注滿水,在其中加入適量洗衣粉,并在水面距離盆沿大概2cm的位置懸掛誘芯,并用三腳架支撐放在田地里,為了成功誘捕需要將水盆位置高出玉米作物頂端10-20cm,使用時間可以達30天,在水量不足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并將盆中誘捕的成蟲撈出處理。性誘劑誘殺害蟲不僅能夠誘集大量成蟲,還能夠增加使用時間。此外,這種誘殺方法省時省力,不需要每天維護,能夠抗拒自然環境對誘殺的干擾,靈活性較強。
  3.物理殺蟲技術。玉米螟具有趨光性,通過這個原理進行誘殺設計能夠有效防治玉米螟成蟲,綠色安全,誘殺效果較好。物理殺蟲的原理主要是通過高壓汞燈和頻振式殺蟲燈對玉米螟進行誘殺。安裝位置可以選擇玉米秸稈集中處或春播玉米田中,高壓汞燈的規格選擇200 W或400 W,燈下方可設置捕蟲水池,物理殺蟲的防控面積較大,一般情況下每盞燈的防控面積可以達到16.67-20hm2 。如果采用頻振式殺蟲燈則不需要設置水池,誘殺時間一般選擇5月下旬,常見的頻振式殺蟲燈為“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效果較好?!凹讯唷鳖l振式殺蟲燈的誘殺原理是通過光、波、色、味4 種方法,在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防治面積較大,能夠誘殺多種害蟲,還能夠減少害蟲落卵量,從根源處降低害蟲的基數和密度,節約能源,還能夠保護害蟲的天敵,減少農藥的使用和害蟲的抗藥性,綠色安全,保護環境。頻振式殺蟲燈的安裝范圍是每盞2.67hm2,頻振式殺蟲燈應用范圍較廣,能夠誘殺農、林、果樹等87個科目的1287多種害蟲。在實際應用中發現,頻振式殺蟲燈可以將害蟲落卵量降低到70%左右,極大的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
  4.生物防治。蘇云金芽孢桿菌、白僵菌、赤眼蜂等在生物防治技術中均較為常見。蘇云金芽孢桿菌防治技術可用于玉米螟蟲害高峰期,使用的BT金芽孢桿菌屬于細菌性殺蟲劑,在蟲害防治方面應用較廣,防治作用顯著,且沒有殘留,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避免了對人畜以及害蟲田地的傷害。在使用后,害蟲不容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最為穩定。玉米螟的防治用藥量控制在375-500ml/667m2之間最為適宜,在危害盛期保證2-3次施藥。3-4天為最佳間隔期。由于生物防治技術是通過胃毒作用,因此需要使用容量較大的噴霧均勻覆蓋至整株植物,噴灑時間為下午4點以后。如果下雨需要補噴藥物。赤眼蜂防治技術則是通過松毛蟲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破壞卵的作用減少幼蟲孵化;白僵菌防治技術是通過真菌寄生昆蟲的方法將其消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通過安全、綠色、有效的方法保質增收,要根據實際病蟲害的防治情況靈活選擇多種防治方法,通過合理種植、物理誘殺、生物防治等方法不僅能夠保證農作物的質量,還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此外,盡量全面落實綠色防控技術,實現全面覆蓋,從而確保每種操作技術的實施及開展順利進行。加強有效結合化學及生物防治是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重點,在培育健身及種植抗病品種的同時,科學防控尤為重要。根據地理位置及地質條件,綜合防治,有助于降低毒副作用,包括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及農業防治,從而保證玉米生產純天然、綠色無污染。
  參考文獻:
  [1]李曉河, 麥岱玲. 鮮食玉米主要病蟲害及其他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 2017(5):201-202.
  [2]何季東. 簡析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 南方農業, 2018, v.12(20):64+67.
  [3]王曉琳. 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 吉林農業, 2017(3):85-85.
  作者簡介:李曉娜(1990-01-01)女,漢族,山東昌邑人。助理農藝師,助級十二級,碩士研究生,單位:吉林省遼源市農業科學院,研究方向:玉米栽培育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