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有企業融資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國有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突現,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有利于加強對國有企業融資監管的力度,防范債務風險。本文在分析國有企業加強融資管理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當前國有企業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國有企業融資管理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 企業融資 融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9)02(b)-059-02
  企業的成長發展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密不可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融資。大多數國有企業在融資時過度依賴于當地政府干預,并不能完全依靠企業自身能力去融資。隨著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出臺,各級地方政府加快了建立規范的舉債融資機制,加強對融資條件的審查。特別是對國有平臺公司,更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加強對企業舉債融資的監管力度,防范債務風險。
  1 當前國有企業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1.1 融資結構不合理
  融資結構是企業通過不同渠道、不同的融資方式所籌到的資金在企業負債中的比重。高效的財務管理水平及合理的融資結構是關系到企業資產能否高效運行的關鍵。企業要想長遠發展,需加強企業融資結構的多元化,提高資金綜合效率,努力尋找一個與企業戰略發展相吻合的最優融資結構。
 ?。╨)國有企業如果單純依靠采取內源方式融資,如:政府政策性撥款或補助,企業自身的經營利潤。雖然無需對外支付股息或利息,也不發生融資費用,也不存在違約的風險。但隨著國家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加速推進,政府政策性撥款或補助將越來越少。企業只能依靠自身的經營利潤所帶來的留存收益來維持,但國有企業因自身及市場化的影響留存收益獲得的現金流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所需的現金流量,必然導致國有企業對外源融資強烈的依賴性。
 ?。?)由于國企與商業銀行具有同根同源的關系,商業銀行長期以來的一種觀點:貸款給國有企業沒有風險,因為地方政府差不多總會出手相救。致使商業銀行弱化了對國有企業約束,導致國有企業產權關系不明確、長期高度依賴于銀行貸款,有些企業出現了“不怕利率高,就怕借不到,再多也需要”的做法。導致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財務信息的質量不高。受資本市場利率及融資費用等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不再愿意向國有企業發放長期貸款,致使國有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在負債總額中占比越來越大。國有企業財務信息質量低下,融資難問題已經突現。
  1.2 融資模式單一
  目前金融市場推出的融資模式多種多樣,可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自主融資和政策性融資、境內融資和境外融資等。直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金融行為。包括商業票據、銀行貸款、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保證借款等;間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實現資金融通的行為。如:銀行委托貸款、融資租賃等。政策性融資是根據國家的政策、政府信用為擔保、政策性銀行或其他銀行對特定的項目提供的金融支持。如:農發行貸款、國開行貸款等;國有企業由于跟銀行的關系比較密切,比較傾向于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來獲取資金,導致其資金渠道的單一,無法取得充足的資金保證。
  1.3 融資制度不完善
  國有企業有融資需求時,通常都是比較大的項目、要求的融資規模和資金需求量都是比較大的。企業在制定融資方案及實施過程中通常會存在以下問題。
  (l)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制定融資方案和對融資方案的決策時,因集體負責制淡化了責任承擔。受領導政績、領導考核指標、領導意見偏好,對預期的迎合而失去了最重要的獨立性,影響其對融資方案判斷。如有些企業為了追求眼前利益,完成企業的考核指標,項目倉促上馬、盲目擴大融資規模,導致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將企業置于巨大的風險之中。
 ?。?)雖然制定了一定的融資預算方案,但對融資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的缺乏管理。由于受領導政績、資金壓力等情況干擾,經常會出現對融入資金時間缺乏合理的安排,籌資過程中會出現惡性增資、出現資金富裕、存在資金閑置等現象增加了融資成本,導致企業對引入資金的利用率低下。
  (3)對資金的管理不夠細致,資金使用規范性較差,會出現資金亂使用的情況。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超額采辦,造成資金浪費。有些管理層出現將資金用于“面子工程”上,使真正需要投資的地方資金投入不足,影響項目的順利開展,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1.4 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需提高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企業融資面對的是更加復雜的金融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在新形式下的融資過程與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財務人員不僅要在專業技術上與時俱進,還要在行業知識方面、法律知識方面等有所提高。
  1.5 缺乏有效的企業財務人員績效體制
  國有企業財務人員普遍存在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使得財務人員缺乏學習進取的精神,工作中不求上進,得過且過,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2 完善國有企業融資管理的對策措施
  2.1 合理化的融資結構
  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階段,特別是國有平臺公司,主要承擔地方重點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時期,由于實行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少,建設任務重,融資需求巨大。國有平臺公司在這一段時間對中國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發揮了資金供給方面的基礎性功能,但國有平臺公司并不具備自主盈利能力,只能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盈利。國發[2014]43號的推出,國有平臺公司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優化融資結構成為國企改革中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銀企關系市場化,要處理好與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進一步規范平臺公司融資行為,盡快轉型為市場化運營的國有企業、依法依規開展市場化融資行為,不再依靠政府干預來獲得資金。要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推動產權制度改革,完善企業的兼并破產機制,發揮其對國有企業的約束作用,促進國有企業融資行為的規范化。完善銀企關系,建立市場化的契約關系,減少政府行政干預,借助銀行的資源優勢,為企業規避風險提供有效的指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解決內源融資不足的問題。   2.2 多元化的融資模式
  國有企業在地方上一般主導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其融資的金額普遍較大,隨著利率市場的深入,銀行等金融資機構對中長期貸款的風險進行規避,對提供中長期貸款興致不高,偏向于發放短期貸款。而企業的管理者由于對資金需求量較大.對中長期融資需求更加強烈。為了緩解銀行與企業之間的矛盾,企業需對融資方式進行調整。國發[2014]43號的推出,國有公司通過銀行信貸體系進行融資受到了嚴格監管,國有企業要建立以市場經濟原則為基礎的資本市場,促進融資方式的多樣化,采取發行企業債券、信托融資、融資租賃、私募基金、私募股權、成立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
  國有企業要采取長短期貸款相結合,應用銀行貸款、政策性融資、企業發行債券、采取股權融資、發行私募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相結合。使得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所有者權益占資產總額的比例都能更加趨向于公司有利方向發展。要從靠政府轉向靠市場,從靠資源轉向靠創新、規范融資行為、發展債券市場,優化融資結構。
  如: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首先應加強對債券發行的管理,促進債券發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發行債券這個財務杠桿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其次還應對債券的品種及結構、規模等進行設計,分散債券的風險,可通過網上交易等方式,增加企業債券的流動性。
  國有企業還應規范企業之間的融資擔保行為,對其所擔保的企業及其所擔保資金涉及的項目應做到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因為被擔保企業發生違約等問題而影響自身運轉。
  2.3 建立健全的融資制度
  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須加強對融資過程中細節化的管理工作,在企業融資前先要進行合理的預測,包括制定項目資金的到位時間與資金使用的時間表、對建設項目投資現金流的估計、對投資項目風險的估計、并制定最佳的資本預算。根據資本預算來確定融資規模,并確保其融資規模能夠與本企業的融資能力及未來戰略發展目標相適應,并制作多個融資方案,提供給企業專門的融資評審委員會審核。評審委員會可將融資方案進行內部公開討論,結合本企業的戰略規劃、融資規劃、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等指標,并結合及當前的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市場等因素,對多個融資方案逐一審核,對可能存在的融資風險預先進行合理的評估,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篩選出最合理、最優的融資方案。在確定融資方案后,還要對融資方案實施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監控,并結合市場因素、企業投資項目的實施情況來調整融資方案,不斷的完善和改進融資方案,使之能夠更具合理性與科學性。并加強對到位資金后續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現資金閑置及資金緊張的情況。
 ?。?)企業應當建立對相關財務人員作定期培訓機制,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職業道德,保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對融資方案決策上保持獨立性,避免因領導政績、考核指標等因素,影響融資方案選擇。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人員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
 ?。?)建立融資方案審核小組,小組的成員可以來自企業各個部門,但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融資方案是否過于剛性或過于隨意,需要小組成員應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作出專業的職業判斷。同時加強融資監督體系的建設,優化責任監督機制,使篩選出的融資方案能夠順利的實施、更高效運行。
 ?。?)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立一套有效的內控機制,保障項目的運行、資金的管理,實現專款專用,避免項目資金出現挪用、擠占等。保證項目資金的投入,使項目能夠順利的開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4 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
  國有企業要加強對財務人員工作能力的培養,要求財務人員定期參加專業技能培訓,還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思想教育。使財務管理者的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處理好最基礎的財務工作,還需要把握當前的經濟動向,要為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經濟信息,要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對信息披露的內容、以及信息披露責任加以明確,嚴懲虛假披露等違法行為。
  2.5 企業財務人員績效體制
  企業應對現有的薪酬制度進行改革,讓財務人員的薪酬水平與其實際工作成績相掛鉤,發揮其待遇留人的機制。打破原有的工作終身制,應用競爭淘汰機制來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與學習的熱情。將真實的財務信息與科學的指標體系相結合,對財務人員的業績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實施聘任的雙向選擇化,打造一支職業化、高素質的財務人員隊伍。
  參考文獻
  [1]林喬青,大型國有企業融資結構的完善路徑探究[J].財會研究,2017(6).
  [2]徐亞軍.基于國企融資過程中財務管理現狀及措施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9).
  [3]陳晚莉,新常態背景下國企融資的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5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